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7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分析宣威市HIV/AIDS流行趋势,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5-2010年HIV/AIDS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hIV/AIDS751例(HIV673例,AIDS78例),其中男419例、女332例;职业以农民及待业人员居多,占73.37%;其次是工人和民工,分别占6.39%和3.46%;89.5%以上感染者年龄在20-49岁,主要传播途径为性传播(39.6%),其次为静脉吸毒(33.9%)和母婴传播(1%).结论 宣威市近年来艾滋病疫情发展明显加快,传播途径多样化,经性传播的比例呈不断上升趋势,通过多种途径由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由城市向农村扩散.  相似文献   
2.
2006年5月7—19日,宣威市某山区小学发生一起水痘爆发,相继发病53例,罹患率为15.41%,发病年龄最小6岁,最大14岁,经采取综合性预防措施后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现将此次水痘爆发的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宣威市1990~2004年甲型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甲肝)流行特征,为制定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宣威市1990~2004年报告的甲肝发病资料进行年份、地区、人群、职业分布特征分析.结果全市15年共报告甲肝2260例,平均发病率为15.12/10万,占同期传染病报告总数的14.10%,占病肝的42.65%,波动在3.45/10万~35.75/10万之间,最高达35.75/10万(1998年),地区分布主要在板桥、榕城;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8月开始上升,到10月达高峰,持续到12月才有所下降;男、女发病高峰均在1~19岁年龄组,25岁前男性高于女性,25岁后男女性别差异不大;学生所占比例最高(占35.18%),其次是散居儿童(占26.15%)、农民(占22.21%).结论肝炎在宣威市近年来未能得到有效控制,已成为重点防制的传染病,预防甲肝的主要策略是对儿童实施常规免疫接种并保持高水平的免疫接种率,尽可能扩大人群覆盖范围,对入托入学新生漏种者给予补种;加强疫情监测、疫源地终末消毒、大力开展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4.
云南省属于鼠疫自然疫源地。宣威市地处滇东北,宣威曾是历史疫区,近年来周边地区多次发生人间鼠疫或鼠间鼠疫流行。为预防鼠疫对宣威的危害,我们从1999年开始对家栖鼠进行监测分析。一、材料与方法 1.家栖鼠监测分布在板桥、宛水、龙场、来宾、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掌握宣威市家鼠鼠情、蚤情、蚤分布、密度等情况,分析宣威市发生鼠疫流行的危险因素。方法按照《云南省鼠疫监测方案》,于1999-2012年对不同乡(镇、街道)的家鼠进行监测,并将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999-2012年共捕鼠1757只,平均鼠密度为5.98%,最高年份达11.36%,优势鼠种为褐家鼠(占51.05%)和黄胸鼠(占37.05%),黄胸鼠平均密度为2.22%,高于国家黄胸鼠控制标准(1%);平均染蚤率为33.18%,总蚤指数为0.84,未发现印鼠客蚤,优势蚤为不等单蚤(占66.46%);共获得鼠血清1560份,用间接血凝试验检测F1抗体,未发现阳性标本。结论宣威市未发现鼠间鼠疫流行线索,但从环境、历史、鼠疫研究成果、鼠密度、染蚤率、优势鼠种、优势蚤等因素综合分析,存在着鼠疫发生和流行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宣威市2008~2011年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流行趋势,为制订手足口病的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系统中报告的2008~2011年宣威市手足口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宣威市2008~2011年累计报告手足口病1039例,年均发病率为17.79/10万,传染病发病位次从第7位跃居第1位,2011年发病率(42.26 /10万)比2010年(17.23/10万)上升145.27%,发病率逐年增高(χ2=746.50,P<0.0001).发病的乡镇、街道逐年增多、以城区(4个街道)发病率最高(χ2=1316.75,P<0.0001).手足口病是宣威市儿童中发病率较高的一种传染病,2011年1岁组儿童发病率高达1028.54/10万以上,男性多于女性(χ2=60.31,P<0.001),呈典型的夏季发病高峰,5~7月发病最高,占总报告病例数的80.64%.以散居儿童为主(占74.01%).结论 手足口病的发病有明显年龄、性别、季节差异,高危人群为婴幼儿,针对重点人群做好预防控制工作,最大限度地控制手足口病疫情.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宣威市2005年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8~12岁学生氟斑牙患病现状及改炉改灶防治效果,为地氟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1987年确定的51个地氟病轻病区8~12岁学生氟斑牙采用Dean氏法进行检查。结果通过对8~12岁9 449名学生进行检查,各病区村氟斑牙检出率相差很大,最高达52.74%,有7个村氟斑牙检出率超过30.00%,全市轻病区已从1987年的51个降至7个,按Dean氏指数划分,有1个村为中等流行,10个村为轻微流行,12个村为边缘,其余28个村为阴性;各年龄组学生氟斑牙检出率无差异(2=4.35,P=0.361);男女学生氟斑牙检出率无差异(2=0.69,P=0.407)。结论改炉改灶后氟中毒疫情程度减轻,效果显著,应进一步作好病区防氟改灶和健康教育工作,大力推广沼气、液化气、电等清洁能源。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云南省宣威市2009-2012年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流行趋势。 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现住址为宣威市的2009-2012年手足口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 宣威市2009 2012年累计报告手足口病1503例,年均发病率为25.45/10万,传染病发病位次从第9位跃居为第1位(2011年、2012年均居第1位)。2009-2011年发病率逐年增高;2011年发病率高达42.26/10万,比2010年(17.23/10万)上升145.27%。发病的乡镇、街道逐年增多、以城区(4个街道)发病率最高。手足口病发病男性多于女性(χ2=76.47,P结论 2009-2012年宣威市手足口病发病率较高,并呈逐年增高趋势。宣威市手足口病已经成为一个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一起学校甲型副伤寒暴发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3月20日至4月22日,云南某市某中学发生一起甲型副伤寒暴发疫情,共发病53例,罹患率2.3%,是该市近年发生在学校的较大伤寒副伤寒疫情之一。4月11日接到疫情报告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调查组立即赴现场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