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3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38篇
儿科学   7篇
妇产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51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326篇
内科学   48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22篇
外科学   23篇
综合类   237篇
预防医学   141篇
眼科学   41篇
药学   111篇
  3篇
中国医学   61篇
肿瘤学   1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95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80篇
  2008年   78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血管迷走性晕厥是由多种因素刺激,以心动过缓和周围血管舒张为特征,脑血流灌注不足的一过性自限性发作性晕厥。焦虑、抑郁在血管迷走性晕厥的发病、治疗及预后中扮演重要角色。通过综述近年文献,对二者关系进行概括。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团队支持训练对直肠癌造口患者出院后的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01/2013-12台州市路桥中医院收治的210例直肠癌造口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105)和对照组(n=105).对照组出院后给予常规的电话随访及健康指导,观察组患者出院后参加1次/wk的团队支持训练(至少持续8 wk),然后每周进行电话随访.比较6 wk后患者的遵医行为、造口患者生活质量问卷(city of hope-quality of life-ostomy questionnaire,C O H-Q O L-O Q)得分、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GSES)得分及康复效果.结果:观察组在正确护理造口、及时更换和清洗造口袋、每日进行规律排便的训练、保持乐观心态、积极融入社会、规律清淡饮食、适当户外康复运动、主动咨询、定期复诊等各个行为上的遵医比例均显著优于对照组(93.3%vs 77.1%,95.2%vs 81.0%,85.7%vs 65.7%,94.3%vs 79.0%,91.4%vs73.3%,89.5%v s 75.2%,87.6%v s 71.4%,90.5%vs 67.6%,88.6%vs 69.5%,P0.01).观察组COH-QOL-OQ量表的生理、心理、社会、精神等4个维度得分及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7.15±3.01 vs 6.12±2.56,6.55±2.95 vs 5.49±2.62,6.20±3.14 vs 5.02±2.95,6.87±3.08 vs 5.76±2.71,6.65±3.17vs 5.52±2.91,P0.01).观察组GSES总分、高等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2.91±0.81 vs2.55±0.86,61.9%v s 41.9%,P0.01).观察组在造口感染、造口狭窄、造口旁疝、造口损伤、造口脱垂等造口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3.81%vs 16.19%,6.67%vs 25.71%,2.86%vs 15.24%,0.01%v s 13.33%,P0.01).观察组在相对固定时间内排便、排便前有便意、大便成形等排便状况的比例上均显著优于对照组(81.9%vs 61.0%,87.8%vs 62.9%,82.9%vs 61.0%,P0.01).结论:团队支持训练可以明显地提高直肠癌造口患者的自护能力以及自我效能,改善其生活质量,康复效果较为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金银花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子生物学(molecular biology)是从分子水平阐明生命现象和本质的科学,其发展为传统生药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生物技术和方法。金银花作为常用大宗药材之一,国内外学者在深入研究传统方法的基础上,采用分子生物学手段对其展开真伪鉴别、品质评价和控制等方面的相关研究,并取得了一定成果。该文主要综述了近年来分子生物学技术方法在金银花鉴别、有效成分生物合成的分子机制以及胁迫条件下次生代谢产物积累的分子机制研究,并针对基于杂交技术的标记(RFLP)、基于PCR的分子标记(RAPD,AFLP,SSR,ISSR)和基于DNA序列分析的SNP及DNA条形码对金银花的多样性识别、诊断、鉴定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总结,同时提出可以采用多组学技术,构建系统生物学技术和平台,建立次生代谢产物生物合成的相关模型,从而更好地研究金银花活性成分生物合成的分子机制以及药用植物在环境胁迫下的相关代谢产物的合成和积累等生命活动规律并进行调控,为进一步推动金银花现代化及其他中药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支撑与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TRA)和转换酶抑制剂(ACEI)对慢性肾衰(CRF)高血压患者血浆心钠素(ANF)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的影响。方法受试者口服氯沙坦(Los组)或福辛普利(Fos组)连续12周,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第4、8及12周测定坐位舒张压(SiDBP)、血清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ANF、血管紧张素Ⅰ(AⅠ)和血管紧张素Ⅱ(AⅡ)。用SPSS7.0软件作统计分析。结果经12周治疗,两组患者SiDBP均降至目标值。Fos组与治疗前比较,AⅡ下降,ANF和Scr升高(P<0.01)。Los组AⅡ明显升高(P<0.01),ANF在短暂升高后降至治疗前水平,Scr无变化。结论ACEI可能对CRF高血压患者肾内灌注压有影响,ANF动态改变可作为肾内灌注压变化的指标之一。ATRA对肾内灌注压影响小于ACEI。  相似文献   
5.
心理护理在分娩过程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社会因素变化,分娩过程和分娩方式被人更加重视,孕妇在分娩过程中产生心理问题随之增加,为研究心理问题对分娩过程所产生的影响,对于2001年1月至2002年10月间正常初孕产妇进行分组对照研究,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正> 我科于1983~1985年对泪道阻塞所致的流泪病人曾用泪道扩张术及泪道穿线术等治疗,收到一定的疗效。但对泪道阻塞较广泛者,愈后仍不理想,故又进一步用硬膜外麻醉塑料管置入泪道治疗泪道阻塞,此管为具有弹性硬韧的塑料管,直径0.8~1.2mm,管壁光滑可直接置于泪道内。术后形成通道较为宽敞,不易阻塞,我们认为效果满意。本治疗方法简便,术后无须特殊护理,故住院或门诊治疗均可。除急性泪囊炎及严重鼻病者禁用外,凡由泪道阻塞所致的流泪均可采用本术式治疗。手术方法简单,一般眼科医生  相似文献   
7.
消毒控制外科切口感染的研究张瑞雪,林广礼,高勇外科切口感染是耗资最多的医院感染,它不仅增高医疗费支出,也增加了医院工作量,并给病人带来痛苦,甚至死亡。为了准确了解我省地市州级综合性医院外科切口感染与医院消毒质量的基本情况,进而在消毒措施上实行定位投资...  相似文献   
8.
技术服务水平是一种信用,优质服务也是一种信用。竞争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信于民患者人院时、住院期间、出院时的全过程的监督体系,确保无"红包"医院的承诺落到实处。医患共建行风优良的行风需要医患双方共同来维护,我院组织全院职工参加"做无'红包'医院、争创行风建设先进单位"签名活动,并与医院签订了《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炎琥宁针剂与α-细辛脑联合治疗急性毛细支气管炎疗效。方法将59例急性毛细支气管炎按入院顺序随机单盲法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对照组27例,治疗组给予炎琥宁冻干粉针剂5~8mg/kg.d与α-细辛脑0.5mg/kg.次,每天2次静脉滴注联合应用;对照组给予病毒唑针10mg/kg.d静脉滴注与氨茶碱针4mg/kg.d,每天2次静脉滴注联合治疗。结果治疗组咳嗽,喘憋,湿音消失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1);治愈率亦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炎琥宁针与α-细辛脑联合治疗急性毛细支气管炎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疼痛病房的运作管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杨蓉  陈静  郭媛  石弘 《现代护理》2006,12(8):765-766
研究疼痛的两位国际权威人士Melzack和Wall说过,疼痛是医学和生物学中最富有挑战性的问题之一.它不仅是一种复杂的主观感觉,而且伴有一系列生理变化及心理行为的反应,长期以来始终困惑着医患双方,调查结果表明,在美国有半数以上中至重度慢性疼痛的病人,一直没有采取充分的镇痛方法,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相当一部分的疼痛病人得不到明确的诊断、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如何对疼痛病人进行规范而有效的治疗和护理,这也成为人们研究和探索的重要课题.近几十年来,疼痛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并逐步形成疼痛诊疗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