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5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9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38篇
内科学   4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29篇
综合类   41篇
预防医学   13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9篇
中国医学   15篇
肿瘤学   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6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小梁切除术在治疗青光眼中已成为普遍采用的一种手术,但术后滤过道粘连瘢痕化及阻塞一直是难以解决的问题,我们将羊膜应用于小梁切除术中,并且评价羊膜在小梁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_2)对剖宫产产后出血(PPH)患者早期启动红细胞输注的临床价值。方法:纳入前置胎盘剖宫产PPH患者4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20例。两组患者均按剖宫产术常规进行术前准备,分别记录患者术前(T0)及估计出血量达500 ml(T1)、800 ml(T2)、1000 ml(T3)、1200 ml(T4)以及临床评估出血停止后2小时(T5)、4小时(T6)、8小时(T7)、24小时(T8)各时间点生命体征、血红蛋白(Hb)、ScvO_2。对照组根据患者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变化估算失血量情况,或查血常规示Hb70 g/L时开始启动红细胞输注。研究组在监测以上指标基础上,以ScvO_270%时开始启动红细胞输注。比较两组患者开始启动红细胞输注时出血量、累计出血量、累计补液量、累计红细胞输注量以及两组患者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发生率与死亡率。结果:两组患者各时间点MAP、HR、ScvO_2、Hb比较,在T4~T6时间点,研究组ScvO_2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Hb在T4~T8时间点均高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时间点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开始启动红细胞输注时出血量比较,研究组为1115.00±124.71 ml,低于对照组为1250.00±107.61 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开始启动红细胞输注时MAP、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开始启动红细胞输注时ScvO_2比较,研究组(66.65±1.50)%高于对照组(63.15±3.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开始启动红细胞输注时Hb比较,研究组为81.35±2.74 g/L,高于对照组为68.50±1.10 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累计出血量与累计补液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累计输血量比较,研究组为4.30±0.62 U,少于对照组为5.50±0.67 U,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MODS、ARDS、DIC并发症,无患者死亡。结论:ScvO_2可以作为剖宫产PPH患者早期启动红细胞输注的敏感指标,能及时反映机体氧供与氧耗的平衡状态,并减少患者输血量,控制不合理输血。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腘窝坐骨神经阻滞术中合用盐酸氢吗啡酮对罗哌卡因镇痛时效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北京同仁医院拟行足踝手术病人68例,随机分为单纯罗哌卡因组(R组)及罗哌卡因联合盐酸氢吗啡酮组(RH)两组,各34例。所有患者全麻前给予超声引导下腘窝坐骨神经阻滞。R组局麻药为0.4%罗哌卡因30 ml神经周围注射;RH组在0.4%罗哌卡因中加入0.01 mg/kg盐酸氢吗啡酮共30 ml神经周围注射。观察阻滞后12 h、24 h及36 h病人VAS评分及镇痛持续时间。结果 RH组在给药后24 h VAS评分(1.2±0.5)明显低于R组(3.5±1.2),RH组镇痛持续时间(27.5±2.1 h)明显长于R组(22.3±1.8 h),差异均有显著性。两组术后镇痛相关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腘窝坐骨神经阻滞时,与单纯应用0.4%罗哌卡因相比,在0.4%罗哌卡因中加入盐酸氢吗啡酮可以明显延长镇痛持续时间,并减轻阻滞作用消退时病人的反跳性疼痛。  相似文献   
4.
张慧明  郭静  李志慧 《山东医药》2012,52(44):97-98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逐步提高,以及对审美要求的进一步提升,越来越多的的患者对外科手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求手术顺利成功,而且还对术后伤口是否影响美观极为关切。包皮手术作为一种整形手术,患者对术后伤口瘢痕大小同样关切。包皮环切器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伤口整齐、美观等  相似文献   
5.
双黄连注射液治疗上呼吸道感染120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双黄连注射液治疗上呼吸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10例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120例采用双黄连注射液治疗;对照组90例采用病毒唑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8%,对照组87.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黄连注射液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评价南昌市第一医院抗高血压药的应用情况及趋势,以供临床用药参考。方法对本院2009—2011年抗高血压药应用品种、用量、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药品限定日费用(DDC)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抗高血压用药整体呈现上升趋势,其中钙通道阻滞剂(CCB)、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最常用,其次是β受体拮抗剂与复方制剂。结论本院抗高血压药的应用发展趋势基本是以中价位的CCB、ACEI、ARB为主流,其次多用β受体拮抗剂及高价位的复方制剂,辅以低价位的利尿药为基础。符合目前抗高血压用药主流趋势。  相似文献   
7.
乳腺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病理特点与预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乳腺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点与预后.方法 对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1999-2008年23例乳腺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复习病史、治疗经过和随访资料.结果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11例,黏膜相关边缘带B细胞淋巴瘤伴大细胞转化5例,小淋巴细胞淋巴瘤5例,自然杀伤细胞(NK)/T细胞淋巴瘤1例,Burkitt淋巴瘤1例.肿物切除20例,乳腺改良根治手术3例.9例手术后化疗,6例手术后化疗和放疗,1例化疗缓解后造血干细胞移植.21例随访3~62个月,17例存活,4例死亡,2例失访.12例有复发和进展.结论 乳腺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最常见的组织学类型是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肿瘤切除术加放疗和(或)化疗是主要治疗方法 ,预后差,易于复发.  相似文献   
8.
脾脏原发性恶性淋巴瘤2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分析原发性脾脏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1月至2008年8月收治的29例脾脏原发性恶性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29例患者中,非霍奇金淋巴瘤27例,霍奇金淋巴瘤2例.根据Ahmann脾淋巴瘤临床分期,Ⅰ期6例,Ⅱ期4例,Ⅲ期19例.26例患者进行了脾脏切除术,2例因病变侵犯胰尾而行脾脏切除+胰体尾切除术,1例因侵犯胃行脾脏切除+部分胃切除术.术后19例患者接受了辅助性化学治疗,5例使用利妥昔单抗(美罗华).1例患者接受了区域淋巴结放射治疗.中位随访时间24个月(2~93个月),脾脏原发性恶性淋巴瘤1、3和5年的总生存率分别为:96%、83%和73%,1、3和5年的无瘤生存率分别为96%、51%和51%.结论 脾脏原发性恶性淋巴瘤是最常见的原发性脾脏恶性肿瘤,手术切除脾脏及其周围受累器官是重要的治疗方法,手术后应当辅以化疗、放疗、生物治疗等措施.  相似文献   
9.
纤维乳管镜技术临床应用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传统的乳腺乳管内疾病诊断方法为乳头溢液涂片细胞学检查、乳腺导管X线碘油造影、高频B超扫描等,诊断率低,不能直观反映病变情况,因而容易误诊或漏诊。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纤维乳管镜系统(fiberoptic ductoscopy system,FDS),以其对乳管病变观察的直接性以及诊断的高准确率很快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就乳管镜技术的发展过程、临床应用、存在的问题进行回顾与展望。  相似文献   
10.
张慧明  范忠林  马力  高建茹 《肿瘤防治研究》2007,34(12):952-954,964
 目的 探讨乳腺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S-CD105的表达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37例乳腺癌,10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及10位健康成年女性血清SICD105的浓度。结果 乳腺癌患者血清S-CD105浓度明显高于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及健康女性(P=0.021);手术前组血清S-CD105浓度明显高于术后30天组(P=0.000);术后3()天组血清SICD105浓度与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及健康女性之间无差异(P=0.311);进一步研究发现:肿瘤最大直径〉5cm、淋巴结转移≥4枚、临床TNM分期Ⅱ期以上以及肿瘤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强阳性的患者,血清S-CD105浓度均明显升高(P〈0.05);1例骨转移患者血清S-CD105浓度明显升高。结论 手术前乳腺癌患者血清S-CD105表达明显升高,且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以及肿瘤组织中VEGF表达水平明显相关,表明其具有评价预后的临床价值。1例术后骨转移患者血清S-CD105浓度显著升高,表明其可能具有监测复发和转移的临床价值,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