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8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紫杉醇静脉给药联合腹壁下动脉插管动脉灌注顺铂、5-氟尿嘧啶,治疗中晚期宫颈癌患者58例的疗效.方法:采用F5输尿管导管,经腹壁下动脉插至腹主动脉下段,每日经导管推注DDP2mg、5-Fu500mg,连续6~7天;第1天静脉滴注紫杉醇175mg/m2.结果:2个疗程结束后,完全缓解5例,部分缓解50例,无效3例.结论:紫杉醇静脉滴注联合顺铂、5-氟尿嘧啶动脉灌注,对中晚期宫颈癌的治疗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在急性和亚急性咳嗽的疾病中,感染后咳嗽十分常见。在治疗过程中常存在不合理使用抗生素问题,这给社会造成了大量的医疗资源浪费。为探索更加有效治疗感染后咳嗽的方案,我们对复方甲氧那明联合匹多莫德治疗感染后咳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作了探讨,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可行性及其价值。方法:对比分析168例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与150例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住院时间、手术和术后恢复情况。结果: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组术中出血量少于经腹手术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经腹手术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创伤小、痛苦小、恢复快且有关容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临床资料患者女,33岁,因"反复咯血6年,复发6 d"于2009年2月23日至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呼吸科就诊.患者6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咯血,色鲜红,量少,当地医院拟诊"支气管扩张",经抗感染治疗1周后好转.此后症状反复出现,约2~3年咯血1次,量少,均可经抗感染治疗好转.发作间期无明显咳嗽、咳痰.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莫西沙星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AECOPD)的疗效、副作用和具体用药方法。方法 收集住院的AECOPD患者113例,随机分成两组,分别以莫西沙星和左氧氟沙星(对照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疗效、细菌清除率及对预后指标(FEV1、呼吸困难、6min步行距离)的改善率及药物副作用;同时将莫西沙星治疗组随机分为持续静脉滴注组和静滴加口服序贯治疗组,比较两组治疗后的疗效、细菌清除率及对预后指标(FEV1、呼吸困难、6min步行距离)的改善率。结果 莫西沙星治疗组的临床有效率(77.78%)、细菌清除率(81.48%)及对三项预后指标的改善率(82.54%、73.02%、69.84%)均高于左氧氟沙星组,而药物副作用发生率两组相当。莫西沙星持续治疗组与序贯治疗组比较,临床有效率、细菌清除率及对三项预后指标的改善率均无明显差异。结论 莫西沙星用于治疗AECOPD优于左氧氟沙星,且持续静滴给药治疗AECOPD与序贯给药比较无优势,从经济学角度,应推荐序贯给药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紫杉醇静脉给药联合腹壁下动脉插管动脉灌注顺铂、5-氟尿嘧啶,治疗中晚期宫颈癌患者58例的疗效。方法:采用F5输尿管导管,经腹壁下动脉插至腹主动脉下段,每日经导管推注DDP20mg、5-Fu 500mg,连续6-7天;第1天静脉滴注紫杉醇175mg/m^2。结果:2个疗程结束后,完全缓解5例,部分缓解.50例,无效3例。结论:紫杉醇静脉滴注联合顺铂、5-氟尿嘧啶动脉灌注,对中晚期宫颈癌的治疗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正> 临床上老年再发性心肌梗塞比较常见。我院从1990年—1994年收治老年心肌梗塞患者40例,其中再发性心肌梗塞111例,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典型病历:例1:女,75岁,1992年5月18日,自觉胸闷,胸憋,烦躁不安,查心电图,结果正常,给予一般处理。5月20日,患者胸闷,胸憋加重,并伴胃部不适,左壁、后背困乏及心前区疼痛,持续2个多小时不缓解。急  相似文献   
8.
胰岛素溶液治疗不愈创面始于1966年.笔者应用胰岛素原液治疗乳突根治术后术腔创面久治不愈的患者,效果肯定,现介绍如下.患者李×,男,37岁。右耳间断流脓33年,于1989年12月在某医院诊断为胆脂瘤型中耳炎,行乳突根治术,术中未植皮。术后常规治疗半年,上皮生长不良,反复感染,曾用庆大霉素、氯霉素、红霉素等抗菌素局部应用及多次大面积刮除创面肉芽组织均不见效果.1990年7月5日来我院就诊,检查见术腔大面积肉芽组织生长(图1),渗出较多.化验空腹血糖6.7mmol/L,尿糖阴性。其它检查正常。次日刮除病变组织后,用3%双氧水彻底清洗术腔,创面敷以普通胰岛素注射原液纱条,再以凡士林油纱条填塞压迫,每天换药1~2次。换药2日后即见有上皮生长趋势,半月后术腔上皮生长显  相似文献   
9.
目的 应用体外培养人肺泡巨噬细胞(AM),观察重组金黄色葡萄球菌杀白细胞毒素(rPVL)对AM的CD14白细胞介素(IL)-10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 从患者BALF中分离纯化AM,根据作用时间及rPVL浓度不同分为T0N0组[T为时间(h),N为毒素浓度(nmol/L)]、T6N0组、T6N10组、T6N100组、T24N0组、T24N10组、T24N100组共7组.半定量逆转录PCR法测定AM的CD14mRNA水平,双抗夹心ELISA法测定AM培养液上清IL-10及TNF-α浓度.结果 rPVL作用后AM的CD14mRNA下降,降低幅度随时间延长和毒素浓度升高而增加.3组空白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708,P>0.05).T6N10、T6N100组均较T6 N0组低(t=4.132、6.818,均P<0.001);T6N10、T24N100组均较T24N0组低(t=7.401、11.415,均P<0.001),表明毒素作用后CD14表达量降低.T24N10组低于T6N10组、T24N100组低于T6N100组(t=4.692、6.019,均P<0.001),表明毒素作用后CD14mRNA随时间延长而降低.T6N100组低于T6N10组、T24N100组低于T24N10组(t=2.686、4.014,均P<0.05),表明CD14mRNA随毒素浓度升高而降低.IL-10浓度T24N10、T24N100组均高于T24N0组(t=4.036、3.941,均P<0.01),表明IL-10的释放随毒素浓度增加和作用时间延长而增加.TNF-α浓度T24N10组低于T24N0组,而T24N100组高于T24N0组(t=2.824、8.468,均P<0.01),表明低浓度毒素可抑制TNF-α释放而高浓度毒素诱导其大量释放.结论 rPVL致AM的CD14表达下降并致AM促炎和抗炎因子表达异常,可致AM功能缺陷引起宿主免疫抑制,不利于炎性细胞对病原菌的清除,可能是杀白细胞毒素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尤其是重症坏死性肺炎病死率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
郭梅  张文先 《现代保健》2011,(16):60-61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联合中药治疗输卵管保守手术后发生持续性异位妊娠(PEP)的效果.方法 选择2003年1月~2011年1月在笔者所在医院住院,要求保留生育功能,且具有保守手术指征的异位妊娠患者,行保守手术治疗后的持续性异位妊娠患者共23例予以米非司酮联合中药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 米非司酮联合联合中药方剂治疗持续性异位妊娠患者均治疗成功,无一例再行手术治疗.结论 米非司酮联合中药治疗异位妊娠患者保守手术后的持续性异位妊娠效果好,副作用小,无一例发生严重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