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2.
人体细胞色素P450(CYP)受到抑制会导致药物-药物相互作用,从而产生严重的不良反应。因此,准确预测给定化合物对特定CYP亚型的抑制能力至关重要。本研究基于不同的分子表征,比较了11种机器学习方法和2种深度学习模型,实验结果表明,基于RDKit_2d + Morgan的CatBoost机器学习模型在准确率和马修斯系数方面优于其他模型,甚至优于先前发表的模型。此外,实验结果还显示,CatBoost模型不仅性能佳,而且计算资源消耗较低。最后,本文将表现较好的前3名模型结合为co_model,其在性能方面稍微优于单独使用CatBoost模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国产膜肺与进口膜肺分别在体外循环离体转流中对异丙酚浓度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择期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患者,分别组成体外循环回路进行术前密闭式离体转流试验,用反向高效液相法测定1、5、10、20、40、60min时的异丙酚浓度。结果:异丙酚浓度在离体体外循环开始1min时明显降低。国产膜肺组降低82.8%,进口膜肺组降低85.1%,10min后降低速度减慢,在60min内同产膜肺组共降低98.0%,进口膜肺共降低98.3%,在1、40、60min时,2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同产膜肺与进口膜肺一样,对异丙酚有吸附作用,但在离体体外循环中国产膜肺对异丙酚浓度的影响均要小于进口膜肺。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零平衡超滤(Z-BUF)对体外循环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40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超滤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2组麻醉方法、手术方式和体外循环技术均相同。超滤组在体外循环(CPB)开始1 min时实施Z-BUF,输入林格氏液,控制超滤量为35 ml/kg,维持滤出液和输入液量平衡,持续40 min。对照组作常规体外循环。分别于CPB前、CPB停止即刻、术后2 h、6 h2、4 h采集动脉血,应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测定结果用Hct校正。计算呼吸指数(RI)和肺泡氧合指数(OI)。结果 2组患者围术期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患者TNF-αI、L-6和IL-10在CPB停机后明显升高,术后2 h达高峰,随后逐渐下降,对照组术后24 h仍明显高于CPB前水平,超滤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呼吸指数和肺泡氧合指数(OI)CPB后比麻醉诱导时增高,对照组升幅明显高于超滤组(P<0.05)。结论体外循环中采用零平衡超滤可改善肺功能,抑制炎症因子IL-6和TNF-α的产生,并能促进抗炎因子IL-10的释放,从而减轻体外循环后肺损伤和通气功能障碍,保护并改善术后肺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右美托咪定与芬太尼作为罗哌卡因麻醉佐剂在老年患者硬膜外麻醉与术后镇痛中的效果差异。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择期行下肢手术的老年患者81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芬太尼组以及右美托咪定组3组,每组27例。对照组采用0.5%罗哌卡因10 ml硬膜外麻醉,术后镇痛药物为0.125%罗哌卡因10 ml;芬太尼组采用0.5%罗哌卡因10 ml+20μg芬太尼硬膜外麻醉,术后镇痛药物为0.125%罗哌卡因10 ml+10μg芬太尼;右美托咪定组采用0.5%罗哌卡因10 ml+10μg右美托咪定硬膜外麻醉,术后镇痛药物为0.125%罗哌卡因10 ml+5μg右美托咪定。比较3组患者感觉阻滞起效时间、镇痛持续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差异。结果右美托咪定组患者的平均感觉阻滞起效时间(10.2±2.3)min显著短于对照组(17.9±3.8)min以及芬太尼组(12.3±2.1)min,且对照组平均感觉阻滞起效时间(17.9±3.8)min显著长于芬太尼组(12.3±2.1)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芬太尼组患者的平均镇痛持续持续时间(245.8±22.2)min显著长于对照组(141.3±19.8)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右美托咪定组患者的平均镇痛持续持续时间(315±25.6)min显著长于对照组以及芬太尼组(245.8±22.2)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右美托咪定组患者的改良Bromage评分达到3的患者比例显著高于其他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右美托咪定组患者低血压、心动过缓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右美托咪作为罗哌卡因的佐剂在老年患者硬膜外麻醉,可实现较强的镇痛强度及在术后维持较长的镇痛时间。  相似文献   
6.
妊娠合并心脏病是目前产科疾病中严重的合并症之一,是导致产妇及新生儿在围手术期死亡的主要原因。妊娠合并心脏病的麻醉方式选择主要应根据产妇的病情和胎儿在宫内的情况。不管是选择何种麻醉方式都要以产妇的生命体征平稳为前提,以新生儿的安全为基础。文章就上述问题进行阐述,以期应用于指导临床实践,达到安全麻醉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系统评价肩胛上神经阻滞(suprascapular nerve block, SNB)与肌间沟神经阻滞(interscalene nerve block, ISB)在肩关节镜手术中应用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ENTRAL(2018年第3期)、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查找有关SNB与ISB应用于肩关节镜手术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定义为建库至2018年4月。根据术后镇痛方法的不同将纳入分析的患者分为两组:SNB组和ISB组。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可纳入本系统评价的文献11篇,共978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静止状态下ISB组PACU疼痛评分明显低于SNB组(SMD=0.89,95%CI 0.50~1.29,P0.01)。术后24 h静止状态下两组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MD=-0.12,95%CI-0.25~0.01,P=0.07)。术后24 h活动状态下两组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MD=-0.03,95%CI-0.56~0.50,P=0.92)。术后24 h内两组阿片类药物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MD=0.06,95%CI-0.18~0.29,P=0.62)。SNB组PONV发生率明显低于ISB组(RR=0.56,95%CI 0.34~0.93,P=0.02)。SNB组Horner综合征发生率明显低于ISB组(RR=0.05,95%CI 0.01~0.23,P0.01)。SNB组声音嘶哑发生率明显低于ISB组(RR=0.39,95%CI 0.19~0.81,P=0.01)。SNB组呼吸困难发生率明显低于ISB组(RR=0.25,95%CI 0.11~0.57,P0.01)。结论与肌间沟神经阻滞比较,肩胛上神经阻滞能够为肩关节镜手术患者提供类似的术后镇痛效果且安全性更高,但在麻醉复苏期间镇痛效果欠佳。  相似文献   
8.
9.
目的:分析上调缺氧诱导因子(HIF)对老龄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选择40只SPF级健康老年雄性C57小鼠为研究对象,适应性饲养1周后将其随机分为A、B、C、D四组,每组各10只。A组不做任何处理,B、C、D组均构建小鼠心肌I/R损伤模型,C组于缺血前2 h腹腔注射100 mg/kg HIF-1α激活剂[二甲基乙二酰基甘氨酸(DMOG)],D组于缺血前2 h腹腔注射15 mg/kg HIF-1α抑制剂[2-甲氧基雌二醇(2-ME2)]。比较四组小鼠给药前、给药1、2 h的心率、心肌收缩张力、左室内压最大上升/下降速率、心肌梗死面积情况,以免疫荧光技术、Western blot检测心肌细胞HIF-1α及α-微管蛋白表达。结果:给药后1、2 h, B组、C组和D组小鼠的心率、心肌收缩张力、左室内压最大上升/下降速率较给药前均降低,且D组低于B组、C组,B组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给药后2 h,B组、D组小鼠心肌梗死面积的危险区/左心室、梗死区/左心室、梗死区/危险区水平均低于C组,且D组低于B组(均P<0.05); B组、C组、D...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Dex)对小型猪心肺转流(CPB)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线粒体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12只小型猪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CPB组(T组)和CPB+Dex组(D组).D组在麻醉诱导前均予以1μg/kg的Dex输注,速率为0.5μg/(kg·h).比较两组麻醉前(T0)、CPB建立后(T1)、心脏复跳后5 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