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预防医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3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脑电信号采集与处理系统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系统利用计算处理技术,实现16导脑电信号的实时采集显示,并利用脑电地形图技术对采集的脑电信号进行二次处理,以达到对及部疾病的辅助诊断的目的,同时,对脑电信号的脑地形图信号进行计算机分类管理,以便与PACS系统接口。  相似文献   
2.
目的:改善军队卫生装备作业舱室人-机-环境,提高作业人员工作效率,提升军队卫生装备技术水平.方法:梳理军队卫生装备学和人机工效学基本概念,结合系列装甲救护车的研制实践,进行人机工效学研究.结果:提出了军队卫生装备研发过程中应注意的人机工效学问题.结论:将提出的人机工效学问题实际运用到装备研制过程中,作业人员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3.
探索提升无人机在未来灾害救援中对伤病员的早期救治效率,确保伤病员快速后送,最大限度减少人员死亡和伤残损失。本文阐述无人机伤病员后送的原则及方法,分析无人机后送的救护特点,归纳和总结了无人机伤病员后送早期干预的关键问题和救治分级的技术难点,使无人机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将伤病员快速后送至专业救治机构,提升灾害救援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通过构建地震灾害救援过程中现场急救力量的需求决策模型,旨在实现灾害救援工作中医疗资源优化的决策,从而为救援预案快速形成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与整理地震案例中的毁伤信息,建立多层感知器(multi-layer perceptron, MLP)神经网络算法的地震灾害伤亡预测模型,再利用多服务台排队论完成现场急救力量的需求决策论证;实现“信息-伤亡-决策(information-casualties-decision, ICD)”的分布式建模过程。结果 信息获取方面,共纳入72项震例数据,以里氏震级、预报情况、震中烈度等8个毁伤信息作为ICD建模的信息基础;伤亡数量方面,建立的预测模型拟合优度为r=0.840(受伤人数)和r=0.990(死亡人数);需求决策方面,动态规划了院前急救、检伤分类和紧急手术等8个急救模块在灾害救援初期(第1个月)的量化部署需求。结论 基于ICD模式构建的需求决策模型,实现了灾害毁伤信息向现场急救资源的需求转化过程,为地震灾害救援预案的高效制定提供了创新性的方法学思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