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耳鼻咽喉   6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石青彦  文庆波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8):354-354,356
目的探讨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以及如何客观地判断疗效。方法对2006年6月至2010年6月我科收治的突发性耳聋患者16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突聋时间:1周以内总有效率88.77%,1周以后总有效率66.7%;突聋伴眩晕总有效率57.38%,不伴眩晕总有效率87.38%;听力程度≥40db且呈平坦型者总有效率92.06%,听力程度<40db且呈斜坡型者,总有效率69.30%。结论突聋发病后治疗及时与否、发病时听力程度和类型、发病时是否伴有眩晕是影响预后的3个主要因素,早期及时治疗可明显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电视监视支撑喉内窥镜微瓣手术治疗声带任克氏水肿(Reinke's edema,RE)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RE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的主要症状是声嘶,病史6月-8年,均经药物保守治疗1月以上。术前均行鼻咽纤维喉镜检查,采用全麻电视监视支撑喉内窥镜微瓣手术治疗。术后在双侧声带各注射曲安奈德注射液约0.2mL(8mg)。结果本组治愈32例,占69.6%;好转12例,占26.1%;无效2例,占4.3%;总有效率为95.7%。结论电视监视支撑喉内窥镜微瓣手术治疗RE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吸切器下鼻甲磨削成形术治疗下鼻甲骨质肥大或结构异常的疗效。方法 120例下鼻甲骨质肥大或结构异常患者被随机分成两组,每组60例患者。治疗组行吸切器下鼻甲磨削成形术治疗,对照组行下鼻甲部分切除术治疗。应用视觉模拟评分表评分评估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的鼻塞程度。术后3个月行鼻内镜检查,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术后视觉模拟评分分别为(1.42±0.66)、(2.46±0.50),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鼻内镜下吸切器下鼻甲磨削成形术是治疗下鼻甲骨质肥大或结构异常的理想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先天性耳前瘘管并感染患者手术中联合应用利多卡因与布比卡因的麻醉效果。方法 61例先天性耳前瘘管并感染手术患者,联合应用2%利多卡因与0.75%布比卡因进行局麻浸润麻醉,比例为2∶1,分析其麻醉效果。结果麻醉效果优良4 8例(6 3.9 3%),较好1 3例(36.07%),总有效率100%。结论先天性耳前瘘管手术中联合应用利多卡因与布比卡因混合溶液,麻醉起效快、作用强、维持时间长,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局麻方法。  相似文献   
5.
2000-10~2004-09我科采用鼻内镜电视监视下微型柯陆氏径路除上颌窦黏膜囊肿36例,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20例,女16例,年龄15~64(平均32)岁.左侧15例,右侧17例,双侧4例.囊肿位于内侧壁9例,外侧壁14例,底壁10例,前壁7例.本组术前行鼻内镜检查及鼻窦冠状位CT扫描,确定病变部位及范围,筛选本术式入选病例.要求患上颌窦口通畅, 窦口鼻道复合体无阻塞,无中鼻甲肥大等解剖异常,筛窦、上颌窦无炎症.术前常规全身检查及化验确定无手术禁忌证.  相似文献   
6.
鼻中隔偏曲是耳鼻咽喉科的常见病,多以手术治疗,术后填塞多使用凡士林纱条。随着鼻内镜技术的发展,近年来经鼻内镜矫正鼻中隔偏曲已成趋势。但由于使用内镜手术时只能单手操作给填塞带来了不便,且易使黏软骨膜向后错位。作者针对内镜操作设计了新的凡士林纱条填塞方法,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鼻部基底细胞癌的手术治疗方式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忻18例鼻部基底细胞癌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手术切除治疗,病变缺损13例采用颈部全厚皮片移植的办法修复,5例采用鼻唇沟游离皮瓣修复。结果所有18例患者术后均Ⅰ期愈合,皮片、皮瓣企部成活,面部外形美观。随访6个月至11年,无并发症,肿瘤尤复发。结论手术治疗是鼻部基底细胞癌治疗的有效方法,治愈率高,复发率低,颅后好。完整切除肿瘤是预防复发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突发性聋(sudden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SSNHL)是指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患者的听力一般在数分钟或数小时内至最低点,少数患者在3d以内;可伴有耳鸣及眩晕;除第Ⅷ颅神经症状外,无其他颅神经症状。由于病因不明、机制不清,目前临床上多采用综合疗法,Silverstein在1996年首次应用鼓室灌注类固醇激素治疗突发性聋,之后关于鼓室灌注类固醇的基础、临床和药代动力学研究成为耳科学研究的热点。鼓室给药的方法除了鼓膜穿刺外,还有圆窗龛放置明胶海棉、微量灌注泵、鼓膜置管术及经咽鼓管给药等途径。我们采用鼓膜穿刺地塞米松鼓室内灌注治疗突发性聋,取得一定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中隔成形术治疗外伤性鼻中隔偏曲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9月~2011年2月诊治的86例外伤性鼻中隔偏曲患者行鼻内镜下鼻中隔成形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86例患者术后均Ⅰ期愈合,随访6个月至5年,无1例发生出血、穿孔、血肿、脓肿、鼻畸形等并发症,症状消失或明显改善。结论外伤性鼻中隔偏曲病情复杂,手术时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制定个性化方案,手术中尽可能保存鼻中隔软骨及骨质结构。  相似文献   
10.
鼻出血是临床上常见的急症,部分患者在前鼻镜下可看清楚出血部位,处理起来较容易,部分患者因出血部位深在,出血量多,来势凶猛,及时判明出血部位、查清出血原因是实施迅速有效止血的关键。同时恰当的处理方法可以给患者减少痛苦,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为了探讨鼻出血的临床特点及最佳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