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4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探讨透明细胞乳头状肾细胞癌(CCPRCC)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分析15例CCPRCC患者CT及MRI影像特征,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肿瘤与肾皮质之间平扫CT值、ADC值差异。结果15例均为单发,边界清晰,大小为(3.1±1.9)cm。13例为实性肿瘤,其中11例伴囊变,2例为囊性肿瘤。4例CT平扫呈等或稍低密度,4例呈稍高密度;6例密度不均匀,1例伴细条状钙化;8例CT值为(38.4±10.6)HU,与肾皮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例MRI平扫T1WI呈稍低或低信号,3例伴发结节状、灶状高信号;8例T2WI以混杂高信号为主,5例边缘见包膜;7例DWI呈稍高信号;9例肿瘤ADC值(2.22±0.30)×10-3 mm2/s高于肾皮质,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增强扫描13例实性肿瘤中9例呈“快进快出”强化,4例呈持续或渐进性强化;2例囊性肿瘤增强扫描呈囊壁及中心分隔强化。结论CCPRCC好发于中老年人,肿瘤易发生囊变,出血、钙化少见,弥散受限不明显,增强扫描以“快进快出”强化为主,确诊仍需依靠组织病理学。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三维颅脑容积成像(3D-BRAVO)增强序列显示颈静脉孔区脑神经病变的价值。方法 纳入22例静脉孔区脑神经病变患者,包括脑膜癌病10例、神经鞘瘤6例、神经纤维瘤2例,梅毒、脑膜瘤、脊索瘤及甲状腺乳头状癌转移癌各1例,分析其常规平扫序列、增强扫描及3D-BRAVO增强序列图像,对薄层图像行多平面重建,对比观察各序列显示静脉孔区脑神经病变的效果。结果 常规平扫及增强MRI仅能显示低位脑神经的脑池段。颈静脉孔内静脉丛在增强序列3D-BRAVO中强化明显,其内走行的神经呈线状低信号,与静脉丛形成鲜明对比,利于评估病变对神经的压迫和浸润程度。结论 增强序列3D-BRAVO可清晰显示颈静脉孔区病变压迫、浸润和累及神经情况。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缬沙坦对高血压合并糖耐量异常患者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高血压合并糖耐量异常的84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每天给予患者1次80mg的缬沙坦加以口服;选择8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对餐后2h血糖(2hPG)、治疗前后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进行检测,采取硝酸还原法对血清氧化氮进行测定,运用生化法对血浆中所含有的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进行测定。结果 84例患者均将试验完成,口服8周缬沙坦治疗末与对照组患者加以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血压、HOMA-IR、2hPG均降低,治疗前2hPG为(9.11±1.12)mmol/L,而治疗后为(7.84±1.16)m mol/L;治疗前HOMA-IR为(3.89±2.12),而治疗后为(2.72±1.70);治疗前血压为(160.70±13.11/99.09±11.77)mmHg,而治疗后为(132.92±10.6/82.13±9.4)mmHg;与治疗前相比可知,治疗后血浆MDA显著降低,治疗前的MDA为(22.97±1.92)μmol/L,而治疗后为(19.71±1.10)μmol/L,治疗后患者的血浆NO、SOD、GSG-PX与治疗前相比显著升高,治疗前GAH-PX为(0.16±0.03)μmol/L,而治疗后为(0.16±0.02)μmol/L;治疗前SOD为(55.05±7.21)mU/L,治疗后则为(63.06±6.77)mU/L;治疗前NO为(38.11±7.35)μmol/L,而治疗后为(43.35±7.51)μmol/L。结论缬沙坦有助于高血压合并糖耐量异常患者内皮功能的改善,有助于氧化应激的减少。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三维颅脑容积成像(3D-BRAVO)增强MR用于病因学诊断动眼神经麻痹(ONP)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7例临床诊断为单侧ONP患者的颅脑T1-液体衰减反转恢复(T1-FLAIR)增强及3D-BRAVO增强图像,对比其病因学诊断ONP结果的差异。结果 27例ONP病因包括肿瘤或肿瘤样病变压迫或浸润13例、血管压迫7例、颅脑炎性病变4例及颅脑外伤3例。T1-FLAIR增强图像显示ONP病因包括肿瘤压迫或侵犯10例、血管压迫3例、颅脑炎性病变2例、颅脑外伤3例,正确率66.67%(18/27);3D-BRAVO增强图像显示病因正确率为100%(27/27),二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2)。结论 3D-BRAVO增强MRI用于病因学诊断ONP具有高度价值。  相似文献   
6.
六味地黄丸中茯苓、泽泻、丹皮三药的作用存在争议,结合方源从肾之"体阴用阳"进行解释较为明晰.此方源于《金匮要略》之肾气丸,所治5种病证均有水液代谢不利.方中地黄、山茱萸、山药三药用量较大为主药,功在补肾体之阴;桂枝、附子少量使用,温阳化气;茯苓、泽泻、丹皮利水渗湿、祛除水邪以助肾之用属"佐助药",全方补肾化气利水,八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酒精对垂体后叶素致大鼠急性心肌缺血的影响。方法 4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即模型对照组(1U/kg垂体后叶素)、阳性对照组(1mg/kg维拉帕米)、5%酒精组(0.4g/kg)、10%酒精组(0.8g/kg)和20%酒精组(1.6g/kg)。大鼠麻醉后舌下静脉注射生理盐水(模型对照组)、维拉帕米1mg/kg(阳性对照组)和酒精0.4、0.8和1.6g/kg,容积均为10ml/kg。5min后再分别注射垂体后叶素(1U/kg)诱发急性心肌缺血,观察不同给药组大鼠心率(HR)变化,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以及标Ⅱ导联心电图ST段抬高和T波幅度的改变。结果 5%酒精组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减少,心电图ST段抬高和T波高度显著降低,HR未受明显影响;10%酒精组HR减慢,但心电图ST段抬高和T波高度无明显变化;20%酒精组HR减慢,心电图ST段抬高、T波明显增高。结论 5%酒精组(0.4g/kg酒精)对垂体后叶素所致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有保护作用,而20%酒精组(1.6g/kg酒精)的心肌缺血加重。  相似文献   
8.
发掘于河北安国的十八回本《药会图》是迄今为止我国首部较为完整的药戏剧本,其中包含着丰富的民间治疗经验,需要进一步的挖掘整理.文章从传承古代验方、民间创新应用、借鉴名家经验三方面对书中特征性较为明显的验方进行了深入解读,从而明确了该书中大部分中医药民间经验的来源途径,凸显了该书作者扎实的中医药专业功底和高超的文学创作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磁共振三维颅脑容积成像(three-dimension brain volume imaging,3D-BRAVO)序列在诊断静脉窦血栓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临床确诊脑静脉窦血栓(CVST)且行MRI增强扫描的15例患者共90个静脉窦节段MRI影像资料,通过ROC曲线对比几种MRI序列对静脉窦血栓的影像诊断效能,评估3D-BRAVO序列对显示其真实形态的优势。结果15例患者共发现存在血栓的静脉窦节段43个,3D-BRAVO序列对CVST的检出率与影像综合评价结果相符合,TOF和PC-MRV序列均存在一定的漏诊和误诊,ROC曲线分析结果TOF序列AUC为93.1%,PC-MRV序列AUC为80.7%,P值均<0.05,其诊断效能明显低于3D-BRAVO序列。结论3D-BRAVO增强扫描序列在静脉窦血栓检出方面有更高的影像诊断效能,且在描述其真实形态和显示细微解剖结构方面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0.
乐花者寿     
古人云:"乐花者寿",意指常养花的人容易长寿.此话没有夸张.在喧哗繁杂的现代都市生活里,养几盆花赏心悦目,倒真的可以轻松身心,进而延年益寿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