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2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4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人工流产妇女避孕节育情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浙江省10个地区30家医疗单位,调查人工流产妇女9600人,有效问卷9235份,以其中未生育的3630名流产妇女为未育组,已生育的5605人为已育组,比较两组人工流产影响因素。结果在首次性生活前、后避孕方法知晓率未育组为33.94%和47.33%,已育组为24.76%和33.31%;流产后拟采取短效或低效避孕措施的比例,未育组避孕套为74.35%、体外射精为1.87%、安全期避孕为4.38%,均分别高于已育组的36.27%、0.84%、2.00%。未育组避孕知识主要来源于学校教育、朋友介绍和网络;已育组避孕知识的主要来源于医护人员和计生人员。结论未育人工流产妇女意外怀孕比例较高,接受避孕方法知情选择指导较少,医护人员需做好流产后妇女避孕节育咨询服务。  相似文献   
2.
本文收集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于2006-07~2006-11住院治疗的子宫峡部妊娠6例,均经B超及手术证实,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3.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早期妊娠7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剖官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是指胚囊种植于子宫的瘢痕处。近年来,随着剖宫产率的上升,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发生率也逐渐增加。但其临床表现各异,早期易漏诊,在人工流产或自然流产时往往发生不可控制的大出血甚至危及生命,需行子宫切除,患者因此失去生育功能。为提高对该病的认识与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4.
米非司酮对子宫内膜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米司酮抗早孕的作用已明确,现更多研究着重避孕作用,对子宫内膜的影响是避孕的关键之一。本文简述年来米非司酮在子宫内膜方面的研究。着重从3大方面来讨论。(1)子宫内膜形态学方面,其中包括子宫内膜厚度,重度,血管,腺体和间质等。(2)雌孕激素受体变化。(3)对细胞因子及其他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腹膜后肿瘤谩诊6例分析程玉苹,庄亚玲淅江医科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310006)腹膜后肿瘤罕见,据报道占全部肿瘤的0.2%[1],妇科极少见到,容易误诊。我院1985年至1991年共遇6例,均误诊为卵巢肿瘤,现报告如下。至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年龄36...  相似文献   
6.
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15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患 ,2 5~ 45岁的女性发病率为 15 %。本病绝大多数局限于盆腔内 ,尤以卵巢为常见 ,盆腔外的部位均可发病 ,但发病率相对较低。本文分析了 15例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病例。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 选择 1999~ 2 0 0 1年在我院诊治的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 15例 ,年龄平均 31 9岁 (2 9~ 37岁 ) ,孕产次平均 1 7次 (1~ 4次 ) ,均有剖宫产史 ,其中 1例有 2次剖宫产史。首发症状距剖宫产的时间平均 2 45年(2月~ 7年 )。 15例病例均经病理切片确诊。2 临床表现  15例均有周期性下腹痛 ,经期明显 ,腹壁均…  相似文献   
7.
人工流产术致子宫穿孔63例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人流术致子宫穿孔的相关因素、处理及其预防措施。方法:对人流术致子宫穿孔63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人流术致子宫穿孔与子宫过度倾屈、畸形、多次妊娠史、哺乳期子宫、疤痕子宫等有明显关系;45例经保守治疗、18例经手术治疗均全部治愈。结论:子宫过度倾屈、畸形、多次妊娠史、哺乳期子宫、疤痕子宫等为人流术致子宫穿孔的高危因素。应严格掌握手术的适应症与禁忌症,重视高危因素;对宫颈紧、扩张困难者应软化宫颈后施手术;子宫穿孔若能及时发现、处理,保守治疗是经济、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8.
米非司酮对子宫内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米非司酮抗早孕的作用已明确,现更多研究着重其避孕作用,对子宫内膜的影响是避孕的关键之一。本文简述近年来米非司酮在子宫内膜方面的研究。着重从3大方面来讨论:①子宫内膜形态学方面,其中包括子宫内膜厚度、重度、血管、腺体和间质等;②雌孕激素受体变化;③对细胞因子及其他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米非司酮对蜕膜中表皮生长因子(EGF)的影响。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米非司酮加米索组、米非司酮组、对照组各15例蜕膜中EGF水平。结果:3组蜕膜中EGF水平分别为11.055±12.893ng/mg蛋白质,9.528±8.102ng/mg蛋白质,12.667±8.598ng/mg蛋白质,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米非司酮对蜕膜中EGF水平无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不同低剂量米非司酮对人卵巢黄素化颗粒细胞凋亡的影响,确定米非司酮作为口服避孕药的理论基础。方法:体外培养颗粒细胞。利用免疫荧光、脱氧核糖核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 (TUNEL)及流式细胞技术检测不同低剂量米非司酮处理下颗粒细胞的凋亡形态、凋亡率及caspase-3荧光强度。结果:免疫荧光检测显示处理组中颗粒细胞呈现染色质浓缩,边缘化的凋亡形态。TUNEL表明,米非司酮处理各组均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米非司酮处理各组之间两两比较,除1.25 μmol/L与2.50 μmol/L外,均有显著差异,P<0.01。流式细胞检测发现,米非司酮各处理组中caspase-3的荧光强度与对照组均有显著差异(P<0.01),各处理组之间比较与TUNEL结果相一致。结论:低剂量米非司酮能诱导颗粒细胞凋亡,1.25 μmol/L浓度的米非司酮也能诱导颗粒细胞凋亡。米非司酮可能通过影响caspase-3的活性变化来调节颗粒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