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3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筛选新生儿发生败血症休克的危险因素,建立新生儿败血症休克临床预测模型。方法 选取2016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重庆医科大学7家附属医疗机构中患有败血症的新生儿,根据是否发生败血症休克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采用单因素分析、LASSO和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危险因素。采用logistic、极端梯度提升(XGBoost)、随机森林(RF)、分类回归树(CART)和人工神经网络(ANN)建立新生儿败血症休克预测模型,根据灵敏度、特异度、曲线下面积等指标评估模型性能。结果 本研究中,共有339名败血症新生儿发生败血症休克,1 356名败血症新生儿未发生败血症休克。单因素分析筛选出31项差异指标,多因素分析筛选出12项独立危险因素。测试集中,logistic、XGBoost、RF、CART、ANN模型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56 (0.809~0.903),0.861 (0.819~0.904),0.880 (0.838~0.922),0.835 (0.790~0.881),0.808 (0.756~0.860)。结论 本文构建的五种预测模型相对稳定,其中,RF模型的预测性能最佳,能为新生儿败血症休克提供较好的预测。  相似文献   
2.
气相色谱顶空分析法测定水中氯乙烯单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相色谱顶空分析法测定水中氯乙烯单体辽宁省卫生防疫站(沈阳11O005)张亚莲,白静坤近年来,给水管材广泛使用聚氯乙烯。在管材中的未聚合的氯乙烯单体有可能被溶解于水中。据报道,氯乙烯单体不仅具有毒性,而且有致癌作用。因此,检测水中氯乙烯单体的方法亟待...  相似文献   
3.
4.
在25例重度烧伤病人中观察了T淋巴细胞、血清Ig及白细胞吞噬指数的变化。T细胞在烧伤面积超过50%的特重病人中,于伤后三周内或发生败血症前后,其百分率及绝对值均下降。血清IgG、IgA伤后均减少。IgG于伤后一周恢复正常。IgA于伤后两周左右恢复正常。IgM波动在正常范围下限。嗜中性白细胞吞噬功能早期下降。病情愈重。下降愈明显,恢复愈慢。  相似文献   
5.
张亚莲 《河北医药》2013,35(15):2329-2330
我国采用放置宫内节育器避孕女性占40%以上,有效率达90%以上[1]。宫内节育器放置于女性的子宫腔内,通过机械性刺激和化学物质干扰达到避孕目的,它不会抑制排卵,也不影响女性的内分泌系统,避免了药物避孕的不良反应[2]。经过实践改良,现临床上应用的节育器多数为含铜或含药的节育器,  相似文献   
6.
414株革兰阴性杆菌对9种抗菌药的耐药状况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414株革兰阴性杆菌对9种抗菌药的耐药状况实验研究北京积水潭医院(北京100035)曲晓华,李国忠,李真,安伟,张亚莲,甄然对革兰阴性杆菌耐药状况的监测,对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控制院内感染,提高抗感染治疗效果有重大意义。本文报告我院近一年临床分离革兰阴...  相似文献   
7.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革兰阴性菌对12种抗菌药物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20,自引:16,他引:20  
目的分析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革兰阴性菌对12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及临床意义. 方法采用VITEK ESBLs检测试验及双纸片协同试验,对从临床标本中分离的204株革兰阴性菌作ESBLs的检测,比较12种抗菌药物对产ESBLs革兰阴性菌体外抗菌作用. 结果产ESBLs革兰阴性菌占全部分离菌的23%;其中多重耐药菌占87.5%,亚胺培南及美罗培南对产ESBLs革兰阴性菌抗菌作用最强;头孢吡肟对产ESBLs阴性菌有较弱的抗菌作用;头孢西丁对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有强的抗菌作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对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及铜绿假单胞菌有较强的抗菌作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对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有较强的抗菌作用;氧氟沙星对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呈现出较好的抗菌作用. 结论碳青酶烯类抗生素可作为产ESBLs阴性菌感染的首选治疗.  相似文献   
8.
开放性骨折创面细菌数量判断及其意义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5,自引:3,他引:22  
目的明确开放性骨折创面组织内细菌数量与感染的关系。方法随机对160个开放性骨折创面组织行4~5次不同时间细菌种类及细菌数量的检测,χ2检验确定创面组织内细菌数量与创面感染的关系。结果仅在GustiolⅢA型开放性骨折中显示伤口闭合前创面组织内细菌数量大于104CFU/g,具有显著增高的感染率,创面细菌种类以革兰阴性菌为主。结论在开放性骨折创面感染中,细菌数量因素具有重要作用,但在不同类型的开放性骨折中影响作用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9.
10.
开放性骨折的细菌学调查及抗生素选择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明确开放性骨折创面细菌种类及来源,方法 随机对160个开放性骨折创面组织行4-5次不同时间细菌检测。结果 开放性骨折创面在医院内不断受到革蓝阴性攻的污染。结论开放性骨折创面细菌主要来尖兵地医院内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