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预防医学   5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了解芜湖市弋江区2015年学龄前儿童肥胖流行情况,为开展儿童肥胖预防与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弋江区39所幼儿园,对7 502名在园学龄前儿童开展身高体重测量,计算儿童体块指数,分析学龄前儿童肥胖的年龄和性别分布特征。结果弋江区2~6岁儿童肥胖检出率为6.93%,男童与女童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875,P0.001);轻度肥胖检出率为4.30%,中度肥胖检出率在各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趋势=7.021,P0.05);调查的7 502名儿童BMI均值为15.72±2.14 kg/m2,男童BMI均值高于女童,男女童之间BMI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374,P0.001);除2岁组外,其他各年龄组男女儿童间BMI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芜湖市弋江区学龄前儿童肥胖流行水平不高,鉴于3~6岁期间的脂肪重积聚特点,应建立肥胖早期干预机制,进一步控制儿童青少年期肥胖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学龄前儿童看电视、看手机、玩平板电脑的时间与儿童的睡眠行为问题的相关性。方法整群抽取芜湖市9所幼儿园1 950名学龄前儿童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儿童视屏时间、睡眠习惯和睡眠情况及人口统计学信息等,分析不同视屏时间对各类不同睡眠行为问题的作用大小。结果儿童平均每日视屏时间为(2.07±1.18)h,42.4%的儿童平均每日视屏时间≥2 h。男童平均每日视屏时间为(2.16±1.22)h/d,高于女童的平均视屏时间[(1.94±1.11)h/d](t=3.98,P0.001)。儿童每日平均视屏时间与其寝习惯不良、异态睡眠、睡眠节律紊乱行为问题的检出率呈正相关。不同视屏时间对儿童睡眠行为问题回归分析显示:视屏时间≥2 h/d相对于视屏时间2 h/d的儿童,就寝习惯不良(OR=1.29,95%CI=1.07~1.57)、异态睡眠(OR=1.33,95%CI=1.09~1.62)、睡眠节律紊乱(OR=1.27,95%CI=1.05~1.54)等睡眠问题的发生风险显著增加。结论芜湖市学龄前儿童视屏暴露比例较高,每日视屏时间过长不仅影响儿童睡眠习惯,而且会导致异态睡眠、睡眠节律紊乱等睡眠问题。  相似文献   
3.
目的 描述学龄前儿童饮食模式的类型,探讨学龄前儿童饮食模式与情绪行为问题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2016年5月对芜湖市9所幼儿园1 912名3~6岁学龄前儿童进行问卷调查,应用自编食物频率表(food frequency questionnaire, FFQ)评估儿童的饮食模式,运用儿童长处和困难问卷(SDQ)(父母版)对儿童情绪和行为问题进行评估,运用二分类非条件回归模型分析学龄前儿童饮食模式与情绪行为问题的关联。结果 芜湖市学龄前儿童情绪与行为问题异常总检出率为51%。儿童饮食模式可分为4种类型,累计贡献率为48.23%。“加工零食型”高分组儿童情绪与行为异常检出率显著高于中分组儿童(χ2=10.247,P<0.001)。“健康营养型”高分组与中分组儿童情绪与行为异常检出率显著均低于低分组儿童(P<0.012 5)。适量摄入粗粮、豆制品儿童的情绪与行为异常检出率低于摄入少的儿童(χ2=9.364,P=0.001)。“蛋奶型”饮食不同组别的儿童情绪与行为异常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健康营养型”饮食(OR=0.635,95%CI:0.481~0.839)、适量摄入粗粮、豆制品(OR=0.734,95%CI:0.592~0.910)是学龄前儿童情绪与行为问题的保护因素,“加工零食型”饮食(OR=1.522,95%CI:1.126~2.056)可增加儿童发生情绪与行为问题的发生风险。结论 饮食模式与学龄前儿童情绪行为密切相关,“健康营养型”和适量粗粮、豆制品的食物摄入有益于儿童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4.
清风藤属(Sabia)植物在我国资源丰富,约16个种、5个亚种、2个变种。该属多种植物被少数民族药物志收录。清风藤属化学成分包括五环三萜、生物碱、黄酮、苯丙素类、其他苯衍生物类、脂肪酸和烷烃类等,具有护肝肾、降血糖与血脂、治疗类风湿关节炎、镇痛、抗流感病毒、催产等多种功效。本文对近30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归类、分析和总结,综述了清风藤属的230个化学成分及其药理活性与临床应用,旨在为该属植物的进一步研究与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 调查芜湖市城区3~6岁儿童过敏性疾病的发病状况及影响因素,为儿童过敏性疾病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整群抽取芜湖市9所幼儿园的1 912名儿童,使用问卷调查收集学龄前儿童既往确诊的过敏性疾病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学龄前儿童过敏性疾病总患病率为40.8%,男童过敏性疾病总患病率(57.1%)显著高于女童总患病率(42.9%),(P<0.05),不同年龄组别过敏性总患病率无显著差异;学龄前儿童发生的过敏性疾病症状发生率最高的是湿疹(32.5%),依次为过敏性鼻炎(7.8%)、食物过敏(6.4%)、哮喘(4.1%)、过敏性结膜炎(2.2%);男童过敏性疾病患病率高于女童患病率,剖宫产儿童过敏性疾病患病率高于阴道分娩的儿童,而母乳喂养、饮食习惯等不同儿童的过敏性疾病患病率无明显差异。结论 芜湖市学龄前儿童过敏性疾病患病率较高,已成为儿童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6.
蛇根草属(Ophiorrhiza L.)植物隶属于茜草科,在全世界广泛分布。该属植物被多种药物志记载,具有活血化瘀、祛痰止咳等药用价值。该属植物富含结构新颖、生物活性显著的化学成分,已成为国际上药用植物资源的研究热点之一。目前,已有31种蛇根草属植物的化学成分被报道,主要包括62个生物碱类、21个萜类、21个蒽醌类、6个甾体类、2个黄酮类和1个香豆素类等多种结构类型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具有抗肿瘤、免疫抑制、抗菌、抗病毒、抗炎、止泻、胃黏膜保护和驱虫等多种药理功效。本文综述了1976年7月至2021年7月间报道的蛇根草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活性研究进展,重点突出若干代表性化学成分,同时对其结构特征和绝对构型进行详细的归纳总结,以期为该领域药用植物资源的后续研究与开发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正>情绪和行为问题是学龄前儿童常见的心理问题,对儿童的生理、心理健康及社会适应等方面均会造成负面影响。学龄前期是儿童情绪、行为能力发展关键时期,在此阶段若能及时发现并进行干预则能恢复正常。为了解芜湖市城区学龄前儿童情绪和行为问题现况,分析有关影响因素,进行了现场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整群抽取芜湖市弋江区内9所幼儿园1 950名3~6岁儿童,共回收有效问卷1 912份,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