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3篇
  2011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为欣引起粒细胞缺乏症1例黄坚,葛琼珊,庄生一(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杭州310006)患者,男,46a,于1991年12月10日以“咳嗽、胸闷、气急十二年,紫绀、下肢浮肿五年,加剧一月”为主诉入院.查体:T37.1 血压13.4/8kPa,发育欠佳,...  相似文献   
2.
作者对109例肺心病瘀证患者和80例对照组九项血液流变学指标测值进行了多因素判别分析。经微机处理,筛选出三个瘀证的判别指标,并建立了在血液流变学意义下瘀证的判别模式。同时对判别模式的正确性进行了临床检验。结果,其诊断效率为83%。瘀证判别函数 f 值随瘀证临床表现减轻而下降的观察,还表明所建立的判别模式对于瘀证微观辨证不仅具有定性意义,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尚具有定量意义。  相似文献   
3.
近年,随着先进的心电监护和电生理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多的报道表明,预激综合征常常以潜伏形式存在.这些患者经常发作PSVT或房颤而找不到预激综合征的征据,往往是由于窦性冲动沿附加通道抵达心室预激区同沿正常房室通道激动心室的心肌质块范围对比,发生间歇性改变,心电图表现为预激图形的间歇性正常化。Hindman等  相似文献   
4.
自1952年 Copley 开始观察血液的流变性质并引进“血液流变学”(hemorheology)这一术语以来,短短三十多年中,血液流变学在理论研究、方法学探索以及临床应用研究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在研究肺心病血液流变学改变特点、探讨纠正高粘血症的方法以开辟肺心病治疗的新领域等方面,国内外学者做了大量工作,有了丰富的、深入的认识。一、肺心病血液流变学改变特点的研究在应用血液流变学手段研究肺心病病理机制中,尽管各作者所报道的结果略有差异,  相似文献   
5.
6.
通过对109例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瘀证患者应用中医古方治疗前后8项血液流变学指标测值的主成分分析,认为小青龙汤具有降低ηp、Fib,改善 EPM 的作用麻杏石甘汤具有降低ηb、ηb-1/Ht、ESR、K 的作用;千金苇茎汤具有降低 ESR、K、Ht,提高EPM 的作用;真武汤具有降低ηb、ηb-1/Ht、Ht 的作用,从而达到良好的化瘀效果。结果提示,上述血液流变学指标组合的改变,分别与中医寒饮、肺热、痰热、寨水等病机有一定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7.
对淤证的诊断客观化和活血化淤治疗效果的评价,已经有若干究研,但如何寻找一种简便、快速的方法能作出某些有参考意义的评价,则尚未有定量性的工作。考虑到舌下络脉(舌下静脉)既是祖国医学舌诊内容之一,又是淤证的体征之一。因此,本文拟探讨舌下络脉可见宽度(这是一个容易测量的指标)与淤  相似文献   
8.
血瘀证患者红细胞变形性及体外血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作者观测了127例肺心病、47例肾小球肾炎及17例冠心病三组血瘀证患者的红细胞变形指数(DI)和体外形成血栓的长度(L)、重量(W)、形成血栓的时间以及血液对管壁的粘附性。结果:三组血瘀证患者 DI 显著低于正常人,L 长于正常人,血液对管壁的粘附性比正常人大,但形成血栓的时间长于正常人,按病情分组研究表明,DI 的降低和 L增长的程度,与呼吸衰竭、酸碱平衡紊乱以及肾功能衰竭之是否发生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9.
一、问题的提出 根据本文第二部份作者们的工作,针对肺心病急性发作期血淤证患者,采取三种不同的中药治疗方案。这三组分别命名为A组、B组、C组。每一受治者治疗前作血液流变学八个指标的测定,治疗后再作同样八个指标的测定。设所测定的八个指标表示为X′_i,i=1,2,……~8。再命X~1=X′_1前—X′_1后表示同一指标治疗前后的差值,则每一受治者对应(X~1,X~2,  相似文献   
10.
为了从微观水平探讨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淤证的定量辨证,作者对109例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淤证患者和80例健康人进行了血液流变学9项指标测值的多因素判别分析,筛选出判别淤证的三个指标并建立了判别函数f和f的淤证判别临界值。并且于健康人和淤证患者分别对所建立的判别模式进行正确性检验。作者从祖国医学对淤证的经典论述出发,结合现代血液流变学观点进行了深入的讨论,认为所建立的淤证判别模式反映了淤证的微观本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