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一种很严重的疾病,有着较高的致死率和致残率。本研究旨在研发一种模型预测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院内病死率。方法 本研究数据来自于2014年至2018年就诊于北京大学10所附属医院的患者的相关资料,最终纳入797例诊断为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采用单变量和多变量Logistic回归,探究影响蛛网膜下腔出血预后的影响因素,用列线图来预测院内病死率。结果 在纳入的患者中,院内病死率为7.53%。影响因素包括动脉瘤、心脏病、脑疝、脑内血肿、昏迷、肺部感染、呼吸衰竭和肺炎(P值均<0.05)。预测模型的曲线下面积为0.860 (95%CI:0.809~0.911)。结论 本研究构建了一个能够预测蛛网膜下腔患者的院内病死率的模型。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北京市各级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对艾滋病暴露前预防用药(pre-exposure prophylaxis,PrEP)知识知晓率及知晓程度,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2021年11—12月采用网络问卷调查方式,收集医务人员的基本情况、艾滋病知识、性病知识和PrEP知识,分析PrEP知识知晓情况及影响因素。结果 本研究收回有效问卷13 298份,发现北京市医务人员PrEP知识知晓率74.21%(9 869人),不同专业人员中,检验人员PrEP知识知晓率最高(83.75%);不同级别医院中,二级医院医务人员PrEP知识知晓率最高(79.7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二级医疗机构医务人员(OR=1.48, 95%CI:1.27~1.74)、一级医疗机构医务人员(OR=1.13,95%CI:1.03~1.23);医生(OR=1.54,95%CI:1.37~1.73)、护士(OR=1.24,95%CI:1.11~1.38)、检验人员(OR=2.28,95%CI:1.78~2.92);艾滋病知识合格(OR=2.46,95%CI:1.91~3.16)和性病知识合格(OR=2.43,95...  相似文献   
3.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可有效地降低门静脉高压,预防反复性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以及缓解难治性腹水。术中涉及血管穿刺、肝实质内扩张穿刺道、支架植入等,会导致诸多并发症。如何对TIPS相关并发症进行有效预防和处理,是TIPS相关研究的一个新方向。对近年来TIPS术中、术后较常见的并发症以及预防/处理策略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 系统评价糖皮质激素治疗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以期为重症COVID-19患者的治疗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ClinicalTrials.gov、WanFang Data和CNKI数据库,搜集糖皮质激素治疗重症COVID-19相关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21年8月26日。由2位评价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7个研究,包括6 236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常规治疗相比,糖皮质激素治疗重症COVID-19在降低全因死亡率[RR=0.84,95%CI(0.77,0.91),P<0.000 1]方面,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在复合疾病进展[RR=0.84,95%CI(0.69,1.01),P=0.06]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常规治疗相比,糖皮质激素并不增加重症患者不良反应[一般不良反应:RR=1.15,95%CI(0.66,2.0...  相似文献   
5.
背景 针对代谢性疾病与甲状腺结节的相关性,既往研究多以社区人群为研究对象开展初步探索,但鲜有聚焦高校教师群体的深度分析,且多数研究基于横断面数据进行,由于代谢性疾病与甲状腺结节发生率可能受到患者性别、年龄、生活方式、疾病史、家族史等个体因素的干扰,对两者相关性尚无法进行精准推断。目的 聚焦高校教师群体,利用面板数据分析代谢性疾病对甲状腺结节发生的影响效应,进一步提高研究结论的可靠性。方法 收集2015-2018年北京市某高校教师健康体检的面板数据,体检资料包括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体质指数(BMI)、血压、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尿酸(SUA)、甲状腺B超、肝脏B超等,计算其甲状腺结节、高血压、糖代谢异常、高总胆固醇血症、高三酰甘油血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高尿酸血症、脂肪肝检出率。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控制高校教师个体差异和时间趋势的潜在干扰,分析代谢性疾病对甲状腺结节发生的影响效应。结果 4年累计获得有效研究样本4 725例次,其中甲状腺结节检出2 413例次。2018年,甲状腺结节检出率为56.95%(684/1 201),代谢性疾病检出率较高的为血脂异常50.79%(610/1 201)、超重肥胖42.96%(516/1 201)、脂肪肝33.64%(404/1 201)等。男性高血压、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高三酰甘油血症、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糖代谢异常、超重肥胖、高尿酸血症、脂肪肝检出率均高于女性(P<0.01)。中生代教师(41~50岁)和资深教师(≥51岁)甲状腺结节、高血压、糖代谢异常检出率高于青年教师(≤40岁)(P<0.05)。资深教师(≥51岁)甲状腺结节、高血压、高总胆固醇血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高三酰甘油血症、糖代谢异常、超重肥胖、高尿酸血症、脂肪肝检出率高于青年教师(≤40岁)和中生代教师(41~50岁)(P<0.05)。基于全样本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分析发现,在控制高校教师性别、年龄影响的基础上,高血压、高三酰甘油血症、超重肥胖检出率对甲状腺结节检出率有不同程度的正向影响(P<0.10)。患高血压可导致甲状腺结节检出率升高3.3%,并通过10%显著性检验;患高三酰甘油血症可引起甲状腺结节检出率上升2.6%,并通过10%显著性检验;患超重肥胖可导致甲状腺结节检出率增高1.6%,并通过1%显著性检验。结论 北京市某高校教师代谢性疾病、甲状腺结节检出率较高,甲状腺结节检出率随高效教师年龄增长而增加,高血压、高三酰甘油血症、超重肥胖会导致高校教师甲状腺结节发生率增加,因此应尽早识别高危人群达到早期预防甲状腺结节和甲状腺癌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骨科医疗纠纷逐渐成为各家医院手术科室之首,各种纠纷给患者及其家属和临床医务人员带来了巨大心理的压力。本文根据近年文献和案例从患方、医方和疾病并发症的角度分析了骨科医疗纠纷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构建编码磷酸烯醇丙酮酸羧化激酶(phosphoenolpyruvate carboxykinase,PEPCK)的基因PCK1重组腺病毒和基因敲除2种细胞模型,并初步观察PCK1过表达和敲除后对肝癌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PCK1 cDNA克隆到pAdTrack-TO4载体,构建重组腺病毒质粒,在HEK293细胞中包装、扩增成高滴度重组腺病毒AdPCK1;利用CRISPR/Cas9系统在PLC/PRF/5肝癌细胞系中筛选出PCK1基因敲除的稳定细胞株。首先,在过表达模型将Huh7细胞设为2组:AdGFP组和AdPCK1组,AdGFP组为感染腺病毒AdGFP的对照组,AdPCK1组为感染腺病毒AdPCK1的实验组。在敲除模型设Parental组和KO组,Parental组是PLC/PRF/5细胞作为对照组,KO组是PCK1基因敲除稳定细胞株作为实验组。Western blot技术检测2种模型蛋白表达量,采用划痕实验观察细胞迁移能力,进一步经qRT-PCR检测影响肝癌细胞的迁移关键分子。结果:重组腺病毒AdPCK1构建成功,经Western blot鉴定PCK1在Huh7细胞中的表达。向导RNA(single guide RNA,sgRNA)寡核苷酸双链成功插入酶切后的LentiCRISPR-V2质粒载体中且测序正确;经Western blot鉴定PCK1敲除的细胞株筛选成功。划痕结果显示,PCK1过表达模型在48 h的细胞迁移率为(66.300±0.383)%,与AdGFP组[(42.900±3.833)%]相比明显增加(t=10.540,P=0.000);PCK1敲除KO组在48 h的细胞迁移率为(59.40±5.68)%,与亲本细胞组[(79.00±5.20)%]相比明显减少(t=4.420,P=0.012)。qRT-PCR结果显示,PCK1过表达后,相较于对照组AdGFP,Cdh1相对表达量为2.733±0.501(t=5.989,P=0.004),相对表达增高;PCK1敲除后,相较于亲本细胞组,Cdh1相对表达量为0.664±0.017(t=34.290,P=0.000),相对表达减少。结论:PCK1过表达后可明显抑制肝癌细胞的迁移能力,而敲除后促进其迁移,证实PCK1可能作为抑癌基因参与肝癌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康复患者与健康人群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接种者血清抗体水平差异。方法收集2020年1月—2020年10月四川省治愈出院并于四川省人民医院随访的COVID-19康复者12例作为康复组,43例接种2剂新冠疫苗满6个月的健康人群作为免疫组,51例接种新冠疫苗加强针(第三针)28~35 d的健康人群作为加强组,3组人群定量检测免疫指标、SARS-CoV-2特异性IgG抗体和中和抗体。结果康复组与免疫组特异性IgG抗体阳性率均为100%,康复者特异性IgG抗体均值为43.44 AU/mL,明显高于免疫组特异性IgG抗体均值25.02 AU/mL(t=-3.077,P<0.05);康复组、免疫组、加强组中和抗体阳性率分别为83.33%、32.56%、100.00%,中和抗体均值分别为29.03、4.63、32.03 AU/mL,康复组出院8~14个月后体内平均中和抗体水平是免疫组的6.3倍,加强组平均中和抗体水平是免疫组6.9倍。加强组中男性中和抗体均值为61.68 AU/mL,明显高于女性中和抗体均值26.13 AU/mL(P<0.05),而BMI分组、年龄分组在各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免疫功能方面,康复组中CD4+T淋巴细胞计数均值为415.00 cells/μL,明显低于免疫组CD4+T淋巴细胞计数均值590.00 cells/μL(P<0.05),而免疫球蛋白A、G、M及补体3、补体4在康复组及免疫组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OVID-19患者在疾病发展过程中可产生IgG抗体和中和抗体,且高于接种2剂新冠疫苗者;新冠疫苗加强针能诱发更高的抗体水平,且男性中和抗体水平高于女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采用Meta分析评价恢复期血浆对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通过检索EMBASE、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等数据库,纳入恢复期血浆治疗重症COVID-19患者的临床随机对照实验(RCTs),检索时限截至2021年12月1日。有效性评价指标为28 d或30 d病死率、出院率,安全性评价指标为不良事发生率。Meta分析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本研究Meta分析共纳入了9项RCTs,共3 461例患者。结果显示,常规方案与恢复期血浆在治疗重症COVID-19患者的28 d或30 d全因死亡率(RR=0.94, 95%CI:0.84~1.05,P=0.27)、28 d或30 d出院率(RR=1.06, 95%CI:0.95~1.19,P=0.28)及不良事件发生率(RR=1.16, 95%CI:0.71~1.88,P=0.55)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本研究Meta分析提示,恢复期血浆治疗重症COVID-19患者的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0.
冯春露  杨程  刘敏  庹琳  耿晓霞  杨兴祥 《重庆医学》2023,(15):2345-2350
目的 系统评价中和抗体治疗非住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轻中度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系统检索PubMed、Embase、Wed of science、中国知网(CNKI)、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通过文献检索,发现相关文章175篇,初筛后获得16篇文章,最终纳入4个研究,包含5 145例患者。3项研究报道了治疗第30天全因病死率,但事件发生率为零,所以排除此项指标;4项研究均报道了治疗第30天住院率或急诊就诊率,结果显示治疗组低于对照组(RR=0.40,95%CI:0.24~0.66,P=0.0004);2项研究报道了治疗第15天病毒转阴率,结果显示治疗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08,95%CI:0.88~1.31,P=0.47);4项研究均报道了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显示治疗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82,95%CI:0.67~1.01,P=0.07)。结论 中和抗体的使用可显著降低非住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住院率或急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