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外科学   22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B超对有症状的胆囊疾病手术难度预测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研究B超对有症状的胆囊疾病手术难度预测的价值.方法:通过术前B超对手术难度预测,术中难度评估,术后病检三方面结合对100例有症状的胆囊疾病患者进行评比.从而确立术前B超的手术难度预测参数.前瞻性地选择手术时机.结果及结论;术前B超预测的手术难度正确率为88%,特异性为90.3%,灵敏度为80.1%.研究结果还表明,有症状的慢性胆囊疾病患者若无严重并发症宜在临床症状体征完全消失后2周至1个月内进行手术.  相似文献   
2.
背景:细胞凋亡在肠缺血再灌注损伤和修复中起主要作用,参附注射液对肠缺血再灌注时肠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有待观察。目的:分析肠上皮细胞凋亡与肠缺血再灌注损伤和修复特征的关系。设计:随机对照动物实验。单位:湖北省咸宁市中心医院普外科及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普外科。材料:实验于2005-03/08在咸宁市中心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选择54只健康雄性大鼠,体质量200~250g,购自武汉大学医学院动物实验中心。方法:随机摸球法将大鼠分为对照组6只,肠缺血再灌注组24只及参附处理组24只。①麻醉大鼠,分离其肠系膜上动脉,肠缺血再灌注组、参附处理组用无损伤血管夹阻断肠系膜上动脉血流1h,再灌注1,24,72h,参附处理组于阻断前30min经静脉输注参附注射液8mL/(kg·h),20mL/(kg·d),由人参和黑付子组成(雅安三九药液公司,批号:030302)。对照组不阻断肠系膜上动脉血流,对照组与肠缺血再灌注组于阻断前30min经静脉输注等量生理盐水,整个实验过程对大鼠进行面罩给氧。②肠缺血再灌注组和参附处理组分别于缺血后1h、再灌注1,24,72h取材,对照组于造模后取材,每组各6只。观察各组大鼠肠黏膜组织病理学改变(采用下列评分系统:0分,绒毛和腺体正常;1分部分绒毛顶端上皮轻度受损;2分,上皮下腺体轻度受损;3分,上皮下间隙扩大,毛细血管充血;4分,上皮与固有层中度分离,腺体受损;5分,部分绒毛顶端脱落;6分,绒毛明显脱落;7分,固有层绒毛脱落;8分,固有层开始消化分解;9分,出血、溃疡形成)和有丝分裂活性。③采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未端标记实验结合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小肠黏膜上皮细胞凋亡情况,测定细胞凋亡指数,即每张切片随机取10个高位视野,每100个细胞中凋亡阳性细胞数。④在苏木精-伊红染色的肠黏膜上皮细胞间观察有丝分裂相,10个相邻肠黏膜上皮细胞间具有有丝分裂相的细胞数作为有丝分裂活性指数。主要观察指标:各组大鼠组肠黏膜组织病理学改变,细胞凋亡指数和有丝分裂活性的测定。结果:纳入大鼠54只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参附处理组大鼠肠缺血1h、再灌注1,24h黏膜组织病理学改变评分分别为[(0.65±0.35),(3.87±0.86),(0.65±0.35)分,低于肠缺血-再灌注组[(7.11±1.01),(8.05±1.34),(1.53±0.48)分,P<0.05]。②参附处理组大鼠肠缺血1h、再灌注1,24,72h黏膜上皮细胞凋亡指数分别为(17.24±7.05),(24.20±9.87),(11.49±4.71),(6.02±2.16)个,低于肠缺血-再灌注组[(51.09±13.76),(54.89±15.58),(23.54±9.64),(12.47±5.52)个,P<0.05],缺血1h、再灌注1h有丝分裂活性分别为(10.37±2.03),(11.72±2.07)个,高于肠缺血-再灌注组[(8.24±1.69),(9.95±1.93)个,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能够降低肠黏膜上皮细胞凋亡,并增强肠黏膜上皮细胞有丝分裂活性,从而促进肠黏膜损伤的修复。  相似文献   
3.
肝切除时门静脉血部分动脉化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犬门静脉血部分动脉化的肝保护作用。方法 建立大保留肝(占全肝60%)暂时性血流阻断、肝固有动脉切断并切除未阻断肝的急性肝衰模型(对照组),并行肝总动脉与胃十二指肠静脉吻合(A-P组),观察生存率并定时测定丙氨酸转氨酶(ALT)、动脉血酮体比(AKBR)及肝动脉脉、门静脉血气分析。结果 对照组7天生存率为37.5%,A-P组均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门静脉和肝静脉血氧分压均较术  相似文献   
4.
AngII受体拮抗剂对急性胰腺炎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II(AngII)受体拮抗剂对急性胰腺炎 (AP)炎症的影响。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P组、AP +低剂量缬沙坦 (5mg/kg)组、AP +高剂量缬沙坦组 (8mg/kg)、低剂量缬沙坦组、高剂量缬沙坦组 (每组 6只 ) ;腹腔注射雨蛙肽建立AP动物模型 ;缬沙坦用灌胃针灌注。观察胰腺病理变化并评分 ,评估胰腺水肿情况 ,检测血清淀粉酶 (AMY) ,胰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 (MPO)。结果 AP +缬沙坦的两组胰腺水肿程度、AMY、MPO与AP组比较均下降 ,胰腺组织病理学评分也有所降低。结论 应用AngII受体拮抗剂的AP动物模型可以明显减轻胰腺的炎症及损伤。  相似文献   
5.
选择性消化道去污染(SDD)是近年来应用于预防外科和ICU患者肠源性感染的方法,即给予肠道非吸收性抗生素抑制肠道细菌,以减少发生感染的几率[1] 。我们将SDD用于SAP大鼠模型中,观察在减少肠道细菌后是否可以减少细菌移位和减轻炎症反应。一、材料与方法1.实验动物分组与模型制作:SD雄性大鼠48只(2 5 0~3 0 0g)。norm组6只,sham组6只,SAP组18只,SDD SAP组18只。SDD SAP组术前用三联抗生素灌胃3d(庆大霉素2万U 多黏菌素10万U 制霉菌素10万U)。术前12h禁食并自由进水。2 %戊巴比妥(1.5ml/kg)腹腔麻醉,无菌操作下经胰胆管逆行…  相似文献   
6.
梗阻性黄疸(以下简称梗黄)病人的血流动力学国内外研究较多,本文将它们作简要综述,以便为再做这方面研究的学者作参考。  相似文献   
7.
常规拔除T管后胆汁性腹膜炎的处理及预防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常规拔除T管后胆汁性腹膜炎是胆道外科少见而严重的并发症,若处理不当可致严重后果。我们于1982年7月~2002年3月收治13例常规拔T管后胆汁性腹膜炎病人,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时血浆细胞因子与肠道屏障损害后肠源性细笛和内毒素移位的关系。方法 将SD大鼠(清洁级)72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36)和SAP组(n=36)。采用胰管内逆行注射4%牛磺胆酸钠溶液的方法制作SAP模型。观察胰腺和回肠的病理改变,动态测定血浆TNF-a、IL-6、IL-10和DAO活性、LPS水平以及腹腔脏器细菌移位率。结果 制模后血浆TNF-a、IL-6水平明显升高,48h达到高峰,IL-106h后才明显升高;血浆DAO活性早期升高,24h后明显降低;LPS水平早期即有明显升高,48h达到高峰;SAP24h脏器细笛移位率明显升高,72h达到58.3%。结论 SAP早期即有细胞因子水平的升高和肠道屏障的损害,细胞因子通过损害肠遗屏障,引起肠源性细菌和内毒素移位;同时,肠源性细菌和内毒素移位又促进细胞因子的大量释放。加重肠黏膜屏障本身的损害,遣成恶性循环,引起SIPS和MODS的发生,两者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9.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高位胆管损伤的防治要点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高位胆管损伤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近期我院收治3例Lc并发高位胆管损伤患者,均为基层医院转入。本文就此3例患者的治疗经过并结合文献资料谈谈Lc时高位胆管损伤的防治要点。  相似文献   
10.
临床发现的原发性肝癌病人多处于中晚期 ,手术切除率低 ,复发率高。我院采用术中射频 (intra operativeradiofrequencyablation ,IRFA)并联合肝动脉、门静脉置管双灌注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 2 2例 ,近期效果较好。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 :本组男 18例 ,女 4例 ,年龄 36~68岁。均为巨块型或多结节型原发肝癌 ,结节限于右叶 14例 ,左叶 3例 ,左右均有 5例。术前肝功能ChildA级 13例 ,B级 7例 ,C级 2例。2 .治疗方法 :开腹探查肝脏肿瘤情况 ,对可以切除的肿块先予以切除 ,无法切除或切除后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