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3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1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氨茶碱联合参麦制剂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 36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缓慢性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方法较多,这些方法虽能短时期内控制急性症状,但长期运用疗效不佳,副作用多,病人难以耐受.自 1998年始,笔者采用氨茶碱联合参麦制剂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并设立对照组,进行临床试验.至 2003年 8月,共治疗病人 36例.结果表明,该方法副作用较少,维持窦律稳定.现报告如下. ……  相似文献   
2.
中医基本理论名词术语英译探讨(七)再论几个中医基本术语的翻译问题陕西中医学院(陕西咸阳712083)李照国阴阳、气、命门、三焦、针灸等是中医理论中最为基本的几个概念。本文根据笔者以往的探讨和新近的研究,拟对这几个术语的翻译问题提出一些新的看法,以便能...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2岁,住院号900421。因发热咳喘4日于1990年2月11日下午8时入院。T 39.5℃,R 80,P 160。危重病容鼻翼扇动,吸气三凹征,呼吸浅快并间停。两肺密集湿罗音及哮呜音。心界不扩大,心律齐,无杂音。肝脾不大,肠呜音活跃。胸片:两肺沿支气管分布点片状模糊影。WBC 220×10~9/L,N 0.86,L 0.14。诊断:支气管肺炎,呼衰。给抗菌素、呼吸兴奋剂,面罩吸氧,间断人工胸外按压辅助呼吸。13日下午无脉搏,心率170次/分,心音有力。诊断为合并感染性休克,加抗休克治疗。至14日下午仍无脉搏,  相似文献   
4.
主动脉夹层(AD)是一种起病急、发展块、表现复杂及误诊率高、死亡率高的疾病,需迅速明确诊断、及时救治。笔者报告4例非典型病例,并复习文献资料分析误诊原因,提出诊断策略。1病例报告例1表现为心力衰竭。患者男性,61岁。入院前  相似文献   
5.
主动脉夹层(AD)是一种起病急、发展块、表现复杂及误诊率高、死亡率高的疾病,需迅速明确诊断、及时救治。笔者报告4例非典型病例,并复习文献资料分析误诊原因,提出诊断策略。1病例报告例1表现为心力衰竭。患者男性,61岁。入院前  相似文献   
6.
结核性脑膜炎临床常见 ,然而诊断有时却十分困难 ,一旦误诊后果往往很严重。笔者就临床20多年遇到的因临床表现不典型而误诊的4例报告如下。1病例报告例1:吕某 ,男 ,24岁 ,法医。1982年元月缓慢起病 ,间歇轻微头痛、颈项痛 ,无发热、盗汗等症状 ,1983年3月疑诊颈椎病。予强的松龙封闭 ,每周1次。封闭2次后低热、头痛加重 ,以为颈椎封闭所致 ,而未在意。第3次封闭后8d出现高热、昏迷。经腰椎穿刺诊断为结核性脑膜炎 ;颈部X线片报告 :颈椎结核。抢救治疗2个月 ,无效死亡。例2:马某 ,男 ,27岁。医生。1988年3月…  相似文献   
7.
肝豆状核变性又称Wilson病 ,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铜代谢障碍性疾病。大量铜主要沉积在肝、脑、肾、骨骼、角膜等组织中 ,引起一系列变异性较大的临床症状。以反复溶血为首发及主要表现者少见 ,现就笔者所见同胞2例报告如下。1病例简介例1,男 ,7岁。2000年6月15日突然起病高热、皮疹、肌痛、虚弱、尿呈浓茶色 ,继之黄疸。5日后热退、皮疹消失。病后每间隔20d上述症状复发1次 ,在当地诊断为“急性黄疸型肝炎”、“贫血” ,相应治疗1月余无效。并逐渐腹胀满。于2000年7月24日入院 ,体查体温39 8℃ ,脉搏…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索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急性期的疗法。方法:果用“早期三通”即早期化瘀通络、早期解毒通窍、早期泻热通腑治疗脑卒中急性期患者70例,1个疗程2W,治疗前后依据《中国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CSS)表》评分判定疗效。结果:脑梗死患者治疗组较对照组疗效提高18.80%,脑出血病人治疗组较对照组疗效提高17.48%。结论:“早期三通”疗法在脑卒中急性期有改善,并对脑出血具有缩小血肿作用。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