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7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医用创面胶和吻合胶对小鼠成纤维细胞的间接毒性.方法 通过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检测两种胶的细胞毒性.采用CCK-8法检测两种医用胶对细胞活性的影响、细胞DAPI荧光染色检测对细胞分裂生长的影响、FITC/PI凋亡染色检测对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 创面胶组和吻合胶组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活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低于对照组(P<0.05).3组荧光染色细胞计数、总面积占比和正常细胞存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用创面胶和吻合胶能够较明显降低周边毗邻细胞活性且降低程度相当,但不能阻止细胞正常生长,更不能诱发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应用6%纳米二氧化硅改性氰基丙烯酸酯抗菌胶的抗菌性能。方法采用滤纸片法测试6%纳米二氧化硅/抗菌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9213)的抑菌性能,以未改性的抗菌胶作为对照,测量抑菌圈直径。制作大鼠外伤动物模型,分别用6%纳米二氧化硅抗菌胶及纱布包扎处理伤口,观察伤口的大体情况,并做动脉血常规及创面组织病理切片检测白细胞计数。结果 6%纳米二氧化硅/抗菌胶组第5天的抑菌圈直径为(28.61±0.91)mm,抗菌胶组为(28.24±2.69)mm,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动物实验方面,在血常规及创面组织病理切片中,6%纳米二氧化硅/抗菌胶处理创面的感染情况均低于纱布包扎组(P<0.05)。结论 6%纳米二氧化硅改性的抗菌胶具有较好的抗菌性能(抗金黄色葡萄球菌)。  相似文献   
3.
目的血流动力学差异对大鼠动静脉移植后血管重构的影响。方法取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只。实验组取大鼠左侧颈总动脉1 cm移植到大鼠右侧颈外静脉;对照组取大鼠左侧颈总动脉1 cm切除后原位移植。分别于术后第1、2、4周进行大体观察、血管超声检查、血管内膜厚度观察、细胞增生情况观察、细胞凋亡情况观察。结果两组大体观察血流均通畅。超声检查显示实验组血流信号较弱。实验组各观察时间点血管内膜厚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1、2周两组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观察时间点凋亡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鼠动脉血管移植后,血流动力差异导致血管内膜呈现萎缩和增生不同结果,细胞的凋亡和增生发挥了重要作用。动脉血管移植到静脉后,血管重构符合静脉血流动力学特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含5%三氯生的新型创面胶对小鼠细菌感染创面的治疗作用.方法 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发光强度与细菌菌落数.将18只小鼠制备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创面模型后随机分为创面胶组、新型创面胶组和对照组,每组6只.观察3组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后不同时间细菌发光强度的变化、愈合创面组织学、计算皮肤全层薄/厚比,并记录创面愈合时间.结果 细菌发光强度与菌落数呈高度正相关(r=0.995,P<0.001).新型创面胶组处理3 h后不同时间细菌发光强度低于创面胶组(P<0.05).创面胶组和新型创面胶组皮下炎性细胞明显较对照组密度高.新型创面胶组创面愈合后皮肤薄/厚比与创面胶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均大于对照组(P<0.05);新型创面胶组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创面胶组(P<0.05).结论 新型创面胶能明显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创面细菌繁殖、减少瘢痕形成,促进创面愈合,但可增加机体局部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 建立神经内制动实验动物模型,探讨周围神经损伤后机械牵拉力对神经再生的影响.方法 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2只.两组均建立神经损伤模型,实验组于坐骨神经远端套入硅胶导管,两端用医用粘合剂固定;对照组将坐骨神经断端吻合.评估实验组神经制动效果,观察两组术后8周神经电生理检测结果 及神经吻合口组织病理学.结果 实验组神经吻合口无位移,制动完全.术后8周实验组神经电生理检测潜伏期短于对照组,振幅高于对照组,神经吻合口周围结缔组织面积小于对照组,神经纤维再生数量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 医用粘合剂、硅胶导管用于周围神经损伤后神经吻合口制动可促进神经纤维再生和动物模型的建立.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氰基丙烯酸酯医用胶进行改性研究,并筛选出最佳改性材料及添加比例.方法:分别用羧基化多壁碳纳米管(MWCNTs-COOH)、多壁碳纳米管(MWCNTs)、丁腈橡胶、环氧树脂、纳米二氧化硅、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 6种材料对5%三氯生/氰基丙烯酸酯抗菌胶进行改性,并测试改性后抗菌胶的拉伸剪切强度(tensile shearing strength, TSS)、玻璃化转化温度(Tg)及黏度.结果:添加0.064%MWCNTs-COOH、6%纳米二氧化硅、4%丁腈橡胶以及6.4%环氧树脂都能使抗菌胶有较好的黏接强度改性效果,其拉伸剪切强度分别为(14.71±1.48)、(14.03±1.92)、(14.6±1.78)、(14.05± 1.46)MPa.添加8%纳米二氧化硅的韧性及黏性改性效果最好,抗菌胶的玻璃化转化温度及黏度分别为(1.1±0.24)℃、(15 536.68±28.4)cP(1 cP=1 mPa·s).当纳米二氧化硅的添加比例为8%时,复合物极为黏稠.添加6%纳米二氧化硅后,抗菌胶拉伸剪切强度为(14.03±1.92)MPa,玻璃化转化温度为(3.6±0.68)℃,黏度为(5 278.87±31.68)cP.结论:6%纳米二氧化硅是最佳的改性材料,其改性表现最为均衡.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管夹对大鼠颈总动脉的挤压损伤。方法将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0只,用改进后的血管夹分别对两组大鼠的左侧颈总动脉给予30 g和90 g的压力进行15 min的夹闭,右侧颈总动脉作为对照,术后正常饮食喂养3周。通过大体观察、超声血流检测、组织形态学观察、血管创伤评分对血管损伤情况进行评估。结果两组大鼠左侧颈总动脉损伤修复完好,超声血流通畅,HE染色内膜无明显损伤增生,与右侧颈总动脉比较血管创伤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管夹在血管吻合的过程中对血管的损伤不可避免,但这种仅因夹闭造成的暂时性损伤可通过自身修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医用胶制动对大鼠坐骨神经离断吻合修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用健康雄性SD大鼠30只,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15只。实验组于坐骨神经中点处离断后手术显微镜下行传统针线缝合吻合,硅胶导管套在吻合口表面,导管中点与吻合口位置相同,导管两端口各滴20μl医用粘合剂固定。对照组于坐骨神经中点处离断后仅行手术显微镜下传统针线缝合吻合,未使用医用胶和导管固定。术后第8周对吻合口神经结缔组织行大体观察、神经功能指数、电生理检查和组织病理学观察,分别记录神经外膜内、外结缔组织增生情况,观测吻合口神经纤维再生数量。结果术后第8周,大体观察:两组大鼠神经与周围组织粘连明显,但实验组坐骨神经分离容易;实验组左侧坐骨神经功能指数(6、8周)、神经潜伏期、神经外膜瘢痕结缔组织最大厚度、4个视野神经内结缔组织面积之和均小于对照组(P<0.05);神经振幅、神经纤维再生计数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经离断后使用医用胶对神经制动,可以抑制吻合口疤痕结缔组织的增生,促进神经纤维的再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