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目的: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辅助快通道麻醉对于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00例择期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在麻醉诱导前30min给予双侧孔最穴、内关穴、足三里穴穴位电刺激(2Hz/100Hz、疏密波)至手术结束,对照组不给予穴位电刺激。记录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及术毕恢复情况。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术后患者疼痛程度及镇痛泵按压次数;术后患者排气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T_0点相比,对照组T_1~T_5各时间点HR、MAP均显著升高,观察组仅T_1、T_4点的HR、MAP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T_1~T_5点HR、MAP均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术毕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离室时间,术后12h、24h疼痛VAS评分及镇痛泵按压次数均减少,且术后排气时间提前,恶心呕吐发生率下降(P0.05)。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辅助快通道麻醉可使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更加稳定,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更快,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减轻,排气时间提前,并且可减少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摸索脑血管介入术后拔除鞘管后的护理经验.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所有进行脑血管介入的217例患者进行分析,脑血管造影193例,超早期溶栓11例,支架13例.结果 总体拔除鞘管并发症发生率5.07%,其中以穿刺处血肿为主,共有6例,占2.76%,穿刺处出血3例,占1.38%,假性动脉瘤2例,占0.92%,VVRs 1例,占0.46%.结论 做好围手术期护理对手术的成功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公立医院内部审计工作提质增效的路径,促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方法:通过调查问卷、实地调研、专家访谈,对江西省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的内部审计制度体系建设、内部审计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研究。结果:研究数据显示,江西省公立医院的内部审计能力普遍较弱,内部审计的发展滞后于公立医院其他方面的发展。这与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对公立医院内部审计的要求不相符。结论:卫生健康主管部门和公立医院应双向发力,提升内部审计能力,改善行业内部审计薄弱的现状,转变审计思维,探索提升审计监督的新路径,纵向深入业务核心、横向扩展审计覆盖面,提高内部审计发展与公立医院发展的协同性,实现内部审计价值。  相似文献   
4.
回顾性分析1例因交通事故挤压伤致右主支气管断裂病例。经积极手术治疗,患者术后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对妇科宫颈癌患者术后膀胱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腹腔镜下子宫广泛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50例,对照组25例采用静吸复合麻醉,观察组25例采用TEAS辅助静吸复合麻醉。记录术后尿潴留发生率,尿残余量及留置尿管时间。结果:观察组术后尿潴留发生率明显降低,第一次自主排尿后尿残余量减少,留置尿管时间缩短。结论:TEAS干预可显著促进患者术后膀胱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复合静脉全麻对全子宫切除术后恶心呕吐的影响。方法选择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患者132例,随机分为TEAS复合静脉全麻组(治疗组)和全凭静脉全麻组(对照组)。所有患者入手术室后于双侧内关穴和足三里穴贴敷电极片,其中治疗组患者给予电刺激30min后开始静脉麻醉诱导,持续电刺激至手术结束;对照组患者不给予电刺激,静躺30min后给予静脉麻醉诱导。以术前1d和术后1、2、3d为时间点,随访并记录患者各时间点恶心呕吐发生情况及使用止吐药的例数;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各时间点血清5-HT3和胃动素(MTL)水平。结果术后1d、2d,治疗组两组患者PONV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1P0.05或P0.05);治疗组术后使用止吐药例数相比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组比较,对照组患者术后1d、2d血清中MTL、5-HT3的含量显著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d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围术期使用TEAS对行妇科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进行"内关穴""足三里穴"电刺激,可显著减少PONV的发生率,降低MTL、5-HT3等的表达。  相似文献   
7.
8.
9.
【摘要】近年来直肠癌在我国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保持上升的趋势,多数患者发现时已属于中晚期,极大程度影响着患者的预后。中低位直肠癌患者接受新辅助治疗后肿瘤会有一定程度退缩,甚至消失。对于外科医生而言,如何精准评估新辅助治疗后的疗效,直接决定着患者后续治疗方案的制定。该文旨在对直肠癌新辅助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评价体系做一系统综述,希望能够通过现有的技术手段帮助外科医生提升临床疗效评估的准确性,为后续治疗策略的选择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单纯全身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择期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的老年高血压手术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每组50例.Ⅰ组采用全身麻醉方式,Ⅱ组采用硬膜外复合全身麻醉方式.分别于入室后(T1)、插管即刻(T2)、建立气腹即刻(T3)、拔管即刻(T4)、术后2 h(T5)采集患者外周静脉血,测定促肾上腺素皮质激素(ACTH)、内皮素(ET)、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并记录各时间点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的变化值.结果 (1)血流动力学变化:T1时两组患者MAP、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1相比,Ⅰ组患者MAP、HR在T2~T4时显著升高(P<0.05或P<0.01);Ⅱ组患者仅在T3、T4时HR明显升高(P<0.05).与Ⅱ组相比,Ⅰ组患者MAP、HR在T2~T4时点显著增高(P<0.05或P<0.01).(2)应激激素变化:T1时两组患者血清ACTH、ET、COR、NE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1相比,Ⅰ组各激素水平在T2~T4时均显著升高(P<0.05或P<0.01);Ⅱ组仅在T4时升高(P<0.05).与Ⅱ组相比,Ⅰ组各激素水平在T2~ T4时刻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0.01).结论 硬膜外复合全身麻醉可有效降低老年高血压患者腹腔镜手术应激反应,维持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