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正常成年人动态心电图心率的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3120例正常成年人24h动态心电图的资料。结果正常成年人动态心电图心率的范围在58~88次/min。结论动态心电图心率的上限和下限,对心电图诊断及指导临床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行冠状动脉造影(CAG)275例,选用三种造影剂,分别是76%复方泛影葡胺、低渗显影葡胺钠320和优维显370。在CAG过程中严密临床观察和心电生理监测,对CAG的效果、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等进行评估,供CAG时对冠状动脉造影剂的选择。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奎尼丁联合胺碘酮治疗持续性心房颤动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房颤患者65例,随机分为胺碘酮组31例和联合用药组34例进入胺碘酮组每次给胺碘酮0.2 g,每天3次,持续10 d,奎尼丁联合胺碘酮组第1天奎尼丁每2 h 0.2 g,共5次,如未转复窦律,第2天剂量不变,第3天每2 h 0.3 g,共5次 转复窦性心律后奎尼丁改每8 h 0.5 g,重叠应用胺碘酮3 d.药物负荷量期间未转复者应用同步直流电复律.观察复律率、复律时间、Q-T间期.结果 奎尼丁联合胺碘酮组较胺碘酮组转复时间短、转复律高,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奎尼丁联合胺碘酮是治疗房颤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奎尼丁联合胺碘酮治疗持续性心房颤动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奎尼丁联合胺碘酮治疗持续性心房颤动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房颤患者65例,随机分为胺碘酮组31例和联合用药组34例进入胺碘酮组每次给胺碘酮0.2 g,每天3次,持续10 d,奎尼丁联合胺碘酮组第1天奎尼丁每2 h 0.2 g,共5次,如未转复窦律,第2天剂量不变,第3天每2 h 0.3 g,共5次;转复窦性心律后奎尼丁改每8 h 0.5 g,重叠应用胺碘酮3 d。药物负荷量期间未转复者应用同步直流电复律。观察复律率、复律时间、Q-T间期。结果奎尼丁联合胺碘酮组较胺碘酮组转复时间短、转复律高,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奎尼丁联合胺碘酮是治疗房颤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  相似文献   
5.
心电图SⅠQⅢTⅢ波群在急性肺栓塞诊治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心电图SⅠQⅢTⅢ波群在急性肺栓塞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通过螺旋CT确诊的102例肺栓塞患者的心电图表现,提取SⅠQⅢTⅢ波群阳性组与阴性组对比分析。结果102例肺栓塞患者心电图SⅠQⅢTⅢ波群阳性29例,阳性率28.4%。SⅠQⅢTⅢ阳性组与阴性组患者入院前不能明确诊断分别为41.4%vs.69.9%(P〈0.05);大面积肺栓塞分别为48.3%vs.23.3%(P〈0.05);死亡率分别为24.1%vs.10.9%(P〉0.05);双侧肺动脉栓塞分别为86.3%vs.65.8%(P〈0.05);右侧肺动脉栓塞分别为10.3%vs.31.5%(P〈0.05)。结论心电图SⅠQⅢTⅢ波群阳性不能作为急性栓塞诊断的必要条件;SⅠQⅢTⅢ阳性可降低肺动脉栓塞的误诊;SⅠQⅢTⅢ阳性提示双侧肺动脉栓塞,大面积肺栓塞发生率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平板运动试验对女性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144例平板运动试验阳性的女性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对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冠状动脉造影阳性88例(61.1%),阴性56例(38.89%),有胸痛症状者90例,冠脉造影阳性者77例;无明显症状者54例,冠脉造影阳性者11例.结论 女性平板运动试验结果中,无临床症状者,假阳性较多.有危险因素和临床症状者,平板运动试验阳性与冠状动脉造影阳性结果符合率较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叶酸、维生素B12对高同型半胱氨酸患者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一氧化氮(No)水平及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方法:63例血清Hcy水平增高患者随机分为2组:(1)对照组(30例):不服用叶酸等影响Hcy的药物;(2)干预组(33例):每天口服叶酸、维生素B嗡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测定患者空腹血清Hcy、NO水平,同时行动态心电图检查。所有数据以SPSS10.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干预组Hcy水平与服药前相比降低(P〈0.01);干预组NO水平与服药前相比升高(P〈0.01):对照组Hcy及N0水平亦有变化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组患者经治疗后正常窦性RR间期总体标准差(SDNN),每5min窦性RR间期均值标准差(SDANN),正常连续窦性RR间期差值均方根(rMSSD)均较治疗前升高,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口服叶酸、维生素B12显著降低了高Hcy血症患者的空腹Hcy水平,升高NO水平,使内皮功能得到改善;同时提高HRV,改善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对于预防心脑血管病的发生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恢复期梗死相关冠状动脉(IRCA)再通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方法 对63例AMI患者于发病2-6周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其中36例接受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34例成功。所有患者均于术前1周内及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记录并测定HRV各项指标。结果 所有患者AMI早期HRV均显著降低(P<0.01),术后3个月明显恢复(P<0.05),而术后12个月时仍低于正常(P<0.050。但在PTCA组,HRV各指标于术后6个月及12个月时进一步明显改善(P<0.05),而非PTCA组则无明显改善(P>0.05)。结论 AMI恢复期IRCA再通可以改善患者的HRV,而这一作用对患者远期生存率的预测价值尚待大规模临床试验进一步评价。  相似文献   
9.
尹万年 《现代保健》2009,(24):126-127
目的探讨平板运动试验对女性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44例平板运动试验阳性的女性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对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冠状动脉造影阳性88例(61.1%),阴性56例(38.89%),有胸痛症状者90例,冠脉造影阳性者77例;无明显症状者54例,冠脉造影阳性者11例。结论女性平板运动试验结果中,无临床症状者,假阳性较多。有危险因素和临床症状者,平板运动试验阳性与冠状动脉造影阳性结果符合率较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