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6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8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背景 临终医疗费用是卫生健康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目前关于中国老年人临终医疗费用的研究较少,尤其缺乏分析中国城乡老年人临终医疗费用差异成因的研究。目的 探讨中国高龄老年人(≥80岁)临终前一年医疗费用的影响因素,分析城乡高龄老年人临终前一年医疗费用的差异及其成因。方法 于2021年9月,采用中国老年人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CLHLS)2018年数据,选取临终前一年医疗支出相关数据及其他重要信息完整的、于2014—2018年死亡的1 399例高龄老年人为研究对象,利用普通最小二乘(OLS)回归分析高龄老年人临终前一年医疗费用的影响因素,采用Oaxaca-Blinder分解方法对城乡高龄老年人在临终前一年医疗费用上的差异进行分析。结果 1 399例高龄老年人中位临终前一年医疗费用为3 500.00(9 000.00)元[对临终前一年医疗费用取对数后的平均值为(8.09±1.73)元]。高龄老年人临终前一年医疗费用受到居住地区、死亡年龄、性别、婚姻状况、居住安排、失能情况、有无参加养老保险、死亡地点、医疗服务是否可及、是否卧床、家庭年人均收入的影响(P<0.05)。在控制其他变量的情况下...  相似文献   
2.
胡依    闵淑慧  郭芮绮  成晓芬  李贝 《现代预防医学》2022,(22):4112-4118
目的 了解流动老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利用情况,以及社会融合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利用的影响。方法 于2021年7—12月,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抽取广州市、深圳市、江门市452名流动老人进行问卷调查。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流动老人社会融合对建立健康档案、接受健康教育和老年人健康管理之间的影响。结果 在452名流动老人中,60.8%建立了居民健康档案,接受过健康教育和老年人健康管理的分别有64.4%和60.0%。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流动老人的居民健康档案行为受到月消费水平(B = 0.368,P<0.05)、社区文体活动参与程度(B = 0.362,P<0.01)、居留意愿(B = 0.408,P<0.001)、年龄(B = - 0. 513,P<0.01)、户籍类型(B = 0.742,P<0.01)、流动类型(B = - 0.539,P<0.05)等变量的影响;健康教育服务利用行为受到社区文体活动参与程度(B = 0.354,P<0.01)、年龄(B = - 0.411,P<0.05)、户籍类型(B = 0.561,P<0.05)的影响;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利用行为受到社区文体活动参与程度(B = 0.291,P<0.01)、居留意愿(B = 0.239,P<0.05)、年龄(B = - 0.474,P<0.05)、流动类型(B = - 0.471,P<0.05)、流动时间(B = 0.225,P<0.05)、流动目的(B = 0.328,P<0.01)的影响。结论 流动老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利用率较低,社会融合会对流动老人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利用产生积极影响。可以通过提高流动老人获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能力和社会融合水平来促进流动老人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利用,从而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1990—2019年中国前列腺癌流行特征及变化趋势,预测2020—2030年前列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方法]利用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GBD)研究成果,选取中国前列腺癌发病、死亡与疾病负担资料,通过Joinpoint回归分析1990—2019年前列腺癌疾病负担变化趋势和不同年龄别流行趋势。采用灰色预测模型预测2020—2030年中国前列腺癌粗发病率和粗死亡率。[结果] 1990—2019年,中国前列腺癌粗发病率[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5.6%,P<0.01]、标化发病率(AAPC=2.3%,P<0.01)均呈显著上升趋势,粗死亡率(AAPC=2.8%,P<0.01)呈显著上升趋势,标化死亡率(AAPC=-0.2%,P<0.01)呈缓慢下降趋势;因前列腺癌造成的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率(AAPC=2.5%,P<0.01)、过早死亡损失寿命年(YLL)率(AAPC=2.3%,P<0.01)、伤残损失寿命年(YLD)率(AAPC=6.4%,P<0.01)均呈显著上升趋势,标化DALY率(AAPC=-0.2%,P<0....  相似文献   
4.
目的:构建流动老人社会融合指标体系,为测量流动老人的社会融合水平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文献研究和小组讨论初步构建指标体系的初级指标,采用德尔菲法邀请相关领域专家进行专家咨询确定最终指标,并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级指标权重。结果:两轮专家咨询的积极系数均大于90%,专家权威系数均值为0.86。通过两轮专家咨询,最终确定由经济适应、社会支持、文化适应、心理认同4个一级指标、11个二级指标和35个三级指标构成的流动老人社会融合指标体系。经济适应、社会支持、文化适应、心理认同的指标权重分别为0.1906、0.4182、0.1205、0.2705。结论:利用德尔菲法建立的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和科学性,能为测量流动老人的社会融合水平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社会隔离对老年人多维健康的影响,为制定老年人社会隔离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利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2018年的调查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社会隔离与老年人多维健康的联系。结果 本研究纳入老年人1 977名,其社会隔离发生率为31.41%。社会隔离与老年人的多维健康呈负相关(β=-0.71,P<0.001),其中社会隔离对自评健康状况(β=0.53,P<0.05)、抑郁状况(β=0.52,P<0.001)、认知情况(β=0.38,P<0.001)和生活自理能力(β=0.46,P<0.001)的影响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社会隔离危害老年人的多维健康,政府、社区、家庭和老年人自身应采取相关措施降低老年人社会隔离发生率以促进其多维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描述和分析1990—2019年中国居民抑郁疾病负担变化趋势,为预防和诊治抑郁问题提供参考。方法 基于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数据,选取发病例数、发病率及伤残调整生命年(DALY)及DALY率等指标,利用Joinpoint回归模型计算发病率和DALY率的AAPC,对抑郁的疾病负担进行描述。结果 1990—2019年中国居民抑郁发病例数从3 130.34万人增长到4 100.53万人,增长率为30.99%,发病率从2 644.58/10万增长到2 882.92/10万,增长率为9.01%。DALY从548.68万人年增长到756.20万人年,增长率为37.82%,DALY率从463.53万人年增长到531.65万人年,增长率为14.70%。1990—2019年抑郁发病率和DALY率各年龄段增速变化基本一致,其中20~24岁是发病率(AAPC = - 2.2%,P<0.05)和DALY率(AAPC = - 1.9%,P<0.05)下降最快的年龄段,60~69岁的发病率上升趋势最快(AAPC = 0.9%,P<0.05),75~84岁的DALY率上升趋势最快(AAPC = 0.7%,P<0.05)。结论 中国居民抑郁疾病负担不断加重,女性受抑郁的疾病负担更高,老年人的抑郁疾病负担风险状况不容忽视,应加强抑郁相关健康知识宣传,并加强对老年人等弱势群体的关注及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青少年居住环境、社会适应能力和健康之间的关系,探讨社会适应能力在居住环境和健康之间的中介效应,为促进青少年健康水平提供建议。方法 利用中国教育追踪调查2013—2014学年和2014—2015学年两期数据,该调查使用多阶段概率和规模成比例抽样方法,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在全国随机抽取28个县级单位,112所学校和438个班级进行调查,调查对象包括学生、家长、教师和学校领导。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偏差校正百分位Bootstrap方法,分析居住环境对青少年健康的影响和社会适应能力在两者间的中介效应。结果 住所环境得分为(2.215±0.731)分,社区环境得分为(2.316±1.186)分,地区类型中郊区占比最大(67.90%),居住方式中双亲同住占比最大(75.14%),邻里环境得分为(0.316±0.544)分;住所环境(β=0.067,P<0.05)和社区环境(β=0.031,P<0.05)与青少年健康呈正向相关关系,地区类型、居住方式和邻里环境与青少年健康之间不显著;社会适应能力在住所环境、社区环境与健康之间均有中介效应,分别占总效应10.35%和19.33%。结论...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超重肥胖青少年抑郁情绪的潜在类别及其与睡眠的关系。方法 采用CFPS2018年数据,运用潜在剖面分析划分这一群体的抑郁情绪类别,并利用回归分析评估不同类别抑郁情绪下各特征的差异及其与睡眠的关系。结果 这一群体的抑郁情绪可分为高、中、低3种类别,占比分别为3.01%、92.57%、4.42%。学段更高、家庭经济收入低在中、高抑郁情绪型占比更高(P<0.05),男性、人际关系较好和一般、学习压力较小所占比例更低(P<0.05),与低抑郁情绪类别相比,高抑郁情绪和中抑郁情绪的睡眠习惯良好、正常睡眠时间和充足睡眠时间的比例更低(P<0.01)。结论 应该注重改善超重肥胖青少年的抑郁情绪,有针对性地识别和帮助这一群体,可以有效提升其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我国流动老人多维健康的潜在类别及其影响因素,为有效促进流动老人健康水平提供参考。方法:采用2018年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数据(CLHLS),利用潜在类别方法识别流动老人多维健康类别,并基于健康生态学模型,利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流动老人多维健康类别的影响因素。结果:纳入1736名60周岁以上的流动老人,其多维健康存在明显的群体异质性,可分为健康良好型(43.15%)、心理问题突出型(47.58%)和认知躯体障碍(9.27%)三种模式。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性别、是否锻炼、睡眠时长、医疗费用由谁承担、流动时长、流动范围、参加文娱活动、生活条件、社区服务以及养老保障均为流动老人多维健康的影响因素,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我国流动老人心理问题突出的占比较高,流动老人的多维健康受到多层次,多维度,多因素的影响,因此需要流动老人自身、家庭、社区及社会多方合力,尤其是流动老人的个体因素和环境因素,以期更有针对性地促进流动老人的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1990—2019年中国胃癌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变化趋势,估计其年龄、时期和队列效应,并对其2020—2030年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方法]利用全球疾病负担研究的数据,通过Joinpoint模型和t检验分析1990—2019年胃癌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变化趋势及性别差异。采用年龄-时期-队列模型分析1990—2019年胃癌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年龄、时期和队列效应。应用灰色预测模型预测2020—2030年中国胃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结果] 1990—2019年,中国胃癌的粗发病率(AAPC=1.65%,P<0.01)和粗死亡率(AAPC=0.48%,P<0.01)呈上升趋势,标化发病率(AAPC=-0.70%,P<0.01)和标化死亡率(AAPC=-1.90%,P<0.01)呈下降趋势。胃癌的粗发病率(t=30.76,P<0.01)、标化发病率(t=13.18,P<0.01)、粗死亡率(t=18.46,P<0.01)和标化死亡率(t=19.71,P<0.01)均具有性别差异。年龄-时期-队列模型分析结果显示,男、女性胃癌发病率的净漂移分别为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