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12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3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10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高压氧对丙戊酸钠孤独症模型鼠行为及外周血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探讨高压氧治疗孤独症的可能机制。方法:选取雌性Wistar大鼠,于孕第12.5天时腹腔注射丙戊酸钠600 mg/kg,产下的子代雄鼠20只,随机分为高压氧组和模型组,每组10只;正常对照组为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的雌鼠产下的子代雄鼠10只。评价各组大鼠的生长和发育情况、运动活性、社会行为及学习记忆能力,采用ELISA法测定各组大鼠外周血IL-1β、IL-6和IL-10水平。结果:孤独症模型鼠生长发育迟缓、重复刻板行为、社会活动减少,高压氧组大鼠以上指标较模型组有所改善;模型组大鼠外周血中IL-1β、IL-6、IL-10水平升高,而高压氧组以上指标均较模型组下降(P均<0.05)。结论:孤独症的发病可能与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异常有关;高压氧可能通过降低细胞因子IL-1β、IL-6、IL-10的水平,从而改善孤独症大鼠的生长发育及社会行为。  相似文献   
2.
陈华友  徐乃军 《吉林医学》2008,29(7):613-614
患儿,男,4d,因尿少3d入院。生产史:第1胎第1产,孕足月,因羊水极少而行剖宫产。出生史正常,生后10h左右有尿液排出,量正常,生后第2天发现尿少,渐出现下肢浮肿。生后第4天因尿量进一步减少且浮肿加重而来我院。病程中患儿进乳良好。入院查体:一般状态良好,生命体征平稳,心肺听诊正常。腹软,肝、脾肋下未触及。未触及明显包块,会阴部、阴囊及双下肢可凹陷性浮肿。腹彩示:双侧肾盂、肾盏积水,液性暗区呈花朵状,双侧输尿管扩张,膀胱壁增厚。肾功能:CRE2721μmol/L,BUN12mmol/L。初步考虑泌尿系发育畸形。给予白蛋白、速尿脱水、利尿治疗。  相似文献   
3.
李璐  武辉  徐乃军 《吉林医学》2008,29(3):233-234
1临床资料 患儿,女,因颜面肿胀伴发热5d,进乳差3d入NICU病房。患儿出生后6d挤乳腺2次,脐带残端脱落,有渗血,出生后10d出现双眼内侧肿胀,同时出现发热,最高38.7℃,于当地医院诊断为脐炎,给予阿奇霉素2d,脐炎好转,但局部仍有渗液,颜面肿胀、发热未见明显好转,近3d出现进乳差,同时出现右颊部明显肿胀,皮肤红,触之哭闹。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糖尿病母亲新生儿出生后早期常见并发症情况,并对其进行监测和治疗,为有针对性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对2006年6月~2007年6月住院的15例糖尿病孕妇新生儿的早期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15例糖尿病母亲新生儿中合并巨大儿8例、低血糖5例、低血钙5例、高胆红素血症8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2例、先天性心脏病6例,其他有合并窒息5例、产伤3例。结论:糖尿病母亲新生儿易患较多并发症,对糖尿病新生儿的产后监测及管理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5.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是由于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所致,常伴有甲状腺肿大、眼球外突及基础代谢率增高等表现.其病因及分类如下.1 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又称Graves病或Basedow病,为一自身免疫性疾病.病人具有免疫系统缺陷,主要在体液免疫方面.具备许多兴奋甲状腺免疫球蛋白(TSI),如长效甲状腺刺激物(LATS)、LATS-保护物(LATS-P)、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等,虽然也有TSH结合的抑制性免疫球蛋白(TBII),但在发病过程中兴奋性抗体占主导地位.在细胞免疫方面表现为抑制性T细胞克隆的异常,其功能明显降低引起免疫调节障碍,解除了对辅助性T细胞,致敏效应细胞的抑制,以致后者袭击甲状腺组织细胞,辅助性T细胞协助B细胞转化为浆细胞,产生大量甲状腺刺激性抗体而致病.未治疗的Graves病LATS阳性率可达50%~85%,LATS-P则达90%,而TRAb可高达83%~100%.随着治疗好转TRAb阳性率逐渐降低.如果TRAb长期保持阴性时,甲亢才不会复发.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如精神刺激、情绪波动、情绪紧张、思想负担过重等,以及青春发育和感染等均可成为本病的诱因.  相似文献   
6.
新生儿不同于年长儿,在生理方面,免疫功能的不成熟,抗感染能力弱,局部及全身对炎症反应也较儿童弱,局部体征轻微。解剖方面,新生儿股骨头骨骼尚未骨化,为软骨组织,其中有丰富的软骨管,并与全身血循环相通,一旦细菌人血,就容易停滞于骨骺中,发生骨骺骨髓炎,而骨骺的一部分相当于关节面,所以很容易引发化脓性关节炎,关节内脓液积聚和关节周围肌肉因炎症刺激发生挛缩,常导致关节病理性脱位,如治疗不及时或方法不当,常导致患儿残疾。为此,本研究将近几年在我科诊治的新生儿化脓性关节炎临床资料作一总结。  相似文献   
7.
几种特殊起病的川崎病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川崎病(Kawasakidisease)是一种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的以变态反应性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理改变的小儿急性发热性疾病。其临床表现可依据病变部位不同而呈现一些特殊的起病形式 ,现将我院收治的几种特殊起病的川崎病总结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对5例特殊起病川崎病进行分析 ,男4例 ,女1例 ;年龄均小于5岁。5例患儿急性期均有发热 ,颈部淋巴结肿大 ,球结膜充血 ,恢复期指 (趾 )端脱皮。3例有典型斑疹、口唇皲裂、杨梅舌。2例出现冠状动脉扩张。二、临床资料由于每例患儿病损部位不一 ,各有其特殊的起病形式及临床症状 …  相似文献   
8.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血清CKBB、LDH3活性检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新生儿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随着抢救治疗措施的不断完善,其病死率已呈下降趋势,但中、重度HIE幸存者仍可留有不同程度的神经系统后遗症。近几年来,HIE时血清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及其脑同功酶的改变引起了人们的重视。本研究测定了HIE患儿生后24h血清CKBB、LDH3的活性,与18个月龄时Gesell发育量表评价作相关分析,以探讨其判定HIE预后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近十几年来随着育龄期妇女梅毒感染的增多,先天性梅毒的发生率亦随之增加。先天性梅毒又称新生儿梅毒、胎传梅毒,是梅毒螺旋体从母体经胎盘进入胎儿血循环所致的感染。发病可出现于新生儿期、婴儿期和儿童期,特点是不发生Ⅰ期梅毒损害。梅毒的治疗仍是以青霉素为主,但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根据累及的器官及病情轻重选择用药对预后有较大影响。先天性梅毒出现肝脏损伤很常见,但出现重症损伤者临床报道较少。现将我科近期内收治的2例先天性梅毒重症肝炎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应用血栓弹力图检测技术对23例中老年肺科疾病患者进行了检测,并与26例正常人进行对比分析,以观察中老年肺科疾病患者血液凝固机能的改变、结果发现本组52%的病人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其中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高凝状态为3/4,肺心病为5/13,肺癌为3/4.肺梗塞1例,经血栓弹力图动态监测,配合肝素治疗抢救成功。本文结果认为中老年肺科疾病患者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是以缺氧为中心环节的多种病理因素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