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是心外科的一顶尖端技术,患者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循环功能损害,在手术和麻醉过程中易发生意外。这就要求巡回护士仔细观察病情,密切配合、它可直接关系到手术的成败,病人的安危。我院自1995年9月至1996年9月在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体外循环下共施行心内直视手术23例均获成功。现就手术巡回的要点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本组先心病18例,女性IO例,男性8例。年龄l一36岁,体重8-64Kg,手术类型(1)室间隔,房间隔缺损修补12例,心内膜垫缺损矫治术1例,法乐氏四联症根治术1例,房室缺损合并动脉导管来闭缺损修…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报告持续静脉一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危重患者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护理。认为CVVH治疗心脏手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其血液流变学稳定,溶质清除率高,可直接进行床边治疗,在对危重患者的治疗中比普通血液透析安全、方便,只要治疗及时,可大大提高忠者的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3.
4.
目的:调查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自我管理的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华东、华西、华南、华北、华中5区域的16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102所医院的6124名老年CHF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老年CHF患者自我管理总分为49.00(43.00,54.00)分,得分率为61.25%,处于中等偏下水平。不同年龄、民族、文化程度等对患者自我管理有影响(P<0.05)。结论:老年CHF患者自我管理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并受不同年龄、民族、文化程度等因素影响,护理人员应根据不同患者的特点,制订系统化、个性化的老年CHF患者自我管理教育方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ICU(重症监护)技术对患者的影响及最佳的护理方法。方法:ICU护理人员通过减少床边技术对患者的损伤,加强基础护理和心理护理,调整患者的病理生理,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结论:ICU护理人员应具备良好的工作素质和高度的责任心,通过专业的护理知识,娴熟的业务技术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保证护理质量,杜绝差错,使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6.
老年患者由于机体代谢功能减退,在手术及术后易发生体温异常变化,直接影响能量代谢,导致人体机能损害。尤其体外循环术后,患者的低温或高热将直接影响循环,导致手术失败,危及生命。我院自1996年—2003年对57例体外循环术后老年患者体温实施预见性护理和针对性处理,未发生一例因体温异常而引起的并发症,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1 临床资料 1991年4月~2006年7月我院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行心内直视术,本组360例,女132例,男228例,年龄1~51岁。其中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210例。房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124例,内膜垫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26例。X线胸片均示肺动脉段重度突出右下肺动脉扩张术前右心导管+造影测定肺动脉压分别为11kPa、9.0kPa、8.0kPa、6.7kPa均符合重度肺动脉高压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分析ICU患者导管相关感染(CRI)的影响因素及预防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2015年8月于医院ICU中心行静脉置管的726例患者,分析CRI的发生情况;采集CRI患者的痰液、血液、脓性分泌物等进行细菌培养鉴定,统计患者的性别、年龄、有无使用呼吸机、有无静脉高营养等临床资料,分析CRI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于ICU中心行静脉置管的726例患者中有58例患者发生CRI,CRI发生率为7.99%;58例CRI患者中共分离出病原菌72株,其中革兰阴性菌32株占44.44%、革兰阳性菌38株占52.78%、真菌2株占2.78%;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5岁、导管留置时间7d、ICU类别为ICU患者发生CRI的影响因素。结论 ICU患者发生CRI的影响因素较多,缩短置管时间、严格的无菌操作、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对防止ICU患者发生CRI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心脏手术后的患者应用有创直接动脉压监测法更能准确地反映患者的低压状态,有利于医务人员及时发现心内直视术后动脉压的瞬间变化并及时调整治疗。有创测压的存在,可反复动脉抽血监测血气分析,从而省去反复动脉穿刺,减少了患者的痛苦。方法:观察2004年309例心脏手术后患者应用有创血压监测,通过及早发现血压的变化,指导用药治疗,并制定严密的护理方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结果:本组无一例出现并发症。结论:心有创直接动脉压监测准确、方便,能反应心肌的收缩功能。但由于有创直接动脉压监测为侵入性操作,在置管期间应及时观察、制定严密的护理方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有创直接动脉压监测的准确性和有效使用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重症医学科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患者流行病学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医院重症监护室473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流相关感染(CRBSI)患者13例,随机选取非CRBSI患者26例为对照组,研究CRBSI患者流行病学特点及危险因素。结果共有动静脉插管398例,使用率为84.14%,13例发生CRBSI,感染率为2.75%;其中,两组患者的死亡数、平均年龄及糖尿病肾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动静脉置管,泌尿道置管等病因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空腹血糖升高>6.1mmol/L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RBSI患者导管留置时间(14.24±2.12)d,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评分(22.30±5.40)分,CD4^+细胞(187.00±70.00)个/μl,体质量指数(BMI)(21.40±3.20)kg/m2,平均动脉压(MAP)(82.10±21.50)mmHg,ICU住院时间(10.30±2.50)d等指标都明显比非CRBSI患者差,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导管留置时间,APACHE评分,CD4^+细胞,MAP等进行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这些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症医学科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患者,提高患者免疫力,缩短留置导管时间,降低MAP与APACHEⅡ评分及提升CD4^+细胞数量,可有效降低感染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