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8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献血者梅毒ELISA和TRUST检测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诊断梅毒的可靠性。方法分别平行使用TP—ELISA和TRUST(或TP—EuSA)筛查无偿献血者,任何一种试剂检测出阳性标本,均用TP明胶凝集试验(TPPA)确诊,比较ELISA和TRUST及TPPA之间敏感性的差异,计算不同方法假阳性和阴性比率。结果总共检测94770例无偿献血者,其中第一批47803名献血者分别用TP—ELISA和TRUST检测,第二批46967名献血者分别用两个厂家TP—ELISA检测,结果第一批标本检出阳性242份,其中TRUST和TP—ELISA阳性率分别为0.18%(87/47803)、0.49%(233/47803).第二批标本检出阳性284份,两个厂家TP—ELISA阳性率分别为0.57%(269/46967)、0.55%(260/46967),TP—ELISA敏感性明显超过TPPA和TRUST(P〈0.01),国内两个厂家TP—ELISA无显著性差异(P〉0.05),若以TPPA为确认试验,TP—ELISA敏感性明显超过TRUST,TRUST假阴性高达59.5%,TP—ELISA假阴性仅有0%~2.7%,假阳性率0.06%~0.1%,灵敏度97.3%~100%。结论TRUST敏感性低,为提高TP筛查的敏感性,对献血者梅毒初检和复检,或者临床梅毒的筛查时,应应用TP—ELISA。  相似文献   
2.
献血人群中梅毒感染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TP)引起的慢性性传播疾病。我国解放初期通过政府干预使包括该病在内的多种性病得到了全面控制,但近年来性病流行呈上升趋势,梅毒患者也日渐增加。为了解献血者中梅毒感染状况,本文总结并分析了广东省中山市红十字中心血站近几年在献血者中的梅毒筛查结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中山市无偿献血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发展趋势,为提高实验室的检测水平提供依据。方法对2006年1月~2012年10月采集的本市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采用ELISA试剂进行筛查,反应性标本用免疫印迹(WB)法进行确证。结果 294 988例标本中,初筛阳性338例,WB阳性41例,符合率为12.1%。进口和国产试剂确证阳性符合率分别为18.2%和44.4%。确证标本中,S/CO值均≥5.98;两种试剂均有反应性且S/CO值>10.0的标本确证阳性符合率为100%;gp160、gp120、p24出现频率100%。结论中山献血者感染趋势呈波形变化。双家阳性标本S/CO值越高确证试验阳性符合率越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微孔板法全自动血型仪性能确认进行探讨,对仪器的参数进行优化,提高血型检测的准确性.方法:采用试管法,分别配制弱A、弱B及弱D抗原,检测正定型和Rh(D)血型;筛选滴度为1:32的人源抗-A、抗-B,用生理盐水稀释配成相应的弱抗体,检测反定型.用单克隆Ig-M抗D进行稀释,模拟血型弱抗体标本.上述标本用微孔板...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无偿献血者血液的检测了解无偿献血者HIV的感染情况。方法:对同一血样采用两个厂家试剂进行初检和复检,初检和复检任何一次出现阳性反应。用两个厂家试剂分别双孔复试,四孔中如有一孔以上阳性,血样送中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测,如检测阳性。送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确认。结果:对150602名无偿献血者的血液进行检测,初检抗-HIV阳性69人。复检抗-HIV阳性32人。经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确认抗-HIV阳性12人。结论:无偿献血者中存在HIV感染者,为防止HIV传播,一定要加强无偿献血者的体格检查排除高危献血者,选择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试剂检测血液。加强医院管理杜绝医源性传播。  相似文献   
6.
自动化微量板法检测红细胞不规则抗体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利用自动化设备寻找一种简便快速的献血者红细胞不规则抗体(RBC-IAb)筛选方法。方法采用微量板聚凝胺三步法试验(TSPT)、菠萝酶法、抗人球蛋白法(AGT)及经典试管TSPT,平行检测一批Rh等抗体效价,选出最佳的筛查方法,并观察抗凝剂、溶血、脂血对实验的影响。结果在上述四种方法中,以微量板TSPT作为筛检最佳,对14 210名献血者进行了RBC-IAb筛查,发现40例阳性,最多为抗-Mur 15例。结论微量板TSPT筛查献血者RBC-IAb,操作简便迅速,敏感性高,可在自动化加样仪中使用,并能与酶标仪和计算机相结合,尤其适合大批标本筛查。  相似文献   
7.
〔摘 要〕 目的:了解中山地区无偿献血人群中人类 T 淋巴细胞白血病病毒(HTLV)的感染状况。方法:采用酶联免疫 吸附试验(ELISA)对中山市 2016 年 3 月 1 日至 2020 年 5 月 31 日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 144263 份进行 HTLV 抗体初筛, ELISA 阳性标本送广州市血液中心进行化学发光法、蛋白印迹法(WB)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法,做进一步确诊。 结果:本研究共筛查 144263 例献血样本,发现初筛阳性率为 0.087 %(125/144263),确诊阳性 4 例,阳性率为 0.0028 % (4/144263)。结论:中山市属于 HTLV 低流行地区,在保证血液安全的前提下,综合考虑血液安全和经济成本效益,降 低 HTLV 经血传播风险,可考虑采用过滤器去除血液中的白细胞。  相似文献   
8.
9.
目的了解2006年1月-2011年8月期间中山地区无偿献血者梅毒感染状况,评价梅毒筛查试剂盒质量,为保证血液安全提供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用ELISA试剂检测献血者梅毒螺旋体(TP)抗体,阳性者再用TP明胶凝集试验(TPPA)确认,分析梅毒感染率者的流行病学特征。结果共检测232484名无偿献血者TP抗体,阳性1092例(占0.47%);TP阳性率,在年度间、男女性别、不同采血点、个体与集体无偿献血者间的差别无意义,雅均〉0.05,但不同年龄组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5;初、复检ELISA检测灵敏度已达到99.42%和99.65%,但特异性只有27.81%和63.91%,产生一定的假阳性结果。结论中山地区无偿献血人群梅毒感染率保持相对稳定水平,无明显上升趋势;对献血者ELISA中TP阳性标本用TPPA确认非常有意义;尽量输注在4℃保存3天以上的血液。  相似文献   
10.
廖艳婷  孙爱农  李乔 《检验医学与临床》2020,17(15):2113-2115,2118
目的探讨在中山地区献血者血液筛查中应用核酸检测技术的必要性及效果。方法选用2种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试剂检测2015年8月至2019年12月中山地区献血者标本,对其中无反应性或单试剂反应性标本进行核酸检测。结果对203 836例ELISA双试剂无反应性标本进行核酸检测,共检出核酸反应性标本223例,其中乙型肝炎病毒DNA 220例,丙型肝炎病毒RNA 3例,未检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RNA。对575例ELISA单试剂反应性标本进行核酸检测,共检出18例乙型肝炎病毒DNA反应性标本。ELISA双试剂无反应性标本和单试剂反应性标本的核酸反应率分别为1.09‰和31.30‰,核酸检测Ct均值分别为37.42±18.73和34.36±2.6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核酸检测技术在献血者血液安全筛查中的应用,可以提高病毒检出率,缩短病毒检测"窗口期",发现隐匿性病毒感染,降低输血相关病毒感染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