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2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责任小组包干制在妇科创建护理示范病房的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责任小组包干制在创建护理示范病房实践中的积极作用。方法将23名护士中的18名均分为3个责任小组,每人分管4例患者,实行责任包干。改变护理排班模式,增加11:00~18:00、18:00~21:00、6:30~8:30等繁忙时段的班次,保证护理服务的连续性。结果实施后患者对护士满意率达99.26%,满意度的各项目平均得分为(4.01±0.15)分。结论开展责任小组包干制护理,增强了护士责任心,密切了护患关系,调动了护士工作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护理服务的延续性,促进护理质量的提高,从而增加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非侵入式压力反馈检测法评估盆底肌功能的有效性及其与压力性尿失禁(SUI)的关系。方法:选择2019年7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妇产科就诊的已生育非妊娠女性100例,分别采用两种盆底肌功能检测方法(非侵入式压力反馈检测法和侵入式肌电反馈检测法)测量盆底肌功能相关指标,同时填写尿失禁专业问卷调查表ICI-Q-SF,根据评分结果分为SUI组(47例)和非SUI组(53例)。分析两种盆底肌功能检测方法各参数间的相关性,SUI与非SUI妇女中两种盆底肌检测方法的相关性,及ICI-Q-SF评分与两种盆底肌功能检测方法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非侵入式压力反馈检测和侵入式肌电反馈检测,两种方法的3个参数:Ⅱ类肌纤维最大值(快肌最大值)、Ⅰ类肌纤维平均值(慢肌平均值)、Ⅰ类肌纤维变异性之间具有相关性(P0.05),且均呈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分别为0.374、0.427和0.237;(2)非SUI组中两种检测方法在Ⅱ类肌纤维最大值和Ⅰ类肌纤维平均值两个参数之间具有相关性(P0.05),且均呈正相关关系,r分别为0.386和0.502;SUI组中两种检测方法在5个参数之间均无相关性(P0.05);(3)ICI-Q-SF评分与侵入式肌电检测的Ⅱ类肌纤维最大值、Ⅱ类肌纤维上升时间、Ⅱ类肌纤维恢复时间及非侵入式压力检测的Ⅰ类肌纤维变异性具有相关性,其中与侵入式Ⅱ类肌纤维最大值呈负相关关系(r0,P0.05),与侵入式Ⅱ类肌纤维上升时间、侵入式Ⅱ类肌纤维恢复时间、非侵入式Ⅰ类肌纤维变异性呈正相关关系(r0,P0.05)。结论:非侵入式压力反馈检测方法和侵入式肌电反馈检测方法在评估盆底肌力方面具有一致性,为孕期及产褥早期评估盆底肌力提供了可能性,为妊娠期SUI机制研究创造了临床基础与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产后保健工作对产妇心理和生理康复产生的影响,探讨科学的护理方法。方法将在我院就诊的300例产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其中对照组采用普通护理指导,实验组采用保健护理指导,通过比较两组的母乳喂养状况、婴儿的护理状况以及其他疾病的发生状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中产妇的其他疾病患病率较低,母乳喂养状况以及婴儿护理状况都比对照组状况好。结论妇女在产褥期会出现比较多的健康问题,医护人员要加强对产后护理工作的指导,及时解决产妇心理与生理上的问题,提高其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黑色素肿瘤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及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3月至2017年2月手术治疗的3例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黑色素性肿瘤的临床资料,1例位于颞叶,1例位于小脑,1例位于右侧桥小脑角区。结果 2例全切,1例次全切。术后随访1~3个月,3例一般情况良好。结论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黑色素肿瘤确诊依赖病理检查,临床分型对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妊娠妇女产前对分娩安全性的认知和态度等因素对其分娩方式选择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在某妇幼保健院住院待产的妊娠妇女进行现场调查。待产妇分娩后,根据其分娩方式将参与调查的产妇分为剖宫产组和阴道分娩组,再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两组妊娠妇女对分娩认知和态度之间的差异。结果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具有本科及以上文化程度妊娠妇女(OR :3?22,95%CI :1?52~6?79)、产前倾向于剖宫产或无明显倾向的妊娠妇女(OR :9?54,95%CI :4?09~22?25)、认为剖宫产更安全的妊娠妇女(OR :3?73,95%CI :1?65~8?41)最后采用剖宫产分娩的可能性显著升高。结论产妇产前对分娩的认知和对不同分娩方式的选择意向会影响产妇最终分娩方式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吴波  刘静  常隽  胡辉 《护理学杂志》2019,34(19):76-78
目的调查二胎剖宫产待产妇妊娠特有焦虑状况及影响其焦虑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妊娠特有焦虑问卷对225例二胎剖宫产待产妇进行横断面问卷调查。结果 93例(43.46%)二胎剖宫产待产妇得分≥24分,存在妊娠相关焦虑。高龄、家属期望、孕期知识了解程度及一胎剖宫产分娩为主要影响因素。结论二胎剖宫产待产妇妊娠特有焦虑发生率较高;高龄、家属期望程度高、孕期知识了解不全面及一胎为剖宫产分娩方式增加了二胎剖宫产待产妇妊娠特有焦虑程度。对二胎剖宫产待产妇需进行早期心理识别和干预,家庭和社会要多给予支持和帮助,使其顺利度过围生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