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5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草仙乙肝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30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近年来我国对乙型肝炎治疗做了广泛研究 ,开发了许多新药 ,其中包括西药和中药等 ,但至今仍没有找到有效治疗药物。草仙乙肝胶囊源于国内经验方 ,后经十多年的临床验证和筛选 ,采用 2 1味中药精制而成。草仙乙肝胶囊具有较强的降低丙氨酸转氨酶 (ALT) ,抑制肝炎病毒的能力[1 ] 。为进一步观察其疗效 ,我院应用草仙乙肝胶囊治疗轻、中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3 0例取得良好疗效 ,结果总结如下。材料与方法一、病例资料选择 58例慢性乙型肝炎均为 2 0 0 1年 1月至 2 0 0 1年12月间的本科住院患者 ,诊断以第十次全国病毒性肝炎学术会议修订的《病…  相似文献   
2.
α干扰素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α干扰素(IFN-α)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方法]3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以肌肉注射IFN-α1b 3MU,隔日1次,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血清中透明质酸(HA)、层粘蛋白(LN)、Ⅳ型肢原(C-Ⅳ)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含量,观察治疗前后上述血清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经IFN-α治疗6个月后,血清HA、LN、C-Ⅳ、TGF-β1含量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将3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为3组:完全应答组19例、部分应答组8例,无应答组5例.只有完全应答组患者在治疗后血清LN、HA、C-Ⅳ、TGF-β1含量达到正常水平,并且上述指标的下降程度在完全应答组最明显(F≥103.6,P<0.01),部分应答组和无应答组织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α干扰素(IFN-α)可以改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肝纤维化.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白细胞三烯对小鼠肝组织的损伤作用,探讨Ⅰ型超敏反应在肝炎发生发展过程中对肝组织的损伤作用.[方法]每日给实验组小鼠尾静脉注射6μg/kg白细胞三烯D4,给予对照组小鼠0.2mL生理盐水,动态观察各组小鼠血清中ALT,AST值和肝组织的病理变化.[结果]第3周起实验组小鼠血清中ALT,AST值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实验组小鼠肝组织细胞出现不同程度的病理变化,且随着时间的延长,病理变化亦更显著.[结论]白细胞三烯可直接引起小鼠肝组织的损伤,Ⅰ型超敏反应在肝炎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直接引发肝组织损伤和细胞坏死.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肝组织中Chynmse浓度在酒精性肝纤维化中的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48例酒精性肝纤维化患者肝组织中Chymase浓度,与28例急性肝炎做对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Chymase单克隆抗体(mAb)标记的肥大细胞分布情况.结果:酒精性肝纤维化患者肝组织中Chymase浓度为(17.5±4.4)μg/g,明显高于急性肝炎(2.8±1.0)μg/g,P<0.01;免疫组化染色结果,Chymase标记的肥大细胞主要分布于纤维化旺盛的肝细胞周围及中心静脉周围,其分布与纤维化部位相一致,且肝组织中Chymase浓度高的患者,其肝组织内Chymase标记的肥大细胞分布增多.结论:肝组织中Chymase浓度可能与酒精性肝纤维化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5.
IgE与白细胞介素4(IL-4)是参与Ⅰ型超敏反应的主要抗体和介质,也是检测工型超敏反应的重要指标。为了论证Ⅰ型超敏反应与乙型肝炎发病机制的关系,对急、慢性乙型肝炎、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结合血清谷丙转氨酶(ALT)浓度的变化,检测了血清内IgE和IL-4含量。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肝细胞癌(HCC)在全球范围内是第6大常见的癌症(84.1万例),居癌症死亡原因第4位(78.2万例)[1],而慢性乙型肝炎、慢性丙型肝炎、酗酒、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糖尿病等是引发HCC的主要危险因素.近年来,NAFLD和NASH发展为HCC的比例呈逐年升高趋势[2].mi...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shc1 rs11264233与延边地区肝癌风险性的关系。方法 选取延边地区599名肝癌患者和599名健康对照组人群为研究对象。采用PCR - RFLP方法检测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频率。二元logistic 回归模型分析shc1 rs11264233位点多态性与肝癌遗传易感性的关系。结果 shc1 rs11264233位点存在G和A两种等位基因,GG、GA和AA基因型。shc1 rs11264233位点基因型符合哈迪-温伯格遗传平衡规律。共显性模型中与携带GG基因型的个体相比携带AA基因型的个体更容易患PHC(调整OR = 1.512,95% CI:1.087~2.102,P = 0.014),隐性模型中AA基因型PHC组风险度显著高于GG和GA组合型中(调整 OR = 1.461,95% CI:1.101~1.940,P = 0.009)。结论 shc1 rs11264233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延边地区肝癌风险有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中,血液锌(Zn)、硒(Se)对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对40例HFRS病人进行血清Zn、Se含量及T淋巴细胞亚群进行动态观察。结果显示HFRS病人血清Zn、Se含量在发热期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CD4+细胞在发热期明显降低,CD8+细胞在发热期明显升高,其变化在少尿期最重,并且发现Zn、Se含量和T细胞亚群变化有一定的相关性,即Zn、Se和CD4+细胞数量正相关,和CD8+细胞数量成负相关,与CD4+/CD8+负相关。结论HFRS病人免疫功能紊乱现象与血清Zn、Se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9.
乙型肝炎患者血清IL-13和PGE1含量的检测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检测乙型肝炎患者和正常对照组血清中IL-13和PGE1的水平及其与ALT、AST的相关性,探讨Ⅰ型超敏反应与乙型肝炎免疫学发病机制的关系。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双抗体夹心法,检测50例急、慢性乙型肝炎及35例正常对照组血清IL-13和PGE1水平,并观察与血清中ALT及AST水平的相关性。结果:①10例急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IL-13和PGE1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②3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IL-13和PGE1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中慢性重度组升高最明显,其次为中度组和轻度组;③IL-13和PGE1水平与血清ALT、AST含量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结论: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IL-13和PGE1水平的高低,可反映肝组织的损害程度,对病情和预后的判定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延边地区朝鲜族HBV感染者HBV基因类型分布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延边地区朝鲜族HBV感染者215例分为无症状携带者36例,急性乙型肝炎5例,慢性乙型肝炎106例,肝炎肝硬化50例,原发性肝癌18例.利用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法(PCR),对患者血清标本进行基因型检测.结果:215例HBV感染者中检出B基因型61例(28.0%),C基因型154例(72.0%),未检出其他基因型.在慢性乙型肝炎、肝炎肝硬化、肝细胞癌患者中,C基因型比例(79.0%、84.0%、89.0%)明显高于无症状携带者及急性乙型肝炎(25.0%、60.0%,P<0.01),在无症状携带者中,B基因型比例高于C基因型(75.0%vs 25.0%,P<0.01).HbeAg阳性组C基因型比例高于HBeAg阴性感染组(73.0% vs 54.0%,P<0.05),HbeAg阴性组的B基因型比例高于HBeAg阳性组(46.0% vs 27.0%,P<0.01).结论:延边地区朝鲜族HBV感染主要为C基因型,其次为B基因型.C基因型在临床上以慢性乙型肝炎、肝炎肝硬化、肝细胞癌多见.其发生率显著高于B基因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