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预防医学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目的对藏族外周血淋巴细胞cDNA文库进行随机大规模表达序列标签(ESTs)测序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通过序列比对找到与低氧适应相关基因有关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位点。方法将部分文库经大肠杆菌BM 25.8质粒化,用5′端测序引物进行测序,利用BLAST程序对获得的ESTs从核苷酸和氨基酸水平进行同源性搜索和比对。结果经序列比对发现突变位点较多发生在UTR区域,同时一些基因的编码区域也发生蛋白序列的变化。对这些基因注释后发现,有些突变发生在与能量代谢、线粒体相关的基因及一氧化氮合酶上,如GTPase、NDUFA6、ATP5L、NOSIP。结论 ESTs技术是一个快速、有效寻找新基因的方法 ,是系统研究不同人群基因表达模式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2.
青藏列车中乘客的高原反应监测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跟踪监测乘客在青藏铁路列车中血氧饱和度(SaO2)、心率(HR)、血压(BP)、高原反应症状的变化.评估列车在高原行进中乘客的安全性,为列车中的高原医学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使用脉氧仪、血压计、改进的Lake Louise急性高原病(AMS)自评表对8名健康乘客进行全程跟踪监测,对13名自愿乘客进行抽查监测.[结果]乘客的SaO2与列车行使海拔显示出强或中相关性,在格尔木至拉萨段有的乘客会表现出较严重的SaO2下降(<70%),有的乘客会表现出BP显著增高(全程收缩压极差达46mmHg),有的乘客出现较严重的高原反应症状.[结论]本次监测结果显示,现行列车低氧防护措施不能完全防止AMS发生,故加强青藏列车中乘客的医学数据监测和列车低氧防护研究显得仍有必要;建议在列车上装配必要的小型高原反应监测仪器;可探索建立乘客SaO2与列车行使海拔关联性的预测数据模型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跟踪监测平原地区健康儿童急速进入高海拔地区过程中的基本生理参数变化,为儿童青少年户外运动的科学开展提供基本依据。方法:对两名汉族平原地区健康儿童、他们的母亲及一名国际级登山健将登顶5025米山峰全过程进行跟踪监测,使用便携式生理测量仪器,在不同海拔高度分别测量相关生理指标,并对这些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健康汉族平原儿童急速进入高原地区的过程中,其心率、脉氧饱和度、肺动脉压以及心输出量等多项指标总体变化趋势与成年人相似。对受试儿童的相关生理指标进行监测,可客观反映其对高原低氧环境的适应。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