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5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8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建梅  岳杰  杨叔乐 《职业与健康》2012,28(7):799-800,803
<正>CTP(Computer-to-plate)技术是印刷行业制版工艺中计算机直接制版技术的简称,通过计算机和专用激光制版机将需要印刷的影像信息直接记录在CTP版材上,即可上印刷机印刷。这一技术免去了胶片这一中间媒介,使文字、图像直接转变成数字,减少了中间  相似文献   
2.
岳杰  孙侠  宋英 《职业与健康》2005,21(1):31-32
为了解尘肺病患者情绪状况,更有效地进行康复治疗。我们从已诊断为尘肺的患者中选择104例具有明显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体征者进行焦虑、抑郁状况调查。用非尘肺COPD患者做对照组。调查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3.
陈鹏飞  王兰兰  张坤  何莹  岳杰  苟林  杨宗琪 《西部医学》2011,23(6):1173-1174,1176
目的通过调查巴中革命老区农村医疗状况,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以供当地医疗部门参考和借鉴。方法对所有巴中农村村民采取随机抽样调查,针对村民的个人情况、家庭情况、医疗观念,所在村的医疗环境情况、医疗建设与社会环境情况进行现场调查与问卷调查,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与分析。结果巴中村民居住的环境卫生差,村民卫生知识缺乏,村民医疗观念落后,农村医疗环境条件差,医疗卫生人员水平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落实情况较好。结论巴中革命老区的农村医疗状况均不太理想,应加强相应的医疗卫生投入、宣传、培训与管理。  相似文献   
4.
孙侠  岳杰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2008,21(5):321-323
将接触烟草粉尘的175名男工、126名女工的肺功能指标从多个方面与同一地区非接尘的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显示不论男女,FVC%、FEV1%,MMEF%、V50%、V25%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MMEF%、V50%、V25%异常个体比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吸烟、专业工龄延长可加重这些变化.  相似文献   
5.
对49例男性矽肺、煤工尘肺患者服用千金藤素片的疗效及副反应情况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棉尘接触工人与正常人肺功能比较研究,发现长期接尘可致FEV_1%下降,FVC、MMF、V_50几乎不受影响。吸烟对FEV_1%下降起明显促进作用。分析认为主要与棉尘性状有关。工人接尘浓度多年来一直在3—10mg/m~3之间。  相似文献   
7.
食管癌是我国常见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食管是摄入饮食、获取营养的主要通道,因肿瘤本身的影响,恶液质的发病率较高。规范的营养支持为食管癌治疗提供良好的保障。然而目前食管癌营养支持疗法尚无有效规范,本文就食管癌营养筛查、治疗途径、营养制剂与配方进行阐述与分析,希望能够为食管癌营养支持提出规范化支持方案。  相似文献   
8.
目的:结合新辅助化疗探讨颈、胸联合根治术在伴有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择12例伴有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患者在术前行2~3周化疗(CAF或CMF方案),发现原发肿瘤及锁骨上淋巴结均缩小后,同时施行乳腺癌根治术和锁骨上淋巴结清除术,术后继续给予综合治疗。结果:联合根治术后,全部病例无手术并发症出现,无肉眼肿瘤残留。共切除锁骨上淋巴结142枚,平均11.8枚,其中转移116枚,平均9.7枚。最多的患者淋巴结切除20/21(+),平均转移率达81.7%。乳腺腋窝清除术中切除淋巴结290枚,平均24.1枚,其中转移204枚。1例患者的病理诊断为右乳腺内下及中下髓样癌,腋下淋巴结为0/19,而锁骨上淋巴结清除术后转移情况为1/4(+),属于跳跃性转移。结论:结合新辅助化疗实行联合根治术,可以最大限度地切除肿瘤及转移淋巴结。  相似文献   
9.
为做好职业病危害的前期预防,我们对某公司高品级人造金刚石技术改造项目职业病危害进行了预评价分析,现将结果总结如下。1评价目的、依据、方法1.1评价目的①评价该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对工作场所和劳动者健康的影响;②确定危害类别和职业病防护措施。1.2评价依据①卫生部《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②《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 1-2002)及《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 2-2002);②某公司高品级人造金刚石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代实施方案)。1.3评价方法按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结…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给卫生行政部门验收提供依据。方法通过职业卫生学调查、现场检测,依照相关法规、标准进行。结果该建设项目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粉尘、噪声、盐酸、硫酸、氢氧化钠,现场检测结果基本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各项职业病防护设施、措施合理。结论该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基本达到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