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预防医学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比较社区与监管场所之间吸毒人群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es,HIV)、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梅毒螺旋体的感染状况及相关危险行为的差异。方法采用“同伴推动抽样方法(respondent—driven sampling,RDS)”在广东省3地市征募社区吸毒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同时采集血样进行HIV、HCV和梅毒抗体的检测。在3地市各选取1强制戒毒场所,按照全国统一的艾滋病哨点监测方案对戒毒者进行问卷调查和HIV、HCV、梅毒的检测。结果与监管场所内戒毒人群相比,市1社区招募的吸毒人群女性比例更高、外省户籍人口比例较低,市2社区招募吸毒人群的未婚比例更高;市3场所内外吸毒/戒毒人群人口学特征基本相同;注射毒品、共用针具2个高危行为在3地区的场所内外吸毒/戒毒人群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市2社区吸毒人群的HIV阳性率为8.3%,当地监管场所内的结果为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59,P〈0.001)。结论不同地区社区与监管场所吸毒/戒毒人群之间在HIV感染率、人口学及行为学方面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提示目前主要来自监管场所吸毒人群的哨点资料不一定能代表当地的实际情况,应结合社区的监测结果做综合判断。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