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6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麻疹伴心肌损害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麻疹患者的心肌损害情况。方法对248例住院的麻疹患者,检测心肌酶并做心电图检查。结果248例麻疹患者,心肌酶异常者213例,占85.9%,心电图检查T波及S-T段改变32例,房性早搏1例,室性早搏2例,房室传导阻滞1例。结论麻疹患者伴有心肌损害的比率达85.9%,其中心电图有改变36例,占14.5%。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醋酸奥曲肽与垂体后叶素治疗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4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奥曲肽治疗组42例,首先用奥曲肽0.1 mg静脉推注,然后以25~50 μg/h维持,垂体后叶素对照组42例,垂体后叶素以0.2~0.4 u/min维持.两组入选患者基本资料相似,具有可比性.结果 治疗组,止血成功36例,失败6例,总有效率86%.对照组,止血成功34例,失败8例,总有效率81%.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奥曲肽与垂体后叶素治疗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前者稍优于后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后者副作用发生率明显高于前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对于原有心血管疾病及老年患者,应首选奥曲肽类生长抑素.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38岁,农民,因“双下肢行走困难8月,不能行走2个月”于2006年8月28日入院。患者2年前因上消化道大出血住院,确诊为肝硬化;8个月前再次上消化道大出血仍在当地医院治疗,治疗中出现肝性脑病,经治疗神志清醒,但双下肢无力,活动不利,走路不稳,在住院3个月内发生肝性脑病3次。开始未注意,出院后双下肢行走困难逐渐加重,出现双下肢痉挛性截瘫,近2个月不能行走,卧床,同时双下肢逐渐变细而来我院就诊。查体:神志清楚,巩膜无黄染,颈软,心肺听诊正常,无胸腹壁静脉曲张,肝肋下未触及,脾大肋下约8·0cm,双下肢强直,不能行走,双下肢肌张力增高,肌…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的诱因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对本院收治的 56肝性脑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肝性脑病的诱因依次为上消化道出血23例次(41.1%),高蛋白饮食21例次(37.5%),感染19例次(33.9%),医源性因素(包括利尿、放腹水、药物)17例次(30.4%),电解质紊乱15例次(26.8%),肾功能不全9例次(16.1%),便秘5例次(8.9%);诱因的死亡率依次为肾功能不全(55.6%),各种感染(42.1%),上消化道出血(34.8%),电解质紊乱(26.7%),医源性因素(23.5%),高蛋白饮食(14.3%);诱因的多少与肝性脑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密切相关.结论 控制和预防肝性脑病的诱因可减少肝性脑病的发生,积极去除和治疗诱因可降低肝性脑病病死率.  相似文献   
5.
228例成人麻疹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成人麻疹的临床发病特点。方法回顾性总结住院的成人麻疹临床表现、并发症、预后。结果成人麻疹占同期住院的麻疹患者40.1%,全部患者均有发热和皮疹,咳嗽221例,腹泻136例,咽部充血205例,口腔黏膜斑159例,部分患者有心肌损害和肝脏损害。结论成人麻疹临床表现比较典型,有一定的并发症,无死亡病例,预后较好,注射麻疹疫苗后,随着时间的推移,抗体水平逐渐下降,使易感性增加。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四联疗法(奥美拉唑、阿莫西林、甲硝唑及枸橼酸铋钾)联合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的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确诊的幽门螺杆菌(Hp)阳性的活动性溃疡68例,给奥美拉唑20mg,每日1次口服,阿莫西林0.5g,每日3次口服,甲硝唑0.2g,每日3次口服,枸橼酸铋钾0.22g每日2次口服,连用1周。然后用奥美拉唑20mg,每日1次枸橼酸铋钾0.22g,每日2次,胃溃疡、复合性溃疡继续口服5周,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服用4周。结果疗程结束后停药4周复查,痊愈66例,有效2例,溃疡愈合率97.05%,Hp转阴率97.05%。结论四联疗法治疗Hp阳性的消化性溃疡,Hp根除率彻底,溃疡愈合率高,溃疡复发率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52例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方法:对52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病情平稳后在出血48h内行胃镜检查。结果:52例患者中有45例镜下见到出血灶(新鲜出血、白色血栓或血痂),阳性率为86.5%,其中,食道胃底静脉破裂出血35例(67.3%),胃溃疡出血3例,十二指肠溃疡出血2例,急性胃黏膜病变出血5例;另有7例患者未找到出血部位。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35例,占总数的67.3%;非静脉曲张破裂出血17例,占总数的32.7%。结论: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中,除了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例出血的原因外,门脉高压性胃病及消化性溃疡也是重要的原因,治疗时更应引起临床注意。  相似文献   
8.
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丙型肝炎病毒(HCV)所引起,约50%~80%的患者会发展为慢性肝炎,是导致肝硬化及肝细胞癌等晚期肝病的主要病因之一。有报道辽宁省建平县丙型肝炎发病率、肝硬化和肝细胞癌死亡率水平均显著高于辽宁省同期平均水平[1]。为探讨辽宁省建平县 HCV 基因分型和病毒载量的关系,我们对2012年5月至2014年7月门诊及住院的120例丙型肝炎患者进行了 HCV 基因分型和病毒载量的检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6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四联疗法(奥美拉唑、阿莫西林、甲硝唑及枸橼酸铋钾)联合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的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 确诊的幽门螺杆菌(Hp)阳性的活动性溃疡68例,给奥美拉唑20 mg,每日1次口服,阿莫西林0.5 g,每日3次口服,甲硝唑0.2 g,每日3次口服,枸橼酸铋钾0.22 g每日2次口服,连用1周.然后用奥美拉唑20 mg,每日1次枸橼酸铋钾0.22 g,每日2次,胃溃疡、复合性溃疡继续口服5周,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服用4周.结果 疗程结束后停药4周复查,痊愈66例,有效2例,溃疡愈合率97.05%,Hp转阴率97.05%.结论 四联疗法治疗Hp阳性的消化性溃疡,Hp根除率彻底,溃疡愈合率高,溃疡复发率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