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1开发背景 目前,白蚁防治主要依靠化学药物防治,而药物防治会给环境产生污染,特别是对地下水的污染,有效的白蚁监测是科学防治白蚁,做到“针对性防治”,是减少或避免化学用药的重要前提,对防治白蚁和环境保护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氟氯氰菊酯乳油对台湾乳白蚁触杀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测定氟氯氰菊酯乳油对台湾乳白蚁的触杀毒性。方法 让供试白蚁与浸药滤纸和含药沙土接触,定时观测试虫的死亡率。结果 氟氯氰菊酯对台湾乳白蚁的毒性与处理时间和处理浓度有关。连续处理时,与25mg/L药液处理滤纸接触的台湾乳白蚁,8d后的死亡率为100%;与浸药滤纸只接触30min,3d后台湾乳白蚁100%死亡所需的药液浓度为800mg/L。土壤处理时,若药液浓度达到20mg/L,6d后供试白蚁会全部死亡。结论 5.7%氟氯氰菊酯乳油在生产上可用于防治台湾乳白蚁。  相似文献   
3.
氟虫胺毒饵对台湾乳白蚁的毒性和引诱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测定氟虫胺毒饵对台湾乳白蚁的毒性及引诱性。方法采用滤纸法测定氟虫胺毒饵对白蚁的毒性,用琼脂打孔的方法测定氟虫胺毒饵对白蚁的引诱性。结果0.05%和0.08%氟虫胺毒饵对台湾乳白蚁具有良好的毒杀效果,二者致死全部供试白蚁的时间均为5 d;0.05%和0.08%氟虫胺毒饵对台湾乳白蚁均有良好的引诱效果,其引诱白蚁的比率比对照均达74%以上。结论实际配制毒饵采用0.05%氟虫胺浓度即可起到较好的白蚁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 深入研究磷酸酪氨酸互作结构域1(PID1)基因与肌内脂肪含量的关系,探究睾丸注射法在转基因动物制备中的可行性。方法 将携带猪PID1基因的重组质粒pIRES2-acGFP-PID1与转染试剂共孵育后,对新西兰兔进行了睾丸打点注射试验。对繁殖的F1代个体进行了活体荧光检测、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以及抽样屠宰进行肌内脂肪含量等检测;将F1代阳性个体横交,繁殖了F2代兔,对其进行了阳性率检测以及肌内脂肪含量检测。结果 外源PID1基因和荧光蛋白基因在后代中均成功表达,其中,F1代阳性率为35.88%,F2代阳性率为34.33%;转基因阳性兔与阴性和空白对照兔相比,PID1蛋白表达水平有所增加,肌内脂肪含量有显著提高(P<0.05)。结论 PID1基因与肌内脂肪沉积密切相关,同时,进一步证明了睾丸注射法可以用于制备转基因动物,且外源基因可以稳定遗传。  相似文献   
5.
迄今为止非心肌梗死性(AMI)危重病患者的死亡率仍居高不下。因此一直是临床研究的热点。目前认为继发性心肌损伤是非AMI危重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是特异性的心肌损伤血清生化标记物。我科自2008年6月~2009年2月收治66例非AMI危重病患者。通过检测cTnI含量.探讨cTnI对判定非AMI危重病患者预后的价值。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为预防内地害鼠随青藏铁路进入西藏以及该地害鼠迁入内地危害,防止鼠疫等鼠传疾病随铁路沿线流行,对青藏铁路青海段农区鼠类群落组成及密度进行调查.方法 在青藏铁路青海段的湟源县、海晏县、刚察县、乌兰县、德令哈市、格尔木市,采用夹夜法在农田以及农房调查.结果 农田共布放有效夹2377夹次,捕鼠8种129只,另有1只鼠残体,以小家鼠、长尾仓鼠和柴达木根田鼠为主;农房布放有效夹760夹次,捕鼠38只,另有1只鼠残体,以小家鼠和黄胸鼠为主;农田和农房鼠密度均以2010年8月乌兰县(12.45%)及德令哈市(12.77%)最高.结论 格尔木市有褐家鼠和黄胸鼠分布,湟源县有黄胸鼠分布,需加强监控;鼠密度高的地区应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 测试复配毒饵对3种蜚蠊的室内毒效。方法 实验室试验,观察蜚蠊死亡时间和死亡率。结果 复配毒饵处理后3d内,蜚蠊死亡率为100%;毒饵对德国小蠊的LT50为1.2h,LT95为22.3h,时间-死亡率回归方程为:Y=4.9138+1.2846t。结论 在室内试验条件下,复配毒饵对德国小蠊、美洲大蠊和黑胸大蠊具有极好的毒杀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测定黄胸散白蚁对密褐褶孔菌、黑木耳菌、茯苓菌和灵芝菌处理的马尾松木粉的偏好程度,为开发新的白蚁防治饵剂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不同木腐菌处理的和未处理的马尾松木粉放在用玻璃管连接的PVC圆筒中,供黄胸散白蚁自由选择,最后观测每种马尾松木粉引诱的白蚁数和被白蚁取食的量。结果不同木腐菌腐朽的马尾松木粉对黄胸散白蚁的引诱力不同。其中,密褐褶孔菌处理的马尾松木粉引诱的白蚁数最多为(86.4±8.7)只,其他依次是黑木耳菌[(48.8±1.9)只]、茯苓菌[(33.2±3.6)只]和灵芝菌[(21.8±3.9)只]处理的马尾松木粉,这4种木腐菌处理的马尾松木粉引诱的白蚁数分别是未处理的8.8、5.0、3.4和2.2倍。但只有密褐褶孔菌、黑木耳菌和茯苓菌处理的马尾松木粉明显被黄胸散白蚁偏好,黄胸散白蚁对3种菌处理的马尾松木粉取食量分别是对照组的5.0、3.1和213倍。结论黄胸散白蚁显著偏好密褐褶孔菌、黑木耳菌和茯苓菌处理的马尾松木粉,建议在今后研究和开发新的白蚁防治饵剂时,利用这些木腐菌处理基饵,以提高饵剂对黄胸散白蚁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测定氟氯氰菊酯处理土壤对台湾乳白蚁和黄胸散白蚁的抗穿透效果。方法将药液混在土壤中,测定土壤对白蚁穿透的阻止效果。结果200 mg/L氟氯氰菊酯药液处理土壤可完全阻止台湾乳白蚁穿透5 cm长的毒土柱,但完全阻止黄胸散白蚁穿透5 cm长的毒土柱,处理土壤的药液浓度需达250 mg/L以上。结论利用5.7%氟氯氰菊酯乳油作为土壤处理剂防治白蚁时,为保证防治效果,应采用较大的浓度。  相似文献   
10.
氟虫胺毒饵对黄胸散白蚁的室内毒性和引诱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测定氟虫胺毒饵对黄胸散白蚁的毒性及引诱性。方法采用滤纸法测定氟虫胺毒饵对白蚁的毒性,用琼脂打孔的方法测定氟虫胺毒饵对白蚁的引诱性。结果0.05%和0.08%氟虫胺毒饵对黄胸散白蚁具有良好的毒杀效果,二者致死全部供试白蚁的时间分别是13和9 d;0.05%和0.08%氟虫胺毒饵对黄胸散白蚁均有良好的引诱效果,其引诱率均高于85%。结论实际配制毒饵采用浓度为0.05%氟虫胺防治白蚁即可起到较好的防制效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