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妇产科学   3篇
预防医学   9篇
  2019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患者年龄31岁,因“停经10月计划分娩”入院。查体:T36.8℃,BP120/80mmHg(1mmHg=0.133kPa),心肺听诊无异常,腹膨隆,腹型严重左右不对称,子宫足月妊娠明显突向右侧,考虑子宫畸形可能性大,与患者协商后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术中见子宫如足月妊娠大,左右不对称,右侧宫角突出,未扪及包快,质地均匀,双侧均有正常输卵管及卵巢。  相似文献   
2.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目的探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临床效果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1999年1月至2004年11月,威海市妇女儿童医院对146例经宫腔镜联合超声检查发现子宫黏膜下肌瘤行宫腔镜肌瘤电切手术。其中0型40例,Ⅰ型55例,Ⅱ型51例。术前排除恶性病变。术中超声全程监护。术后连续随访。结果146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所有0型、Ⅰ型黏膜下肌瘤均一次切净,Ⅱ型中有11例未能全部切除,切除范围≥70%。手术满意率达96·6%,无一例发生子宫穿孔。行米非司酮药物预处理2个月后子宫平均缩小25·3%,最大肌瘤平均缩小34·6%。14例有生育要求者,10例妊娠(71·4%),其中8例已足月分娩。结论宫腔镜电切术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最佳方法。严格选择手术适应证,严格遵守操作规范是提高手术成功率,提高安全性及手术预后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3.
人工流产与反复自然流产蜕膜组织中凋亡调控基因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人工流产与自然流产蜕膜组织中凋亡调控基因的表达。方法:人工流产和反复自然流产蜕膜组织各30份,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Bc l-2、Bax、P 53、Fas、FasL 5种调控基因在蜕膜组织中的蛋白表达。结果:Bc l-2的表达在人工流产组与自然流产组无明显差异(P>0.05);Bax在自然流产组中的表达较人工流产组明显增强(P<0.05);FasL的表达在自然流产组明显低于人工流产组(P<0.05);Fas表达自然流产组与人工流产组无明显差异(P>0.05);P 53蛋白在自然流产组的表达强于人工流产组(P<0.05)。结论:自然流产的发生有3条凋亡调控途径:一为Fas/FasL途径:由于滋养细胞表面FasL表达的减少,不能引起母体内特异性的活化T细胞的凋亡,导致母体对胚胎的排斥反应,引起自然流产;另一为Bc l-2/Bax途径:虽然Bc l-2的表达在人工流产与自然流产蜕膜中无明显差异,但由于Bax在早孕自然流产蜕膜组织中的表达明显增强,导致Bc l-2/Bax的表达量失衡而引起流产;再一为P 53途径:野生型的P 53增多诱发细胞凋亡而导致流产发生。  相似文献   
4.
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是1967年Richart首次提出.2001年9月美国阴道镜和宫颈病理学会推荐,采用病变切除治疗CINⅡ和CINⅢ.CINⅡ和Ⅲ病变术后复发、持续和进展为浸润癌的发生率相对较低,但仍高于普通人群.本研究探讨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和HPV在宫颈病变锥形切除术后预测宫颈病变残留或复发的价值,其根本目的是在合理医疗费用范围内,应用合理检查方法,尽早发现CINⅡ和Ⅲ病变术后复发、持续和进展的情况,阻止宫颈癌前病变演变为癌.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普通妇科门诊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发病情况及其特点,为威海地区宫颈癌预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2006年1月~2006年12月在威海市妇女儿童医院普通妇科门诊就诊并接受宫颈细胞学检查和/或组织学检查的3022人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细胞学检查共2921人,异常129人,细胞学异常率4·42%(129/2921)。直接活检101人。最后病理诊断宫颈癌20人,检出率86·01/10万。宫颈癌前病变45人,检出率193·55/10万。CIN及原位癌年龄主要分布在26~45岁,≤35岁占50%,主要由细胞学筛查发现,与就诊原因相关性差。浸润癌年龄主要分布在41~55岁,≤35岁的宫颈癌占26·67%,主要由直接活检发现,与就诊原因相关性强。被诊断者基本为久居本地人群。结论:威海地区的宫颈癌筛查工作应引起重视,工作的重点是加强对群众防癌知识的普及,26~55岁年龄段应是宫颈癌前病变防治的重点人群。细胞学筛查结合阴道镜检查加宫颈活检是宫颈病变筛查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6.
钙镁制剂对原发性痛经改善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青春期原发性痛经女性服用钙镁制剂(乐力),补充钙、镁等元素,观察其对原发性青春期痛经的改善效果。方法:选择青春期患有原发性痛经的女性158例,服用"乐力",随访其痛经程度等常见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在158例受试对象中,150例填写患有不同程度的痛经,占总例数的94.9%(有8例在调查表中该项目未填写,按缺失值对待)。服药后重度痛经由26例降为12例,中度痛经由46例降为26例,其中有18例完全缓解,服药前后两组比较,χ2=26.16,P<0.01,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通过补充钙、镁等矿物质,可明显缓解原发性痛经;停药后,有症状反弹现象。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曲普瑞林联合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治疗子宫腺肌病的疗效观察。方法:将68例子宫腺肌病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术前采用曲普瑞林治疗,两组均给予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治疗。彩色超声检测治疗前后病灶和子宫体积。统计月经量。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痛经程度,子宫腺肌病症状及健康相关生活质量问卷(UFS-QOL)评估生存质量,观察复发及妊娠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病灶体积、子宫体积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低(均P0.05);痛经评分、月经量评分、UFS-QOL评分两组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低,复发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低(均P0.05);两组妊娠率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曲普瑞林联合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治疗子宫腺肌病疗效确切,能减轻痛经程度,减少月经量,改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
先兆早产发生率为5%~10%,是导致围生儿病率及死亡率高的主要原因,早产尚无特别的治疗方法,预测并预防早产是围生医学的重要课题,需确认一种高效、微创、稳定的早产预测方法。目前认为,早产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子宫收缩宫颈扩张综合征,病理全过程为内分泌、免疫等多系统参与和相互作用,其预测诊断早产的依据有宫颈结构变化、生化因子和免疫因子等指标。我们综合了预测早产的多个因素,对人选病例综合评分,严密追踪与统计入选病例最终分娩周数,了解最终早产发生率与综合评分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关于药物治疗先兆早产指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明确药物治疗对先兆早产的必要性。方法:选择200例妊娠满28~35周有先兆早产征兆患者,其中100例未予药物治疗,100例给予药物治疗。所有入选者均进行多因素综合评分。采用固相免疫吸附法检测宫颈分泌物中fFN;采用阴道超声测量宫颈长度,并据此计算宫颈指数;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促肾上腺激素释放激素水平,速率散射浊度法测定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综合评分7~9分者,未予药物治疗者早产发生率为100.00%,平均36 h内分娩,给予药物治疗者早产发生率100.00%,平均在61 h内分娩,药物治疗对于早产发生无阻止作用,但可延长发病至分娩的时间;综合评分4~6分者,未予药物治疗者早产发生率为90.00%(27/30),平均92 h内分娩,给予药物治疗者早产发生率为70.00%(21/30),平均在121 h内分娩,药物治疗对于早产发生有阻止作用,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延长发病至分娩的时间较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评分1~3分者,未予药物治疗者早产发生率为30.00%(9/30),平均在121 h内分娩,给予药物治疗者早产发生率为23.33%(7/30),平均在161 h内分娩,药物治疗对于早产发生有阻止作用,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延长发病至分娩的时间较明显;综合评分0分者,未予药物治疗者早产发生率为3.33%(1/30),药物治疗对于早产发生率无影响。结论:可根据多种因素综合评分来决定是否需要药物治疗先兆早产,进一步明确药物治疗的指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普通妇科门诊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发病情况及其特点,为威海地区宫颈癌预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2006年1月-2006年12月在威海市妇女儿童医院普通妇科门诊就诊并接受宫颈细胞学检查和/或组织学检查的3022人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细胞学检查共2921人,异常129人,细胞学异常率4.42%(129/2921)。直接活检101人。最后病理诊断宫颈癌20人,检出率86.01/10万。宫颈癌前病变45人,检出率193.55/10万。CIN及原位癌年龄主要分布在26—45岁,≤35岁占50%,主要由细胞学筛查发现,与就诊原因相关性差。浸润癌年龄主要分布在41-55岁,≤35岁的宫颈癌占26.67%,主要由直接活检发现,与就诊原因相关性强。被诊断者基本为久居本地人群。结论:威海地区的宫颈癌筛查工作应引起重视,工作的重点是加强对群众防癌知识的普及,26—55岁年龄段应是宫颈癌前病变防治的重点人群。细胞学筛查结合阴道镜检查加宫颈活检是宫颈病变筛查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