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4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紫外线照射自血回输疗法治疗多种疾病,在临床已取得满意的疗效[1],而且经临床反复应用,未出现副作用[2].为此,为探讨该疗法对患者血细胞有无致畸作用,我们观察了其对淋巴细胞姊妹染色体交换率(SCE)的影响.资料和方法一、病例与分组:甲组21例,男15例,女6例,最大年龄74岁,最小年龄24岁;乙组19例,男12例,女7例,最大年龄64岁,最小年龄40岁.二、紫外线照射:参照粟氏方法[1],取病人静脉血200ml,置于石英玻璃罐内,将石英罐置于XYZ—B鼻子血液治疗器托盘上(距紫外线灯35cm,紫外线灯功率300瓦)照射,并同时充氧10分钟…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Y染色体AZF基因微缺失与男性不育的关系。方法应用多重PCR对618例男性不育患者进行Y染色体AZF基因的15个位点进行检测。结果一共检出Y染色体微缺失患者23例,占受检人群的3.72%,其中包括16例AZFc全部缺失、3例为AZFb+c部分/全部缺失、3例为AZFa部分缺失和1例AZFa、AZFb、AZFc和AZFd四个区15个检测位点全部缺失。AZFc全部缺失患者中,中度至重度少精症13例,无精症3例;AZFb部分/全部缺失患者中,严重少弱精1例,无精症2例;AZFa部分缺失患者和15个位点全部缺失患者均为无精症。结论Y染色体AZF基因微缺失是男性不育的重要原因之一,该检测可为患者的诊断、治疗及遗传咨询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46,XX男性综合征患者的细胞及分子遗传学特征,探讨性分化异常的机制.方法 采用G显带、多重PCR技术对1例男性表型的46,XX男性综合征患者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SRY基因检测、Y染色体AZF基因检测.结果 患者染色体核型为46,XX,SRY基因存在,Y染色体AZF基因检测示AZFa、AZFb、AZFc、AZFd四个区域全部缺失.结论 SRY基因是决定性别和分化的重要基因,通过染色体核型分析和SRY基因检测有利于明确性反转综合征的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男性少精子患者与外周血染色体异常及Y染色体微缺失的关系和临床意义。方法对150例男性少精子门诊患者同时进行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分析和Y染色体微缺失检测。对照组为40例已正常生育的男性。结果150例男性少精子患者中,染色体异常30例,异常率20%;Y染色体微缺失8例,缺失率5.3%。对照组40例正常男性均未发现染色体异常和Y染色体微缺失。结论染色体异常或Y染色体微缺失是引起男性少精子的重要原因之一,对临床上少精子患者有必要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和Y染色体微缺失检测。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不良孕产夫妇异常染色体分布类型及其与不良孕产的关系。方法对261对不良孕产夫妇外周血淋巴细胞进行细胞遗传学分析,采用G显带方法。结果 261对不良孕产史夫妇染色体异常80例(15.3%),其中相互易位9例;Turner嵌合体1例;染色体异态70例,包括9号染色体小臂间倒位10例,次缢痕长度增加16例,D组、G组短臂的随体长度增加或减少或双随体共36例,大Y、小Y共8例。结论不良孕产夫妇染色体异常主要为平衡易位和多种染色体异态,后者在不良孕产史夫妇中的高发生率提示其具有一定临床效应。  相似文献   
6.
反复自发流产夫妇的细胞遗传学诊断(附1例世界首报染色体异常核型)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医学实验科(510010)江悦华,张中芬反复流产是二次以上的自然流产,是妇科常见病之一。引起流产的原因有母体、胚胎及环境因素。近年来,随医学遗传学的迅猛发展,染色体异常...  相似文献   
7.
染色体相互易位t(4;21)致不良孕产史1例报告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医学实验科(510010)张中芬,江悦华本文报道1例t(4;21)染色体相互易位携带者的不良孕产史,其4次妊娠,2次自然流产。2次分娩畸形儿。病例报告患者张某,女,31岁,非近亲婚配。...  相似文献   
8.
1号环状染色体综合征一例江悦华,张中芬患者女,12.5岁,身高125cm,体重20.5kg。外貌及言行似6岁儿童,第二性征不发育,外阴发育差。体表及四肢无畸形。系第1胎足月顺产,出生时体重1.6kg。自幼智力低下,4岁学走路,11岁学自己穿衣、吃饭,...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染色体异常对生育的影响和30年来自然流产人群中异常核型类型与分布频率的变化。方法收集1982—2011年的651对(1302例)自然流产夫妇病例的染色体核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G显带方法。结果1302例患者中-共检出染色体畸变41例(3.15%),染色体异态148例(11.37%),总的染色体异常率为14.52%。将每10年的资料进行比较,与1992—2001年相比,2002—2011年染色体畸变率有升高(P〈0.05);与1982—1991年相比,1992—2001年和2002—2011年的染色体异态检出率升高(P〈0.05)。结论在自然流产夫妇中,染色体异常的发生率较高,而且近年有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10.
人工合成M1和M2胆碱受体蛋白的细胞外肽段,联接血蓝蛋白后免疫家兔,制备出M1和M2受体的亚型特异性抗体.用此抗体观察脑室内注射Al-Cl340μg引起的学习记忆障碍小鼠部分脑区M受体的含量变化,发现实验组小鼠海马M1和M2受体数降低而顶叶皮层,额叶皮层和脑干的M受体数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