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1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2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从“性-效”关联角度,采用“转录组-基因调控网络”整合研究策略,系统评价白虎加桂枝汤君药石膏在全方“热者寒之”药效作用中的贡献度和贡献形式。方法 20只雄性Lewis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5只:正常组、佐剂诱导型关节炎(AIA)热证模型组、AIA热证+白虎加桂枝汤组(BHGZT,21.4 g·kg-1)、AIA热证+白虎加桂枝汤去石膏拆方组(BHGZT-GYP,10.7 g·kg-1)。利用热痹经典动物模型-AIA热证大鼠来源的转录组表达谱数据,通过“病证基因-药物效应靶标”相互作用网络挖掘,预测石膏在白虎加桂枝汤干预热痹的主要作用环节。基于AIA热证大鼠模型从受累关节情况、关节临床积分、肿胀度、关节表面温度、疼痛阈值、关节损伤等疾病严重指标和病证结合指标情况,以及体内“免疫-炎症”失衡调节层面进行整体验证,并基于体外3T3-L1前脂肪细胞开展体外成脂实验验证。结果 白虎加桂枝汤君药石膏在干预热痹中的主要作用环节是调节机体能量代谢的紊乱和矫正“免疫-炎症”的失衡。动物实验观察可见,白虎加桂枝汤及其去石膏拆方均可显著缓解AIA热证大鼠受累关节红肿、畸变和疼痛等症状(P<0.01),并抑制受累膝/踝关节损伤、滑膜炎症、骨破坏等病理改变(P<0.05),且全方作用明显优于去石膏拆方(P<0.05)。机制研究表明,白虎加桂枝汤及其去石膏拆方可显著抑制AIA热证大鼠的胸腺/脾脏损伤和内脏指数(P<0.05),并降低TLR4、TNF-α、IL-6、IL-1β及IL-18等炎症因子的表达(P<0.05)。体外3T3-L1前脂肪细胞实验表明,与去石膏拆方组相比,白虎加桂枝汤全方能够更加显著地抑制脂肪细胞成脂,且单纯石膏对脂滴含量的抑制作用显著增强,表明石膏在全方抑制成脂中的重要作用。结论 白虎加桂枝汤君药石膏在全方缓解热痹相关的能量代谢紊乱和矫正“免疫-炎症”失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与其寒药性及其清热泻火的作用特点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从“效应-靶标”互作关联视角探讨消肿止痛贴的功效机理。方法 基于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和PubMed数据库收集消肿止痛贴组方药材沙蒿子、水蔓菁、薄荷脑中所含的化学成分信息,利用中医药百科全书(ETCM 2.0,http://www.tcmip.cn/ETCM2/front/#/)收集其透皮吸收特性,筛选Golden Triangle为Accepted的成分预测候选靶标谱预测。利用中医药整合药理学研究平台(TCMIP v2.0),依据化合物结构相似性原理,预测其候选靶标谱。同时,利用SoFDA数据平台收集消肿止痛贴功效相关的症状与其相关基因信息。进一步,利用上述方药候选靶标与其功效相关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信息,构建消肿止痛贴的“效应-靶标”互作关联网络,通过计算网络节点拓扑特征值,筛选网络核心靶标,并开展功能挖掘,阐释消肿止痛贴的功效机制。结果 基于ETCM 2.0及TCMIP v2.0数据库共得到165个方药候选靶标,基于SoFDA数据库收集到清热、消肿、止痛功效相关症状及其1 744个相关基因。网络构建与分析发现,消肿止痛贴的核心效应靶标主要参与调节机体的“免疫-炎症”平衡、维持物质与能量代谢稳态、血液循环和神经系统功能,与该方清热、消肿、止痛功效紧密关联。其中,消肿止痛贴-清热功效组具有清热解毒、抗菌消炎之功,其核心效应靶标群的生物学功能与矫正病原体诱导机体“免疫-炎症”失衡有关;消肿止痛贴-消肿功效组具有利水消肿、软坚散结之功,其核心效应靶标群的生物学功能与改善微循环障碍有关;消肿止痛贴-止痛功效组具有化瘀解滞、活血止痛之功,其核心效应靶标群与纠正神经系统和物质及能量代谢紊乱有关。结论 消肿止痛贴清热、消肿和止痛的功效可能与其作用于相关候选靶标,从而矫正“神经-免疫-血管轴”失衡,调节神经元兴奋性和炎症反应,干预物质和能量代谢密切相关。相关研究结果为明确消肿止痛贴的优势疗效环节和辅助其临床精准定位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纳米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纳米药物栽体在近年研究已取得飞跃的发展。该文从药物代谢动力学的角度综述了蚋米药物的吸收、分布和转化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检测复方一枝蒿颗粒剂的体外抗菌作用。方法采用MH(Mueller-Hamilton)肉汤和MH营养琼脂平板倍比稀释培养法。结果复方一枝蒿颗粒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为1∶16,最小杀菌浓度(MBC)为1∶8;肺炎链球菌的MIC为1∶16,MBC为1∶8;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的MIC为1∶8,MBC为1∶4;大肠埃希菌的MIC≤1∶2MBC≤1∶2。结论复方一枝蒿颗粒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和肺炎链球菌有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TOPSIS法的改进与比较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综合评价方法又称为多变量综合评价方法、多指标综合评估技术。综合评价不同于多个指标分析的简单相加,而是在掌握有关历史资料的基础上,将各种有关因素的信息集中,依据其内在联系进行适当加工提炼,用数理统计方法或生物数学方法制订出恰当的评价模型,以谋求对评价对象的类别或优劣等级进行较为客观的判断。  相似文献   
6.
青蒿琥酯具有干预脑胶质瘤的潜能,但其药理作用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首先基于U87和U251两种人源脑胶质瘤细胞,探究青蒿琥酯对细胞活性、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发现青蒿琥酯对U87细胞活性和增殖能力的抑制作用强于对U251细胞; Hoechst和TUNEL细胞凋亡染色实验也发现,青蒿琥酯可以显著促进U87细胞的凋亡(P <0.05),而仅大剂量的青蒿琥酯可促进U251细胞的凋亡(P <0.01)。接着,利用青蒿琥酯处理前后的U87和U251细胞裂解液,通过转录组测序检测和差异数据分析,分别获得青蒿琥酯敏感性和非敏感性细胞株的差异基因集以及青蒿琥酯效应相关基因集,旨在挖掘青蒿琥酯对两类细胞敏感性不一的分子机制。通过构建上述各对比组差异基因互作网络和计算网络拓扑特征值,筛选药效相关的关键网络靶标;生物功能富集分析结果表明,上述关键网络靶标显著富集于多条与脑胶质瘤病理环节相关的信号通路,其中,与细胞凋亡相关的转录激活因子4 (ATF4)-DNA损伤诱导转录因子3 (DDIT3)-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1 (PARP1)信号轴的富集显著性最高。分子对接结果也表明,青蒿琥酯与ATF4和DDI...  相似文献   
7.
目的 基于真实世界数据探讨恒古骨伤愈合剂联合非甾体抗炎药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从2020年5月至2021年12月采用注册登记研方法收集了1 002例未行膝关节置换术的膝骨关节炎患者,最终纳入952例,其中口服恒古骨伤愈合剂联合口服非甾体抗炎药的病例共133例并设为观察组,单独口服非甾体抗炎药病例共73例设为对照组,将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评分(WOMAC评分)等项目进行统计学分析。访视点为登记注册时、登记注册后第4周、8周。为了进一步阐释恒古骨伤愈合剂联合非甾体抗炎药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并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检索骨伤交叉数据库、TCMSP等数据库,获取恒古骨伤愈合剂的有效成分、非甾体抗炎药与膝骨关节炎的相关基因集,将相关基因集进行Venn分析,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图,再筛选出关键核心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结果 观察组第4周VAS评分平均下降(-2.79±1.206)分,优于对照组[(-2.73±1.575)分,P<0.05],观察组第8周VAS评分平均下降(-3.97±1.308)分,优于对照组[(-3.89±1.822)分,P<0.05],观察组第8周WOMAC总评分平均下降(-52.07±21.677)分,显著优于对照组[(-46.75±25.368)分,P<0.05],观察组第8周WOMAC(疼痛)评分平均下降(-10.99±4.229)分,优于对照组[(-10.03±5.535)分,P<0.05],观察组第4周WOMAC(僵硬)评分平均下降(-1.49±2.901)分,优于对照组[(-0.92±1.998)分,P<0.05],观察组第8周WOMAC(僵硬)评分平均下降(-1.90±3.200)分,优于对照组[(-1.26±2.230)分,P<0.05],观察组第8周WOMAC(关节功能)评分平均下降(-39.17±16.562)分,明显优于对照组[(-35.47±20.098)分,P<0.05]。网络药理学分析结果,恒古骨伤愈合剂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核心网络靶点是经过信号传导转录激活因子3(STAT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肿瘤坏死因子(TNF)等信号通路的调节进而调控细胞信号传导、血管生成、软骨细胞的增殖与迁移、炎性细胞从而来抑制炎性反应,减少损害,延缓疾病的进一步发展。结论 恒古骨伤愈合剂联合非甾体抗炎药治疗膝骨关节炎后4周、8周的疗程后,其缓解疼痛、关节僵硬、改善关节功能的疗效均优于单独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在网络药理学中恒古骨伤愈合剂治疗膝骨关节类通过参与调节炎性因子、代谢反应相关生物过程、调控软骨细胞的增值与凋亡等,从而产生抗炎阵痛、改善关节活动度、关节僵硬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制川乌与川贝、浙贝反药配伍组合不同配比和剂量变化对小鼠镇痛、祛痰、镇咳作用的影响。方法: 采用均匀设计法,按2因素7水平以小鼠醋酸致扭体次数、气管酚红分泌量、咳嗽次数为指标,分别观察制川乌与川贝、制川乌与浙贝2种合煎液口服给药后对小鼠镇痛、祛痰、镇咳作用的影响,并选取有显著意义的配比和剂量进行验证。结果: 对扭体次数的影响:合煎液能降低小鼠扭体次数;经回归分析可知,制川乌与川贝存在协同作用,且1:1时协同作用最小,总剂量大于5 g·kg-1时,1:1合煎液对扭体次数的降低作用最小。对气管酚红分泌量的影响:合煎液能增加小鼠气管酚红分泌量;经回归分析可知,制川乌与川贝存在拮抗作用,且1:1时拮抗作用最大,当总剂量小于10 g·kg-1且川贝:制川乌等于5:1时,合煎液对气管酚红分泌量的升高作用接近最小。对咳嗽次数的影响:合煎液降低小鼠咳嗽次数;经回归分析可知,制川乌与川贝存在拮抗作用,且当1:5<制川乌:川贝<10:1时拮抗作用最强,制川乌与浙贝未见交互作用,浙贝降低咳嗽次数,制川乌对其无效应。结论: 制川乌与川贝配伍能增强制川乌的镇痛作用并降低川贝的祛痰镇咳作用,其作用强度随配比和剂量的不同而改变;制川乌与浙贝配伍对浙贝的镇咳作用无影响。本研究为十八反中乌头与贝母反药组合作用的深入研究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9.
以中医药大数据为驱动,模型构建和生物信息技术为手段,该课题组开发一个网络版的中药整合药理学数据和计算平台。本平台以中医药大数据(中药方剂数据库、中药材数据库、中药成分数据库、疾病症状靶标数据库)为支撑,以人工智能、数据挖掘、网络科学等为手段,构建满足个体需求的自助式服务平台。通过建立"中药方剂-化学成分-作用靶标-疾病靶标"多维度关联的有效工具,能够有效揭示中药药效物质基础及其分子机制。中药整合药理学数据和计算平台在中药质量评价、中药临床重定位、中医原创思维揭示、方剂配伍的分子机制、中药新药研发等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整合异构信息网络挖掘与实验验证,阐释恒古骨伤愈合剂“异病同治”骨折、股骨头坏死、骨性关节炎和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作用机制。方法 依托疾病相关数据库和转录组表达谱数据集,以及中医药百科全书数据库,通过生物信息学数据整合与分析,获得4种目标疾病相关基因集和恒古骨伤愈合剂候选靶标谱,进而构建“疾病-证候-方药-靶点-通路-效应”异构信息网络,整合功能富集分析,筛选恒古骨伤愈合剂干预4种骨伤疾病失衡网络的核心靶标,及其参与的生物学通路和对应的临床症状,并加以动物实验验证。结果 异构信息网络挖掘表明,恒古骨伤愈合剂矫正骨折、股骨头坏死、骨性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症失衡网络的共性机制是,通过调控相关核心候选靶标如蛋白激酶B(Akt1)、连环蛋白β1(CTNNB1)、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热休克蛋白90-α(HSP90AA1)、磷脂酰肌醇3-激酶催化亚基α亚型(PI3KCA)等,及相关生物学通路如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Janus激酶/信号换能器和转录激活剂(JAK/STAT)、肿瘤坏死因子(TNF)、核转录因子-κB(NF-κB)、Toll样受体等,发挥其调节细胞功能与活性、抑制炎症反应、减少骨质破坏、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的药理作用;在个性机制方面,恒古骨伤愈合剂可通过调节疾病靶位的血液循环而改善骨折断端血供;通过调控激素相关通路而维持骨代谢平衡,促进骨折愈合;通过靶向调控脂质相关通路纠正脂代谢紊乱,加速骨形成和骨修复,延缓股骨头坏死的病情进展;通过作用于神经功能调节通路减轻骨性关节炎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病变局部的痛觉刺激,缓解患者疼痛的症状。进一步发现,PI3K/Akt信号通路是该方干预4种疾病关键网络靶标最显著富集的通路,且该方候选靶标与骨折相关基因的网络关联性最强,故选择骨折作为目标疾病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可通过抑制PI3K/Akt信号轴的活化而发挥其加速骨形成、促进骨折愈合的作用。结论 恒古骨伤愈合剂“异病同治”4种骨伤疾病的主要机制涉及细胞功能调节和免疫炎症相关信号通路,其中,PI3K/Akt信号轴可能是该方促进骨再生、骨重建,维持骨代谢平衡的关键作用通路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