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1975-2010年重庆市狂犬病流行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重庆市1975-2010年狂犬病流行特征及流行因素,探讨今后的防控策略。方法结合疫情报告资料和流行病学个案信息,使用Epidata建立数据库,用Epi info软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1975-2010年,重庆市共报告狂犬病1 318例,均死亡。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0.34/10万(0~0.62/10万),死亡率为0.33/10万(0~0.62/10万),病死率为100%。全市40个区县90%的区县报告有病例;发病男∶女=2.33:1,发病年龄最小1岁,最大93岁;发病农民为主,占发病总数的58.7%,农村病例占85%以上。伤人动物犬只占98.1%,95.6%的犬无免疫史;暴露后无1例能够同时开展冲洗、消毒及疫苗接种和抗血清或人源免疫球蛋白注射。结论有2个明显的狂犬病流行期,有明显的夏秋季为高峰特点;近年疫情流行速度明显加快,范围扩大。狂犬病的防制必须采取综合的措施,要尽快立法,要有专门的机构或部门进行管理和监督;要做好健康教育和宣传,增强群众暴露后的采取后补措施的意识,同时尽可能的降低或减免暴露后疫苗接种等相关费用,增加可接受性。  相似文献   
2.
一起食源性霍乱暴发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查清霍乱暴发特征和因素 ,控制流行。方法 调查所有就餐及其接触者 ,同时肛拭采样培养鉴定霍乱弧菌 ,按《霍乱防治手册》的标准确诊病人 ;对疫点环境采样培养分离霍乱弧菌 ;并采取控制措施。结果 共发病 5 5例 ,死亡 1例 ,病原学诊断 5例 (稻叶型 ) ,临床诊断 5 0例。 3次聚餐者罹患率为 15 76% ,未就餐者为 0 80 % ,前者显著高于后者 (P <0 0 1) ;仅参加第 1、第 2、第 3次聚餐者罹患率分别为 17 5 0 %、0 0 0 %、3 0 3 % ,以第 1次为高 (P <0 0 5 )。结论 首次聚餐可能是导致暴发的主要原因 ,可能为首发病例带菌 ,操作拌凉菜污染食品所致 ,其次与疫情报告晚以及措施落实不及时有关。  相似文献   
3.
肖达勇  李勤  龙江  熊宇  夏雨  赵寒  马颖  易娟  陈熙  戚小东  凌华  张敏  冯燕  赵婷  陈爽  孙军  肖邦忠  王豫林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4):3671-3674,3677
目的分析重庆市2009年流感的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重庆市流感病例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监测哨点医院门诊流感样病例就诊比、病毒谱和优势毒株;监测流感样病例、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聚集和暴发疫情流行特征、病毒谱和流行毒株。结果 2009年,重庆市报告甲型H1N1流感病例3 178例,死亡2例,发病率为11.16/10万,死亡率为0.007/10万,病死率为0.06%;报告季节性流感11 708例,无死亡,发病率为41.24/10万。甲型H1N1l流感为2009年流感流行的优势毒株,在重庆的流行过程经历了输入个案病例、输入聚集性病例、病例本土化并出现多点聚集3个阶段,流行高峰为10月。病例分布于全市40个区县,主城区发病率高于远郊县。男︰女=1.35︰1,报告发病以10~20岁组最多,职业以学生为主。2009年11月和2010年1月两次人群甲型H1N1流感病毒血清抗体监测阳性率分别为15.40%和10.14%。结论 2009年重庆市发生了流感流行,疫情已出现本土化;学校是流感发病的重点场所,学生是罹患的重点人群;发现的病例为冰山一角,估计目前重庆市的感染人群在300~400万,病例在200万左右。  相似文献   
4.
通过回顾性调查重庆医疗机构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的监测情况,了解监测运行质量,为监测手段的改进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全国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监测实施方案(试行)》中“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监测定义要求,对2006年重庆市某2所医疗机构进行住院肺炎病例调查,以筛查符合病例定义要求的病例数。结果2006年,2所医疗机构共调查567例住院肺炎病例,其中8例符合不明原因肺炎监测病例定义,8例病例均为城市综合性医院住院病例,男:女=1.7:1。5例为60岁以上人群,2例为25~40岁年龄组,1例为5岁以下年龄组。2006年,重庆市265家县级及其以上医疗机构共报告8例不明原因肺炎病例,但均与该次调查的8例病例不重复。结论重庆市以症状监测为手段,在医疗机构开展的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监测在医院运行质量不高,建议改变监测方式,如开展住院严重呼吸道发热病例哨点医院监测,从而提高监测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重庆市2009年1~11月甲型H1N1流感的流行特征,预测发病趋势,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重庆市甲型H1N1流感病例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监测哨点医院门诊流感样病例就诊比,监测哨点医院流感样病例、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的流感病毒谱和优势毒株,抽样调查重庆市人群甲型H1N1流感血清抗体水平,预测发病趋势。[结果]2009年6月13日,重庆市确认首例甲型H1N1流感疫情,截止2009年11月30日,累计报告甲型H1N1流感病例2179例,无死亡,发病率为7.74/10万。甲型H1N1流感在重庆的流行过程经历了输入个案病例、输入聚集性病例、病例本土化并出现多点聚集3个阶段,流行高峰为10月。病例分布于全市40个区县,主城区发病率高于远效县。男︰女=1.4︰1,报告发病以10~20岁组最多,职业以学生为主。400名人群甲型H1N1流感病毒血清抗体监测结果,阳性率为15.40%。[结论]2009年重庆市发生了流感流行,甲型H1N1流感已由输入转为本土,是导致流感流行的优势毒株。2009年重庆市流感的流行特征与往年不同;重庆市将继续出现甲型H1N1流感流行;发病者的年龄、职业、地域范围将更加广泛;症状很轻或无明显临床症状的感染者是引起疫情扩散蔓延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