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2篇
口腔科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了解口腔种植治疗中利多卡因喷雾对咽反射敏感患者的咽反射抑制效果.方法 将90例咽反射敏感的口腔种植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观察组将1.5%利多卡因注射液喷于舌根、软腭及咽部;对照组将2%利多卡因胶浆涂抹于舌根部.记录两组恶心呕吐及高血压发生例数,记录舒适度评分.结果 两组恶心呕吐发生率、高血压...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不同垂直骨面型生长高峰前后期骨型Ⅰ类错(牙合)上颌骨生长方向的变化.方法 根据颈椎发育分期选取处于颈椎成熟度分期1、2阶段(cervical vertebral maturation stage 1,2,CVMS1,CVMS2)的95例及处于CVMS5、CVMS6的99例仞诊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高峰前期骨性Ⅰ...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究生姜汁炮制前后江香薷多糖含量变化,以及对炮制前后多糖消炎止血抗氧化活性评价。方法 利用苯酚-硫酸法测定炮制前后江香薷多糖(JXRPs)和姜制江香薷多糖(JZJXRPs)的含量;体内通过构建大鼠足肿胀模型和体外内毒素(LPS)诱导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炎症模型,采用细胞增殖法(MTT)选取最佳给药浓度,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细胞上清液中白介素-6(IL-6)、白介素-12(IL-12)、一氧化氮(NO)、白介素-4(IL-4)和白介素-10(IL-10)的表达来评价炮制前后多糖的抗炎作用;通过剪尾法观察小鼠的出血时间来评价其止血效果;最后,利用清除1,1-二苯基-2-苦基肼(DPPH)和2,2’-联氨-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胺盐(ABTS)的能力来评价其体外抗氧化活性能力。结果 生姜汁炮制前后江香薷多糖的含量分别为13%、22%;大鼠足肿胀结果显示,在注射角叉菜胶4 h后,与模型组相比,江香薷多糖在给药剂量为200 mg/kg出现显著性差异(P<0.05),而姜制江香薷多糖在给药剂量为100 mg/kg时就可明显减轻大鼠足肿胀(P<0...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重组腺病毒介导使低氧诱导因子-2α(HIF-2α)过表达,探讨其过表达对SD孕鼠的影响.方法 将SD孕鼠随机分为重组腺病毒组、盐水组、空白腺病毒组,每组12只,于妊娠第9d经鼠尾静脉分别注射100 μL载有HIF-2α的重组腺病毒(1×1010Pfu/只)、盐水、空白腺病毒(1×1010 Pfu/只),观测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脑深部电刺激(DBS)术同期植入两侧电极的精度差异。方法收集北部战区总医院神经外科2017年2月—2019年2月行同期双侧DBS术患者133例。在ROSA机器人辅助下共植入电极266侧,其中丘脑底核(STN) 160侧、丘脑腹中间核(nucleus ventralis intermedius,Vim) 2侧、苍白球内侧部(Gpi) 104侧。所有患者均于术后2 h和术后1周复查头部CT三维重建,并与术前CT图像(手术计划靶点)融合;测量植入电极与计划靶点在靶点平面X轴和Y轴上的误差距离。结果全部266根治疗电极均成功植入,未发生颅内出血、颅内感染和偏瘫等严重并发症,也未出现电极折断现象。术后2 h和术后1周时,第一侧与第二侧植入电极在X轴与Y轴上的误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 05)。结论 ROSA机器人辅助下DBS术同期植入两侧电极的精度无明显差异。DBS术可以同时植入双侧治疗电极,无需延期手术植入第二侧电极。  相似文献   
6.
错畸形中的病理性因素会造成咀嚼系统功能紊乱,错畸型本身也可以干扰咀嚼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正畸医生在临床操作中应掌握常见的病理性错畸形的类型及治疗原则,同时注重对咀嚼系统功能影响较大的正畸治疗因素,明确咀嚼系统功能紊乱的正畸治疗特点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低氧对子痫前期孕鼠肾脏病理和EPAS1蛋白表达的影响,进一步研究EPAS1可能参与子痫前期发病机制。方法:低氧1周、2周、3周组SD孕鼠分别于妊娠第14天、7天、1天进行低氧处理,孕鼠腹腔内注射L-NAME建立子痫前期动物模型作为子痫前期组,腹腔内注射0.9%氯化钠溶液作为正常妊娠组,研究分组分为常氧正常妊娠组、常氧子痫前期组、低氧1周正常妊娠组、低氧1周子痫前期组、低氧2周正常妊娠组、低氧2周子痫前期组、低氧3周正常妊娠组、低氧3周子痫前期组,每组5只孕鼠。免疫组化法检测EPAS1蛋白表达情况,HE染色法和PAS染色法染色后观察肾脏病理改变。结果:各低氧子痫前期组孕鼠肾脏组织中EPAS1蛋白高表达率高于常氧组,肾小球增大程度、肾小球囊腔缩小程度、肾小球系膜基质增生程度重于常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低氧子痫前期组孕鼠肾脏组织中EPAS1蛋白高表达率、肾小球增大程度、肾小球囊腔缩小程度、肾小球系膜基质增生程度两两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条件下子痫前期组孕鼠肾脏组织中EPAS1蛋白高表达率高于正常妊娠组,肾小球增大程度、肾小球囊腔缩小程度、肾小球系膜基质增生程度重于正常妊娠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氧可引起子痫前期孕鼠肾脏组织EPAS1蛋白表达升高和病理损伤加重,可能是高原地区子痫前期发病率升高的原因之一。子痫前期孕鼠肾脏EPAS1蛋白表达和肾小球增大、囊腔减小、系膜基质增生程度随着低氧时间延长不发生变化可能与低氧习服有关。子痫前期组孕鼠中存在EPAS1蛋白过表达,可能通过影响肾脏病理参与子痫前期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以丘脑底核(STN)为靶点的脑深部电刺激术(DSB)(简称为STN-DBS)的最佳皮质穿刺点。方法回顾性纳入2016年9月至2017年4月沈阳军区总医院神经外科应用机器人立体定向手术辅助系统(简称ROSA?机器人)辅助STN-DBS治疗的50例帕金森病患者(共植入100根治疗电极)。所有患者均应用CT血管成像和MRI融合图像确定手术路径,术中记录电生理信号长度。选取典型电生理信号长度≥5 mm的80侧手术计划的影像资料,在ROSA?系统三维图像上建立笛卡尔坐标系。分别测量皮质入点至皮质正中矢状线的距离、皮质入点至颅骨冠状缝下皮 投影的距离,计算其参考范围,构建出皮质穿刺点的最佳区域。结果术后无一例发生脑出血。皮质入点至皮质正中矢状线的距离为29.6~50.8 mm,平均(37.9±5.0)mm,参考范围为32.9~42.8 mm;皮质入点至颅骨冠状缝下皮质投影的距离为-8.5~30.3 mm,平均(9.0±6.5)mm 参考范围为2.5~15.5 mm。结论以STN为靶点的DBS中,在旁开距离为32.9~42.8 mm,冠状缝前2.5~15.5 mm的区域内选择电极皮质穿刺点,术中有机会获得更长的典型电生理信号。这一区域范围对传统的框架辅助STN-DBS手术亦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二胎时代"唐氏儿的产前筛查成为现目前我国产前筛查工作的重点,产前超声筛查一直是唐氏儿筛查的重要方法,其中软指标是重要的部分。但由于对于软指标的认识及处理方法尚未统一,给产科医生及产妇带来困扰。本文主要阐述了心室强光点在产前筛查中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