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粘连性肠梗阻是外科常见疾病,在处理上比较复杂,尤其是反复发作或经过多次手术者治疗更感困难。我院自1965~1984年,对37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应用小肠置管排列术,获得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37例中,男25例,女12例。年龄最大者63岁,展小者15岁,25~55岁者28例(占70%)。全组既往有手术史者31例,其中经过1次手术者6例,2次者15例,3次者8例,4次和5次者各1例,另4例为粘连性肠梗阻初次手术,该4例过去有腹膜炎病史,经保守治愈。还有2例为外伤性肠穿孔,肠壁广泛挫伤。为了预防粘连性肠梗阻,也应用了小肠置管排列术。全组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随访:失访者6例,  相似文献   
2.
3.
腹腔恶性淋巴瘤临床较为常见。但由于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缺乏特异性,故临床误诊率相当高,而某些少见的特殊表现形式的腹腔恶性淋巴瘤则更难确诊。为此,现将我院1980年3月至1990年3月间,经手术或病理诊断证实的几种特殊临床表现形式的腹腔恶性淋巴瘤报告分析如下。一、以穿孔为主要表现:女性,22岁。因持续发热一月以“伤寒”收住内科。入院第四天食萝卜汤后,突发剧烈腹痛。外科会诊,体温39℃,  相似文献   
4.
患者丁杰,男8岁,因头顶部摔伤23天,并发热16天,于1996年10月13日入院。入院前23天不慎跌倒,右顶枕部头皮裂伤,出血不止,无昏迷史;经污水冲洗伤口后送当地卫生院清创缝合,7天拆线,伤口有较多脓性分泌物,感伤口疼痛,伴畏寒发热;经抗感染(青霉素静脉输液)治疗症状无缓解,转入我院进一步诊治。查:神志清楚,T 39.1℃ P120次/分,BP 11/5.5kPa,右顶枕部有一大小约4.5cm×1.5cm头皮裂伤,有较多黄绿色脓性分泌物,味臭、伤口周围明显压痛,伤口底部可见颅骨线性骨折,并取出2cm×0.2cm大小游离骨片;可见脓液从骨缝向外渗出,右枕部淋巴结肿大,压痛,人院后CT:5~9层面见右侧顶骨内板下8cm×2.9cm大小梭形低密度灶,其内密度不均匀,CT值29~48Hu,右侧脑室受压明显。中线结构居中;骨窗示右侧顶骨骨折,结合病史考虑为右顶部硬膜外脓肿,顶骨骨折;伤口分泌物培养为奇异变形杆菌;对丁胺卡那敏感;  相似文献   
5.
根据食管癌切除术后肠道功能仍被保留,采用术中置空肠营养管,术后肠内营养治疗36例食管中下段及胃底贲门癌患者。达到了加强术后病人营养支持,预防和治疗吻合口瘘的目的。强调在开始肠内营养前,确定空肠营养管是否到达空肠非常重要,介绍了鉴定的方法。肠内营养时要注意营养液的滴注速度、浓度和温度。  相似文献   
6.
腹腔恶性淋巴瘤临床较为常见。但由于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缺乏特异性,故临床误诊率较高。现将我院1980~1990年经手术或病理诊断证实的几种特殊临床表现的腹腔恶性淋巴瘤报告如下。一、以穿孔形式为主要表现:女性,22岁。因持续发热1月以伤寒收住内科。入院第4天食萝卜汤后,突发剧烈腹痛。外科会诊,体温39℃,板状腹、全腹广泛压痛及反跳痛,以左侧腹为甚。WBC14.3×10~9/L,N0.71,L0.28, M0.01。即行剖腹探查,腹  相似文献   
7.
毕Ⅱ式胃大部切除术后内疝,是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由于未髓早期诊断和手术,故死亡率高达40%。我院外科在1968~1981年,共收治胃术后空肠输入袢内疝9例,通过及时手术,全部治愈,兹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男8例,女1例。最小年龄25岁,最大年龄67岁。第1次手术原因:12指肠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