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5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1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应用~(86)Rb测定PQS对小鼠心肌营养性血流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我们的前期工作表明西洋参茎叶皂甙(PQS)对家兔实验性心肌梗塞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在麻醉开胸犬,用电磁流量计测定冠脉流量,PQS(50mg/kg,iv)可明显增加冠脉流量。本文应用Rb测定PQS对小鼠心肌营养性血流量的影响。以探讨PQS对缺血心肌保护作用的机理。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微视血流成像(MFI)结合自定义评分法在慢性肾功能不全肾血流灌注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总医院超声科收治的147例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男92例,女55例,年龄(52.93±14.07)岁,年龄范围为42~76岁。147例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为病例组,另选取同...  相似文献   
3.
<正> 3.生物利用度:按其广义的概念是指药物进入体循环的相对份量和速度,是吸收程度和速度的总称。然而,通常仅单指吸收的相对份量,亦称吸收分数(F)。对于在某些急性病症(如疼痛或失眠等)中采用单剂就能生效的药物,吸收速度是至关重要的。若吸收太慢,即使最终完全吸收,往往由于所述血药浓度低不能产生适当的药效。而对于那些需多次反复给药方见  相似文献   
4.
用维脑路通对大鼠进行急性期脑出血的治疗研究,结果表明,维脑路通对动物的肢瘫治愈率达100%,动物死亡率为5%。该药能扩张血管,促进血肿吸收,使血小板功能恢复正常。用维脑路通治疗急性期脑出血效果可靠。  相似文献   
5.
采用等幅中频正弦电流与高频电流治疗炎性包块各40例,结果等幅中频正弦电流组痊愈显效率为97.5%,显著优于高频电流组(77.5%,P〈0.01)。并对其机理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不同穴位理疗法治疗支气管炎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穴位理疗法治疗支气管炎疗效比较张清兰1990年7月以来,采用多种物理因子作用于穴位治疗支气管炎,报告如下。1病例与方法1.1病例:支气管炎270例中男149例,女121例;年龄3~78岁。病程2~56年。经X线检查确诊为慢性支气管炎146例,支气...  相似文献   
7.
西洋参茎叶皂甙(75mg/kg,梗塞后静注)对家兔实验性心肌梗塞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减轻胸前多导联心电图的缺血性变化,缩小心肌梗塞面积。结果还表明西洋参茎叶皂甙可抑制梗塞后高凝状态的发展,并可减少梗塞后24h的血清及梗塞区心肌中的过氧化脂质含量,这些可能是西洋参茎叶皂甙抗实验性心肌梗塞作用的部分机理。  相似文献   
8.
乳腺癌根治术后观察引流量的意义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对192例乳腺癌根治术后病人采用负压为267kPa吸引引流,通过观察引流量,了解有活动性出血的引流量变化情况,为预防活动性出血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 颈部血管彩超对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缺血性脑血管病进行评价并讨论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前循环脑梗死病例和对照病例,记录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颅外段内中膜厚度,确定有无粥样硬化斑块、斑块回声,颈动脉狭窄情况.结果 前循环脑梗死病例和对照病例比较,颈总动脉及颈内动脉内中膜增厚发生率、斑块出现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不稳定斑块是脑梗引起严重神经功能损害的危险因素;斑块好发于颈动脉分叉及颈内动脉起始部,且易出现于双侧颈动脉及脑部病灶同侧的颈动脉.颈动脉粥样硬化至颈动脉狭窄在缺血性脑卒中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0.
原发性周围性面瘫采用微波十电波组的治愈率为84.2%,超短波组为60.0%,微波组为55%,电针组为54.7%。治愈率中.病程<15d者占67.6%,≥15d者仅占27.1%。说明早期采用综合理疗法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