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6篇
肿瘤学   1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的安全性和早期临床效果。方法:自2000年7月至2002年3月51例冠心病患接受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按手术方式分为非体外循环组(n=21)和传统体外循环组(n=30)。将两组病人的术前临床资料,手术方式,术后并发症和疗效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术前临床资料无明显差异。非体外循环组手术时间,术后出血输血量,呼吸机辅助时间显少于体外循环组,并且术后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明显降低(P均<0.05),其他重要器官的并发症发生率亦低于体外循环组。两组平均随访9.6个月,心绞痛均消失,心功能改善,活动量明显增加。结论: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是安全可行的,并发症少,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
胆碱能抗炎通路是一种神经-免疫调节通路。迷走神经刺激释放的乙酰胆碱与α7 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的 相互作用可阻止促炎细胞因子的合成和释放,最终反馈地调节局部或全身性炎症反应。物理方法刺激迷走神经、药 物(如乙酰胆碱受体激动剂)和超声的应用等均可通过胆碱能抗炎通路有效抑制脓毒症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二尖瓣脱垂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57例二尖瓣脱垂(MVP0不同术式的外科治疗效果。手术随机分为3组;传统的二尖瓣成形组,Gore-Tex线人工腱索替换组和瓣膜置换组。结果显示,Ⅱ组和Ⅲ组术后每搏二尖瓣返流量明显少于Ⅰ组。各组术后长期随访机能状况均明显改善。MVP的外科治疗应首选二尖瓣成形;而Gore-Tex线人工腱索替换和人造瓣环盛开有方法安全可靠,其效果优于传统的腱索成形,并可避免瓣膜置换术后长期抗凝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与两种不同流速模式(恒速和减速)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比较,评价双相气道正压通气(DuoPAP)在心脏术后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心内直视手术者40例,术后分别采用恒速、减速SIMV和DuoPAP模式通气,比较血流动力学、血气、呼吸力学参数及呼吸肌做功指标的变化。结果DuoPAP和减速SIMV的气道压峰值(Ppeak)、气道阻力(Raw)和吸气功(WI)较恒速型SIMV明显降低(p<0·01);前两种通气模式之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三种通气模式的其他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与传统的SIMV模式比较,DuoPAP模式对血流动力学、血气参数无明显影响,且与恒速型SIMV比较,可明显降低吸气时的Ppeak、Raw和WI,应用于心脏术后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5.
食管癌多部位DNA含量分析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食管癌多部位DNA含量与临床及病理特性之间的关系。方法:流工细胞光度术检测100例食管癌手术切除新鲜标本的癌、癌旁和断端组织的DNA含量。结果:癌组织DNA非整倍体(AN)、DNA指数(DI)和细胞增殖活性指数(PI)都显著高于癌旁和断端(P〈0.05);食管癌AN与肿瘤细胞分化和局部洒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1)。在癌体与癌旁或断端组织间存在DNA倍体异质性(14.8%);切距〈5  相似文献   
6.
生物瓣材料化学改性和内皮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索一种有效的生物瓣材料内皮化方法 ,延长生物瓣的使用寿命。方法 新鲜牛心包片分 3组处理 :Ⅰ组单纯戊二醛 (GA)处理 ;Ⅱ组GA + 2 ,3 丁二醇改性 ;Ⅲ组GA + 2 ,3 丁二醇改性 +Ⅰ型胶原蛋白预覆 ;Ⅳ组空白玻片作对照。各组体外种植内皮细胞 ,计算种植后第 1、3、5、8天的活细胞数。种植后第 8天行第Ⅷ因子检测和扫描电镜 (SEM )观察。将内皮化的Ⅲ组牛心包片移植至猪腹主动脉 ,Ⅰ组牛心包片作对照。 30d后取出标本行第Ⅷ因子检测和SEM观察。结果 Ⅲ组牛心包片表面细胞生长最为活跃 ,在第 5、8天的细胞数明显多于Ⅰ组和Ⅱ组 (P <0 .0 5 ) ,经动脉血流冲击 30d后表面光滑 ,无钙化和血栓形成 ,有较多内皮细胞存留 ,细胞与基质间有微丝连接形成。而对照组牛心包片表面粗糙 ,小钙化形成 ,无细胞生长。结论  2 ,3 丁二醇改性和预覆Ⅰ型胶原蛋白是生物瓣材料内皮化的有效和可行的方法 ,有抗钙化、血栓形成和抗血流切应力能力 ,具有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慢性肾功能不全合并冠心病病人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CABG)的安全性及可行性。  方法 :1996年 6月至 2 0 0 1年 6月术前诊断为慢性肾功能不全合并冠心病的病人 15例。 9例在体外循环下行CABG ,6例行非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下CABG (OPCABG)。  结果 :9例在体外循环下手术的病人 ,术后早期肾功能指标均较术前差 ;6例行OPCABG的病人 ,术后早期肾功能较术前无明显变化。围术期腹膜透析 4例 ,血液透析 2例 ,其中 1例行术中血液透析 ,肾功能指标均有所改善 ;全组无术中死亡 ,1例术后第 3天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  结论 :术前肾功能不全的病人 ,经过适当的术式选择及积极的术中及围术期处理 ,大多可以安全渡过肾功能衰竭关 ,接受CABG ,达到改善症状延长生命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中应用微创电视内镜下获取大隐静脉的手术要点和临床效果.方法 自2001年1月至2008年12月212例患者接受CABG,按照获取大隐静脉的方法分为两组:内镜组72例,传统组140例.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资料和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内镜组获取静脉的时间与传统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  相似文献   
9.
微创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128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回顾性分析微创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的方法、围术期处理和临床效果。方法自2000年7月~2009年7月,128例冠心病患者接受OPCABG,占同期冠心病手术的32%。平均年龄61.7岁,左室射血分数24%~70%。平均搭桥2.4根。结果本组手术死亡4例,死亡率3.1%。术后8例出现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为6.3%。ICU时间平均2.1天。术后平均随访38个月,心绞痛消失率90.0%。结论 OPCABG是安全、可行的,尤其适用于体外循环高危患者,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
血管性痴呆症与单纯性脑梗死患者脑体积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进一步验证血管性痴呆症与脑萎缩之间的关系 ,我们于 1996 1999年利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 ,对血管性痴呆症和单纯脑梗死患者脑CT片的不同层面、不同部位相对面积进行了测量 ,并由此推断、比较两病患者不同部位的脑体积变化 ,结果发现 ,血管性痴呆症与脑体积大小并无直接关系。1 对象和方法1 1 对象 我科住院的脑血管病 4 9例 ,均为男性 ,其中血管性痴呆症组 2 9例 ,平均年龄 74± 5 6岁 ,单纯脑梗死组 (对照组 ) 2 0例 ,平均年龄 72 7± 4 0岁。患病 3个月后分别采用简易心理状况检查表(MMSE)、长谷川智能表 (HDS)、Ha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