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互联网技术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3月南方科技大学医院收治的80例血液透析患者,按照时间顺序,将2021年1月至7月行常规护理的40例血液透析患者[男23例,女17例;年龄28~60(39.12±5.56)岁;透析时间8~35(27.29±3.18)个月;文化水平:小学8例,初中11例,高中13例,专科及以上8例]设为对照组,将2021年8月至2022年3月行互联网技术护理的40例血液透析患者[男21例,女19例;年龄27~61(39.58±5.62)岁;透析时间8~34(27.14±3.25)个月;文化水平:小学6例,初中13例,高中15例,专科及以上6例]设为观察组;两组均护理3个月。对比两组自我管理能力、生活质量、血管通路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SMSH)中问题解决、情绪处理、执行自我护理、伙伴关系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16.13±1.62)分比(14.76±1.57)分、(13.15±1.40)分比(11.84±1.70)分、(23.63±2.01)分比(21.24±1.97)分、(13.04±1.35)分比(11.79±1.46)分、(65.95±5.11)分比(59.63±4.0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后,观察组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中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评分高于对照组[(74.38±6.44)分比(69.12±5.03)分、(76.19±5.84)分比(70.58±4.76)分、(79.04±5.73)分比(71.81±5.20)分、(75.21±5.80)分比(68.42±5.36)分],血管通路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5.00%(2/40)比20.00%(8/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互联网技术护理用于血液透析患者能够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维护血管通路安全,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生活质量,临床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心理疏导预防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眼压升高的效果.方法 应用随机方法将275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35例,实验组1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措施,实验组采取常规的护理措施基础上给予心理疏导措施.结果 实验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眼压控制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心理疏导措施预防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眼压升高取得良好效果,提高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基于互联网平台的自我管理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南方科技大学医院2021年1—12月收治的MHD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基于互联网平台的自我管理。比较两组患者血管通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血肌酐水平、自我效能感、自我管理情况,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血管通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血肌酐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血透患者自我管理量表得分、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得分、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得分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互联网平台的自我管理能提升MHD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自我效能感及护理满意度,降低血管通路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肾功能指标水平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持续质量改进在门诊输液室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实施持续质量改进的方法,提高门诊输液室安全管理效果。方法:确定质量改进的安全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制定改进措施,进行效果评价。结果:提升了护士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有效防范护理缺陷和纠纷投诉等护理安全事件的发生,输液病人满意度不断提升。结论:持续质量改进有效提升了门诊输液室的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门诊分诊护士如何以"患者需要为导向"做好门诊分诊工作.方法:通过加强业务培训及沟通技巧培训,以满足患者的就医需求;通过做好就诊患者的心理疏导及健康教育,优化患者就诊流程,以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结果:在实践中取得较好的效果,门诊患者满意度逐年提升.结论:分诊护士以患者需要为导向做好门诊分诊工作,提高了护理质量,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