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8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20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伤寒杆菌的耐药性及其变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通过对一综合性教学医院1991~1998年间所分离的221株伤寒杆菌药敏结果进行分析,以观察其对各种抗生素的耐药率及其变迁。结果发现,伤寒杆菌耐药株占51.58%,其中对阿米卡星、氨苄西林、头孢哌酮、氯霉素、头孢唑啉、庆大霉素与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3.17%,13.58%,0.45%,7.69%,9.96%,18.82%与0.90%;八年中除对头孢唑啉耐率药有逐渐下降趋势外,对其余各类抗生素的耐药率均无明显规律变化。  相似文献   
2.
陈爱萍  揭盛华 《医药导报》2003,22(4):235-236
目的 :探讨前列地尔对重症病毒性肝炎 (以下简称重型肝炎 )、肝硬化所致氮质血症的疗效。方法 :3 0例重症肝炎、肝硬化所致氮质血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 ,治疗组和对照组各 15例。在护肝、利尿等综合治疗的基础上 ,治疗组加用前列地尔 10 μg ,对照组加用多巴胺 2 0mg ,两组药物均溶于 10 %葡萄糖注射液 2 5 0mL中静脉滴注 ,qd ,疗程均为 4周。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 60 .0 % ,对照组有效率 3 3 .3 % (P <0 .0 5 )。治疗组血清肌酐、尿素氮、总胆红素比对照组下降明显 ,Na+比对照组上升明显 ,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前列地尔对重症肝炎、肝硬化所致氮质血症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3.
黄建平  揭盛华 《医药导报》2004,23(4):0232-0232
目的:观察生长激素治疗肝炎后肝硬化低蛋白血症的疗效。方法:肝硬化患者3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19例,治疗组在保肝治疗基础上,给予生长激素,sc或im,qod,对照组给予20%清蛋白50 mL,iv,qod,0.5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0.5,1,2个月血清清蛋白水平及肝功能变化,并进行临床观察。结果:治疗组应用该药1个疗程后,较对照组血清清蛋白明显上升,患者神态、食欲、尿量、腹腔积液、肝功能明显改善且持续稳定,差异有显著性(P<0.05)。该药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生长激素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改善慢性肝病肝硬化患者蛋白营养状况及预后的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4.
方丽华  揭盛华 《肝脏》2003,8(4):69-69
自 2 0 0 1年 1月以来 ,我们用腺苷蛋氨酸和阿拓莫兰联合治疗重度慢性肝炎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对象与方法一、对象全部病例均符合 2 0 0 0年西安全国病毒性肝炎会议制定的标准 ,设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 3 2例 ,其中男性 2 3例 ,女性9例 ,肝炎病程 1~ 2 0年 ,平均 4.1年 ;年龄 3 0~ 73岁 ,平均 3 8.3岁。对照组 3 1例 ,其中男性 2 3例 ,女性 8例 ,肝炎病程 1~ 18年 ,平均 3 .9年 ;年龄 3 1~ 71岁 ,平均 3 7.8岁。对照组与治疗组在性别、病程、年龄、主要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指标等方面均有可比性。二、治疗方法治疗组用腺苷蛋氨酸冻干粉…  相似文献   
5.
研究证明,部分肿瘤的发生与病毒感染密切相关,现已发现的致瘤病毒有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人 T 淋巴细胞白血病病毒 1 型(human T-cell leu...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慢性乙肝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APOBEC3G mRNA的水平,以及其与IFN-γ mRNA、血清HBV病毒载量及ALT的关系.方法 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的方法检测27例慢性乙肝患者以及16名健康人PMBC中APOBEC3G和IFN-γmRNA的水平,并分别检测每个乙肝患者血清HBV病毒载量及肝功能ALT.结果 慢性乙肝患者PBMC中APOBEC3G mRNA的表达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IFN-γmRNA无明显增高,A3G还与患者血清中的病毒载量呈正相关(r=0.73,P<0.01),但与IFN-γ及ALT水平无关(P>0.05).结论 表达增高的APOBEC3G蛋白可能只是HBV慢性感染的伴随表现,APOBEC3G蛋白是否具有抗HBV临床应用价值,还需要更加深入的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7.
库普弗细胞条件培养基对原代培养肝细胞的细胞毒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景宏  贺永文  揭盛华 《肝脏》2007,12(4):254-256
目的 探讨内毒素血症时库普弗细胞激活对肝细胞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 用链霉蛋白酶和胶原酶原位灌流,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分离、纯化SD大鼠肝细胞和库普弗细胞,制备内毒素(LPS)刺激的库普弗细胞的条件培养基(KCCM)并作用于肝细胞,检测肝细胞培养基丙氨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的含量,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KCCM对大鼠原代肝细胞活性的影响.结果 KCCM作用于肝细胞2 h后,肝细胞培养基中ALT、AST及LDH含量均明显升高(P<0.05),在2~4 h内随时间延长ALT、AST及LDH含量均逐渐增加,呈明显的时间-效应关系;MTT结果显示,KCCM作用后12 h、24 h时间点对肝细胞具有明显损伤作用(P<0.05).结论 内毒素诱导库普弗细胞释放的可溶性因子作用一定时间后可直接对肝细胞造成损伤.  相似文献   
8.
在传染病学教学中进行新的教学模式实践探索,应用以问题为基础的病案教学法,即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导向,围绕病例进行讨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讨论题和病案的设计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9.
进入21世纪,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如何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高素质的医学人才,正在成为世界各国包括我国在内的医学院校和医学教育界普遍关注的焦点.我院利用学生课外科技活动这一重要途径,积极组织医学本科学生开展课外科研工作,为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较好效果.通过纵向及横向对比研究发现,参与过课外科研活动的医学本科生在科研素质、专业素质、人文素质以及创新精神等各方面均明显优于以前或未参与过该活动的学生.  相似文献   
10.
顺应现代教育理念创建新的传染病学教学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顺应现代教育观念,笔者在公共卫生学院2004级预防医学专业(5年制)传染病学教学中进行新的传染病学教学模式实践探索。方法以课程结构改革为研究主体,以传染性疾病的症状为主线,以病例和问题为中心组织教学内容,从教学思想、课程结构、教学环节、教学手段等多方面进行改革。结果学生完全能掌握教学大纲要求的内容,理论考试成绩好于上届,试验组平均成绩77.65±9.28,对照组69.60±8.84,差异显著。97.6%学生对这次教学改革持满意态度,95.2%学生认为通过这次学习能掌握大纲要求的内容,95.2%学生认为新的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临床思维能力,89.5%学生认为新的教学模式有助于加深知识印象,89.4%学生认为新教学模式值得推广。结论新的传染病学教学模式初步实践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