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2篇
眼科学   8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序列在膀胱癌分期及术后复发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经病理证实的膀胱癌患者40例,膀胱癌术后患者20例,DWI对膀胱癌分期与病理对膀胱癌分期进行"一对一"对比,判断膀胱癌术后复发与良性改变并与病理对照。结果 40例膀胱癌患者中28例T1分期,8例T2分期,3例T3分期,1例T4分期,20例膀胱癌术后患者中术后复发的12例,良性改变的8例,DWI序列在膀胱癌分期的准确率及膀胱癌术后良恶性的判断的准确性与病理对照无明显差异。结论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能够对膀胱癌分期及判断膀胱癌术后是否为复发提供有力依据,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应用广视野系统联合手术显微镜直视下冷凝治疗锯齿缘断离性视网膜脱离的价值.方法 对锯齿缘断离性视网膜脱离24例(24眼)借助广视野系统进行玻璃体切除联合手术显微镜直视下巩膜外冷凝视网膜裂孔,对手术疗效、冷凝手术时间、手术并发症等进行随访和评价.结果 术后随访6 ~38个月,一次手术治愈率91.7% (22/24),另2眼二次手术获得解剖复位,盲目率从术前75% (18/24)下降到术后6个月的33% (8/24);手术冷凝时间(5.0±1.2)min;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广视野观察系统联合手术显微镜直视下冷凝治疗锯齿缘断离性视网膜脱离具有手术方式简化,冷凝时间缩短,术后视力恢复良好,一次手术治愈率高及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重硅油眼内填充治疗未见裂孔的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未见裂孔的视网膜脱离患者7例(7眼)行玻璃体切割联合玻璃体腔重硅油(Oxane HD)填充术。结果术后随访89~248 d,均未发现视网膜再次脱离;2例患者视力提高,2例视力不变,3例视力下降。术后5例眼压异常,其中2例患者眼压低于10 mmHg,3例患者眼压高于21 mmHg;2例患者发现少量前房重硅油浮游。未发现并发性白内障、重硅油乳化、严重的前房炎症反应等与硅油相关的其他并发症。结论对非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行玻璃体切割联合玻璃体腔重硅油填充术,可获得满意的视网膜复位效果,并发症发生率也较低,可提高患者的舒适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颅骨骨纤维异样增殖症的MRI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22例颅骨骨纤维异样增殖症的MRI表现。其中男12例,女10例,年龄2~74岁,平均22.8岁。10例MRI平扫和增强扫描,12例单纯MR平扫。结果 22例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头局部膨胀、突眼及复视、头痛。MR平扫,T1WI上表现低信号者14例,等信号8例。T2WI上表现多种多样,低信号12例,混杂信号8例,高信号2例。增强扫描,颅底骨病变多明显均匀强化,颅盖骨多不均匀斑片样强化。结论 颅盖骨骨纤维异样增殖症的MRI表现有一定特异性,而颅底病变表现常类似肿瘤改变,应提高对该病MRI表现的认识,以降低误诊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联合全视网膜光凝术(PRP)治疗重度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sNPDR)合并黄斑水肿(DME)对黄斑区血流密度变化的影响。

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10/2019-04在我院确诊的sNPDR合并DME患者30例30眼,根据治疗方案进行分组,其中A组15例15眼采用“1+PRN”方案采用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7d后行PRP治疗,B组15例15眼采用单纯PRP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黄斑区6mm×6mm浅层毛细血管(SCP)和深层毛细血管(DCP)血流密度、黄斑中心凹厚度(CMT)、最佳矫正视力(BCVA)变化情况。

结果:与术前相比,A组患者术后2wk,1mo DCP血流密度显著增加、CMT明显降低、BCVA明显改善(均P<0.05),B组患者术后1mo CMT降低、BCVA改善(均P<0.05)。术后2wk、1mo,A组患者DCP血流密度较B组明显增加(43.37%±2.72% vs 41.03%±2.60%,45.01%±2.28% vs 41.20%±2.43%,均P<0.05),CMT较B组明显降低(303.4±30.36μm vs 329.60±31.47μm,268.67±30.27μm vs 319.40±28.63μm,均P<0.05),BCVA(LogMAR)较B组明显改善(0.28±0.11 vs 0.40±0.13,0.23±0.14 vs 0.38±0.15,均P<0.05)。

结论:抗VEGF联合PRP治疗sNPDR合并DME患者短期内可有效增加DCP血流密度,减轻黄斑水肿,改善视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重硅油眼内填充治疗视网膜脱离的手术疗效及并发症。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我院收治的下方裂孔或后极部裂孔视网膜脱离,且因为年龄或全身因素无法俯卧位的患者20例(20眼),采用标准的睫状体扁平部三切口行玻璃体切除术,剥除视网膜前膜,重水压平视网膜,必要时行下方视网膜周边切开,气液交换后眼内激光封闭裂孔和视网膜切开边缘,玻璃体腔填充重硅油。结果随访4~21个月,平均7.3月,4例(占20%)患者于术后20d至4个月行硅油取出,2例由于重硅油乳化,1例由于药物控制不佳的继发性青光眼,1例网膜平复,16例仍未取出重硅油。并发症有:并发性白内障2例,重硅油乳化2例,高眼压3例,严重的前房炎症反应1例。结论对下方裂孔或后极部裂孔视网膜脱离的患者,行玻璃体切割联合玻璃体腔重硅油填充术,可获得满意的视网膜复位率,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可提高因为年龄或全身因素无法俯卧位患者的舒适性。  相似文献   
7.
赵昕  李敏  崔凌  杨珂 《微创医学》2009,4(6):632-634
目的探讨玻璃体显微手术治疗外伤性晶状体全脱位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玻璃体切除取出全脱位入玻璃体腔晶状体16例16眼,先行标准睫状体扁平部三切口闭合式玻璃体切除术,做巩膜隧道切口长度约7~8 mm,持5 mL注射器从睫状体扁平部一切口进入玻璃体腔,将针头刺入脱位晶状体中央1/2~2/3,提举至前房,持晶状体圈套器从巩膜隧道口娩出晶状体;植入袢固定后房型人工晶体,固定于睫状沟。对术前合并继发性青光眼,眼压≥40 mmHg的3眼行联合小梁切除术。结果16例均一次手术成功取出脱入玻璃体腔晶状体,随访6~15个月,术后6个月脱盲(视力≥0.05)率75%(12/16),较术前的37.5%(6/16)明显提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71 4,P=0.032 5,P〈0.05)。结论玻璃体显微手术取出脱入玻璃体腔的晶状体是治疗外伤性晶状体全脱位的有效手术方法,缩短手术时间,简化手术方式,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目的 采用网络药理学探究芍药甘草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数据库、文献挖掘整理芍药甘草汤化学成分;利用GeneCards、OMIM、DrugBank、TTD数据库收集CAG的相关靶点;利用Venn图筛选交集靶点,由Cytoscape软件构建“活性成分-疾病靶点”网络,由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软件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利用Metascape数据库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利用AutoDock软件进行分子对接。结果 筛选出芍药甘草汤有效活性成分103个,与CAG相关靶点76个,重要活性成分包括槲皮素、山奈酚、柚皮素、甘草查尔酮A,核心靶点包括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1(AKT1)、肿瘤抑制因子p53(TP53)、肿瘤坏死因子(TNF)等,KEGG通路主要富集于白细胞介素-17(IL-17)、TNF、缺氧诱导因子1(HIF-1)等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化合物与关键靶点有较好的结合能力。结论 芍药甘草汤可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发挥对CAG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微创玻璃体切割术(PPV)治疗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视力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01/2018-12就诊于我院眼科的PDR患者90例90眼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3mo最佳矫正视力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72眼)和预后不良组(18眼),对可能影响预后的术前临床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探讨其与疾病预后转归的关系。结果:纳入性别、年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病程及术前全视网膜光凝(PRP)治疗史、糖化血红蛋白(HbA1c)、眼部B超(牵引性视网膜脱离、视网膜水肿情况)、光学相干断层扫描(黄斑区视网膜脱离、视网膜椭圆体带完整性及视网膜外层高反射灶情况)检查结果进行分析,两组患者术前PRP治疗史、HbA1c、OCT检查黄斑区视网膜脱离和视网膜外层高反射灶情况均有差异(P<0.05),其中术前HbA1c(OR=1.439,P=0.009)和OCT检查黄斑区视网膜脱离情况(OR=4.007,P=0.040)为PDR术后视力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术前HbA1c水平和黄斑区视网膜脱离是PDR术后短期视力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重硅油填充治疗下方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用重硅油填充治疗下方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伴严重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的手术效果及并发症。方法对下方视网膜裂孔和严重PVR的复杂性视网膜脱离12例(12只眼)行玻璃体切割联合玻璃体腔重硅油填充术。术后对视力、角膜、眼底及眼压等情况进行随访。结果术后随访2.5~27个月,平均7.7个月,83.3%的病例视网膜裂孔封闭、视网膜完全复位;术后视力6只眼(50%)提高,4只眼(33.3%)不变;2只眼(16.7%)下降;4只眼(33.3%)术后眼压异常,其中2只眼(16.7%)为一过性低眼压,2只眼(16.7%)为一过性高眼压;2只眼(16.7%)并发性白内障;2只眼(16.7%)重硅油乳化;1只眼(8.3%)重硅油进入前房;1只眼(8.3%)严重的前房炎症反应。结论对下方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伴严重PVR,行玻璃体切割联合玻璃体腔重硅油填充术,可获得满意的视网膜复位率,而且并发症的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