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彭娅  杨瑜明  刘鹏  刘展  廖克军 《胃肠病学》2012,17(9):545-549
背景:我国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的现象严重,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如伪膜性结肠炎(PMC)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目的:综合分析PMC的临床特征以提高其诊治水平。方法:收集2007年6月~2012年2月于湖南省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经结肠镜检查确诊的PMC患者,对其病史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22例PMC患者纳入研究,其中70岁以上者18例(81.8%),18例患者存在基础疾病。所有患者均于使用抗生素过程中出现腹泻,并可伴有不同程度的腹痛、发热、血便等其他症状。使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者最多见(14例),20例患者联合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抗生素。21例接受结肠镜检查者均可见典型伪膜样病灶,内镜分型轻度9例,中度7例,重度5例。经停用原有抗生素以及使用甲硝唑、万古霉素、益生菌制剂等治疗后,21例患者好转出院。结论:PMC多发生于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病程早期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结肠镜检查是诊断PMC的重要手段之一,确诊后应尽早停用原有抗生素,使用足量、足疗程的甲硝唑和万古霉素以及益生菌制剂。  相似文献   
2.
调整肠道菌群对肝硬化患者肝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廖克军 《中国医师杂志》2005,7(9):1291-1291
本文对调整肠道菌群,改善肝硬化患者疗效的治疗方法进行探讨。结果显示,调整肠道菌群能使肝硬化病人的肝功能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3.
廖克军  徐建仙  梁莉 《实用医学杂志》2005,21(24):2769-2770
目的:探讨血清-腹水白蛋白梯度(SAAG)在腹水患者中的诊断价值和有效性以及其最适临界值。方法:选取住院的腹水患者66例,均于同日抽取血液和腹水,采用溴甲酚绿比色法,分别测得血和腹水中的白蛋白含量,计算出SAAG,再根据有无门脉高压,将病人分为门脉高压组和非门脉高压组,比较两组间腹水白蛋白和SAAG的差别,并以SAAG的不同临界值,探讨判断门脉高压性腹水的有效性和最适临界值。结果:门脉高压性腹水的白蛋白(3.52±4.09)g/L、SAAG(21.97±6.76)g/L和非门脉高压性腹水的白蛋白(21.91±8.64)g/L、SAAG(8.40±3.69)g/L间差异均存在非常显著性(P<0.001);以SAAG≥12g/L作为最佳临界值来判断是否为门脉高压性腹水,其诊断符合率、似然比、正确诊断指数均可达最大值。结论:腹水白蛋白含量的多少可作为区别门脉高压性腹水和非门脉高压性腹水的重要参考资料,尤其是SAAG可为临床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以SAAG≥12g/L作为判断门脉高压性腹水的临界值较SAAG≥11g/L更具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上消化道出血青年与老年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住院的上消化道出血老年组82例、青年组53例,对两组性别构成、并发症、诱因、临床表现及出血原因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两组上消化道出血均以男性患者为主,青年组92.45%,老年组73.17%;有明显诱因者青年组明显多于老年组;并发症老年组明显多于青年组;呕血老年组49例(73.17%),消化性溃疡47例(57.32%);青年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32例(60.38%);老年组胃溃疡和球部溃疡导致上消化道出血均为20例(24.39%)。结论 两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在性别构成、并发症、诱因、临床表现及出血原因等方面均有不同的临床特征。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急性肝炎、肝硬化中NO和TNF变化的意义,测定了25例急性肝炎和35例肝硬化病人与30例正常人血清中的NO和TNFα水平。结果显示:与正常人比较,急性肝炎患者血清NO水平无明显增高(P>005);而TNFα水平明显增高(P<001),但较肝硬化为低(P<001)。肝硬化患者,NO和TNFα均显著增高(P<001)。提示:尽管NO不参予急性肝炎患者的肝细胞损伤,但NO和TNFα却能加剧肝硬化患者的病理生理学紊乱。  相似文献   
6.
急性胰腺炎50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的病因和发病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0月至2009年9月确诊的502例AP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常见的病因依次为胆石症(21.1%)、酗酒(18.1%)、暴饮暴食(12.9%)、胆系感染(8.2%)和高脂血症(9.4%),不明原因占30.3%。在男性患者中酒精因素居首位(28.0%),胆石症次之(15.6%);在女性患者中胆石症居首位(29.0%),酒精因素仅为(3.7%)。结论胆石症、饮酒和暴饮暴食是胰腺炎最常见的三大病因,男性患者以酒精因素居首位,而女性患者则以胆石症居首位,高脂血症因素比例在升高,不明原因者仍有相当比例。  相似文献   
7.
8.
食管静脉破裂出血是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致命的并发症.本院消化内科1995 年12月以来对30例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行内镜下食管静脉结扎术43例次,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无痛苦结肠镜检查的诊疗价值。方法 1416例患者分为无痛组和普通组,无痛组静脉注入芬太尼与得普利麻,普通组不行镇静。观察两组到达回盲部的时间、检出疾病类型及其检出率和分布部位、操作中的不适反应。结果无痛组插镜成功率高,到达回盲部时间短,患者感觉舒适,两组疾病检出类型及其检出率无差异,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联合应用麻醉药镇痛确切,操作安全,患者依从性高。  相似文献   
10.
P33ING1b蛋白表达与胃癌分化程度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ING1基因表达产物P33ING1b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分析ING1基因表达与胃癌分化程度的关系.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P33ING1b蛋白在不同分化程度胃癌及正常胃粘膜组织中的表达状况.结果 P33ING1b蛋白在胃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高分化胃癌75%(15/20);中分化胃癌55%(11/20);低分化胃癌15%(3/20);正常胃粘膜组织P33ING1b蛋白均为阳性表达(100%,60/60).胃癌组织中P33ING1b蛋白阳性表达率低于正常胃粘膜,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33ING1b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率随着其分化程度的降低而减少(P<0.05).结论胃癌组织中存在P33ING1b蛋白表达缺失,其表达缺失率与胃癌分化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