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6篇
  2019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简称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主要侵及直肠、结肠黏膜层导致糜烂、溃疡形成的原因不明的弥漫性非特异性大肠炎症性疾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20~50岁为多见;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
尹玲慧 《中医药学刊》2006,24(11):2079-2080
慢性肾炎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多种病理类型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其主要临床表现为高血压、水肿、蛋白尿、血尿及肾功能不全。临床特点为病程长,治疗困难,预后较差,最终发展为肾萎缩,终末期肾功能衰竭。近年来,中医中药对慢性肾炎的认识有了长足的发展,临床治疗有效。在辨证施治中提出血瘀作为病理产物和致病因素,在慢性肾炎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慢性肾炎的基本病因病机之一,也是慢性肾炎迁延不愈的关键所在,因此重视活血化瘀药的应用,对减轻临床症状,延缓慢性肾炎的进程,一定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创新穴位埋线治疗慢传输型便秘进行临床研究与探讨,寻找有效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新方法。方法:将60例STC患者随机分为3组。中药药线埋线组(简称药线组)采用经过大黄煎液浸泡过的羊肠线进行穴位埋线,普通羊肠线埋线组(简称羊肠线组)组采用未经过特殊处理的医用羊肠线进行穴位埋线,针刺组采用普通毫针对相同穴位进行针刺,疗程1个月。观察3组治疗前后主要指标(便秘症状积分、结肠传输率)。结果:3组治疗对慢传输型便秘患者均有明显的临床疗效,药线组有效率明显高于羊肠线组和针刺组。结论:3组治疗慢传输型便秘均有效,且药线组在改善便秘症状,增加结肠传输率上优于羊肠线组,羊肠线组优于针刺组。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益肾固精汤对系膜增生性肾炎患者TGF-β1的表达并探讨其在系膜增生性肾炎中的作用机理。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肾炎对照组、苯那普利组和中药治疗组各20例,另选择20例健康志愿者为正常对照组。肾炎对照组采用肾炎常规基本用药,即利尿降压等对症治疗;苯那普利组采用常规基本用药加苯那普利片10mg∕d;中药治疗组采用肾炎常规基本用药加益肾固精汤,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血清TGF-β1水平。结果:系膜增生性肾炎患者各组TGF-β1表达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TGF-β1治疗前后比较,肾炎对照组治疗后TGF-β1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苯那普利组和中药治疗组TGF-β1表达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但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益肾固精汤可能具有抑制肾脏纤维化,从而达到减轻肾脏病理损害,减少蛋白尿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6.
慢性肾小球肾炎是由不同发病机制,多种病理类型所组成的一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病情迁延,治疗困难,预后较差,最终导致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本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临床治疗较为棘手。近年来,本文采用中医通络泄浊法治疗本病,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化瘀通便颗粒治疗结肠慢传输型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46例患者,予化瘀通便颗粒口服,两周为1疗程。分别观察治疗前,治疗一周,治疗两周的各症状治疗情况。结果治疗总有效率93.5%,治疗前、后症状总积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化瘀通便颗粒治疗结肠慢传输型便秘有明显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强化穴位埋线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 45例患者随机分为强化穴位埋线组(23例)和穴位埋线组(22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相关症状并记录总积分。结果强化穴位埋线组总有效率91.3%,穴位埋线组总有效率81.82%,治疗后两组症状分级总积分比较(P〈0.01),治疗组总积分降低幅度比对照组大,提示强化穴位埋线疗效优于穴位埋线。结论强化穴位埋线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疗效优于穴位埋线。  相似文献   
9.
尹玲慧   《中国医学工程》2011,(1):129-130
目的观察益气通络泄浊拟方对系膜增生性肾炎大鼠MCP-1的表达并探讨其在系膜增生性肾炎中的作用机理。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肾炎对照组和中药治疗组各20例。中药治疗组采用益气通络泄浊复方,用ELISA方法检测尿MCP-1的水平。结果肾炎模型组大鼠尿MCP-1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中药治疗组MCP-1表达高于对照组,低于模型组,与模型组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益气通络泄浊复方可能具有抗肾小球硬化、延缓慢性肾衰进展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小柴胡汤加减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120例STC患者分为治疗组(小柴胡汤加减)与对照组(琥珀酸普芦卡必利片)各60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便秘症状评分、结肠传输试验标记物排出数量,以及焦虑、抑郁自评量表评分评价临床疗效,并在疗程结束3个月后对患者进行随访。结果:(1)在改善便秘方面,治疗组有效率为79.3%,对照组有效率为72.4%,两组在改善便秘症状方面无明显差异;治疗组与对照组3个月后复发率有统计学差异。(2)在改善焦虑抑郁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小柴胡汤加减治疗慢传输型便秘可有效改善便秘症状,与琥珀酸普芦卡必利效果相当,临床疗效肯定,远期疗效较西药好。此外,小柴胡汤加减同时能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抑郁心理状态,缓解焦虑、抑郁的情绪优于琥珀酸普芦卡必利,提高生活质量,体现中医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