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预防医学   8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1997年12月对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八届第29次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于1998年5月1日起实施。该法规定:我国实行市场调节价、政府指导价和政府定价3种价格形式,其中市场调节价在价格机制中占主导地位。药品是用来治病防病的特殊商品,有其特殊性,与我国的卫生事业是政府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事业的性质一样也具有一定的社会福利性,因而药品的盈利性不是唯一的目的,因此对药品价格实行政府定价是必要的。当前社会上普遍反映药品价格贵、药品利润大、药品折让率过高等实际情况,其原因主要有:大量低水平药厂的重复…  相似文献   
2.
医院药品及其进销差价会计核算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会计制度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及入世后的形势发展需要而不断与国际会计准则相接轨。现就1989年试行的原《医院会计制度》与1999年1月1日起执行的新《医院会计制度》在药品和药品进销差价的会计核算方面及相关内容的联系等情况进行比较与分析,结合这些年药品市场供求关系的实际变化,探讨医院药品及其进销差价等会计核算的未来发展趋势。[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1.《内部会计控制规范——采购与付款(试行)》规定:业务不相容岗位包括请购与审批、询价与确定供应商、采购合同的订立与审计、采购与验收、采购验收与相关会计记录、付款审批与付款执行等。目前,除了规模极小的单位外,绝大部分单位都应该有这些岗位分工及人员配备,这是长期以来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所要求的结果。但是否所有岗位都必须这样生搬硬套却值得商榷。因此,会计制度规定:在确保经济业务相互牵制的分工中,  相似文献   
4.
为了加强药品的监督管理,加快药品价格改革,推行医药分业制度,国家出台了“药品价格管理办法”,许多地区也制定出了本地区的药品价格管理具体办法等。如规定:“药品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必须以各类药品的实际结算价格为定价基础。”规定药品“最高进销差率”和“最高批零差率”等,这些办法对抑制药品价格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一、加强药库财务管理耳作的必要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打破了原有单一模式的计划经济体制,过去很长时间里,药库的进价就是医药供应部门的计划供应价(即批发价),药品的出库也是根据批发价出库,医院再按规定的零售价将药品出售给病者,药库的财务管理主要侧重于资金的管理,近几年来,药品市场出现了多种价格并存的局面,如药品的出厂价、各医药经营部门的市场供应价、批发价、零售价等。特别是出厂价和市场供应价存在着较大的灵活性,所以加强药库购销环节的价格管理显得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随着物价指数上涨,原有的医疗服务收费价格与现实情况很不相符、很不适应。如果收费价格保持不动,原有价格和价值相背离,医疗单位的业务量越大,亏损也越大。这种情况,如果得不到及时解决,势必影响医疗单位的业务工作的顺利进行,也就谈不上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因此,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调整医疗收费标准是必要的,是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客观要求,由此引起的医疗费用增长是合理的。当今时代是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一些高精尖的医疗仪器设备不断涌现,如CT机、磁共振、伽玛刀等,这些医疗设备的运用,解决了病人的痛苦,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必然趋势,由此导致的医疗费用增加是合情合理的。但为了控制医疗费用的增长过快,有必要根据病者的病情需要进行合理的诊治,避免不必要的医疗费用支出,减轻病患者的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7.
一、投资主体不同而引发的会计科目变革目前的医院会计制度有关投资方面设有“事业基金”和“专用基金”两个科目。在“事业基金”科目下又设“一般基金”和“投资基金”两个明细科目。一般基金 ,用以核算滚存结余资金 ,主办单位以国有资产形式投入医院未限定专门用途的资金等 ;投资基金 ,用以核算对外投资形成的基金。“专用基金”科目用于核算主管部门拨入及医院内部形成的有专门用途的资金 ,包括修购基金、职工福利基金、住房基金、留本基金等各种专用基金。核算时未能体现投资主体的来源 ,只适用于原有公有制形式的固有存在方式 ,不适应…  相似文献   
8.
为了节约卫生资源,满足社会需求,有必要发展切实可行的医疗联合,提高治疗水平,减轻病人负担。医疗联合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如医疗技术的联合——专家会诊等;财产资金的联合——集资合营等;医疗设备的联合——取长补短,确保诊疗质量等。既可以在本地区开展医疗联合,也可以和外地区开展医疗联合,既可以成为紧密密联合,也可以成为松散型联合;等等。为了确保医疗联合的成功,必须健全法律法规,制定必要的章程制度。作为政府管理部门,要加强宏观调控,制定鼓励措施,使该项工作得到发展。在联合体内部,成立联合管理委员会,以协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