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 提高涂阳肺结核患者的发现率和治愈率及DOTS策略的实施质量。方法 强化项目管理,提高项目实施质量,开展大量的培训、督导、健康宣教等活动,通过患者发现、免费治疗、DOTS管理,对全州结核病防治规划的落实起到了积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结果 2003年4月-2005年3月底,全州该项目共发现756例涂阳肺结核患者,其中初治涂阳患者623例,复活涂阳患者133例,完成计划数的102.7%;涂阳新登记率为35/10万;发现的新发涂阳患者平均治愈率达到98%,复治涂阳患者平均治愈率达95%。结论 经过全州的共同努力,项目的各项指标均达到计划水平,项目实施进展顺利。在全球基金项目的大力支持下,各项目单位结核病控制工作开展顺利。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甘南州藏族中小学生乙肝表面抗原(HBsAg)携带情况及主要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在2个县抽取6所中小学校,先采用乙肝知识问卷式调查,再采耳垂血,进行HBsAg携带快速测定,最后对被筛选出的HBsAg阳性者进行复查及三系统和肝功能检验。结果抽样的2所中学、4所小学共抽样6~18岁中小学生1 995名,调查及HBsAg测试1 844名,受试率92.43%,发现HBsAg阳性280名,阳性率15.18%,高峰出现在10岁及14岁2个年龄组。阳性率男女比为1.92∶1,χ2=10.65,P<0.05。学生乙肝知识知晓率低,为5.56%,乙肝疫苗接种率为1.25%,共用餐具达到81.56%,家庭追踪调查中49.06%的表抗阳性学生家庭中至少有1个以上HBsAg携带者,父亲和母亲一方HBsAg携带者占88.46%。结论藏族是HBsAg携带的高发人群,母婴垂直传播及密切接触是造成藏族中小学生乙肝传播的两大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藏族牧区寄宿制学校学生及家庭成员乙肝健康教育现状.为开展广泛的健康教育提供对策。方法采用统一问卷对学生和家庭成员进行调查。结果藏族牧区寄宿制学校学生和家庭成员的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分别为1.5%和7.4%;学生乙肝知识、乙肝传播途径和乙肝预防措施的知晓率分别为41.7%、32.8%和84.0%;学生共用牙具、洗漱用具、餐具的比例分别为2.7%、56.5%和88.3%;家庭成员共用牙刷、洗漱用品、餐具的比例分别为44.8%、96.2%和98.0%。结论藏族牧区乙肝疫苗接种率低,不良的卫生习惯及行为方式及乙肝知识知晓率低,形成了学生一家庭一社会的乙肝传播链。因此加强该地区乙肝防治工作是非常迫切而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甘南州藏族牧区寄宿制学校中、小学生及其家庭成员乙肝感染情况,为藏族牧民防治乙肝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乙型肝炎病毒抗原胶体全测试条对学生及其家庭成员进行HBsAg携带者抽样筛查,查出HBsAg阳性的228名学生用ELISA法进行乙肝三系统和肝功能实验室检查.结果 藏族中、小学生的HBsAg暑阳性率为15.3%,快速检测试纸初筛与ELISA法检测符合率为98.2%.中、小学生HBsAg携带高峰年龄为12~15岁,男女性别比约2:1;53.8%的阳性学生家庭中至少有一名HBsAg阳性成员(除学生外),家庭成员阳性率为31.0%.阳性家庭成员中,父亲单方阳性率为40.3%,母亲单方阳性率为35.1%,兄妹等其他亲属阳性率为24.7%.结论 藏族牧区学生HBsAg携带率高于全国、全省及甘南州平均水平,藏族牧区为乙肝高地方性流行区.HBsAg携带者具有明显的家庭聚集性,主要传播方式为母婴及日常生活接触传播.  相似文献   
5.
青少年是结核病防治工作的重点人群,学生健康体检中的胸透检查之目的就是为了早期发现结核病人,但单纯胸透发现肺结核病检出率仅为O.肠%,而采用PPD试验发现肺结核病检出率为1.86%,是单纯胸透的31倍。为此,我们在1995年10月采用PPD试验替代陶透,对甘南藏族自治州政府所在地合作镇的8所中小学校的学生进行健康检查,取得显著效果。1对象与方法1.1对小学5所、中学3所的全部中小学生共5098人,PPD试验人数5(Xk名,男生2512名,女生2494名;年龄6~19岁。1.2采用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的BCG-PPD(批号:9500021ml.50IU)…  相似文献   
6.
甘南藏族自治州有藏、汉、回等 2 4个民族 ,其中藏族占47% ,汉族占 45% ,回族占 6 8% ,其他少数民族占 1 2 %。解放初期 ,甘肃省是全国性病重点流行区之一 ,梅毒患病率平均为 10 %。 1980和 1985年先后在甘南夏河县城乡普查 ,梅毒患病率为 5 17% ,其中藏族患病率为 6 19%。表明梅毒患病率已大幅度下降 ,但仍有流行〔1〕。为了解该州目前性病艾滋病流行现状及群众对性病艾滋病知识、态度和行为状况 ,为今后开展有效的干预工作提供依据 ,我们于 2 0 0 1年 6~ 9月在该州开展了性病艾滋病流行情况和KABP调查 ,结果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  (1)…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甘肃省少数民族地区性病艾滋病流行现状及该地区人群艾滋病性病基本知识与相关危险行为的特征 ,为开展预防干预和制定防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取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 ,采用访谈式匿名调查 ,进行艾滋病基本知识、态度及相关行为的问卷调查 ,同时采集 5ml血液进行HIV抗体、梅毒血清学、乙肝表面抗原、丙肝抗体的检测。结果 该地群众性病艾滋病三种传播途径的知晓率为 42.47% ,80 %的人不愿意与HIV感染者或艾滋病病人握手和共同进餐 ;6 3%的人不愿意帮助和鼓励周围的HIV感染者 ;15岁以前发生首次性行为的比率为 10.71% ,38.12 %的人有过婚外或婚前性行为 ,发生婚外或婚前性行为其中有 2个以上性伴的比率 84.88% ,在进行婚外或婚前性行为时从不使用安全套的比率为 72.22 % ,不使用避孕套的主要原因是当时没有和没想到要用。血清学检测未检出HIV抗体阳性者 ,梅毒确认阳性 30例 ,感染率为3.5 3% ,HBsAg阳性率为 7.06% ,HCV抗体阳性率为 1.41% ,与甘肃省病毒性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无差异。结论 该地区人群艾滋病认知程度低 ,与艾滋病关系密切的梅毒感染率较高,存在艾滋病流行的危险因素。因此,应加强该地区少数民族群众的性病艾滋病健康教育,积极开展艾滋病基本知识、性健康和安全性行为教育等干预工作,改变危险行为,降低梅毒的发病率,预防控制艾滋病经性途径的传播。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