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初步了解唐山市肥胖儿童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流行特点及危险因素,为早期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以2018—2019年唐山市学龄儿童体检筛查出的肥胖儿童为研究对象,依年龄分组描述NAFLD患病率,比较NAFLD组与非NAFLD组代谢综合征(MetS)、体重指数(BMI)、腰围(WC)、腰围身高比(WHtR)、转氨酶、尿酸(UA)、糖脂代谢等指标,分析NAFLD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1)唐山市肥胖儿童NAFLD患病率为34.62%,不同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9,P=1.000),NAFLD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高(r=0.425,P<0.001);2)7~9岁NAFLD组脂代谢紊乱患病率、10~14岁NAFLD脂代谢紊乱、高血压、MetS患病率高于非NAFL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159、10.994、5.543、4.524,P<0.05);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AFLD的危险因素为年龄增长(OR=3.91)、高尿酸血症(OR=2.09)、BMI增加(OR=1.07)、ALT升高(OR=1.04)(P<0.05)。结论 唐山市肥胖儿童总体NAFLD患病率处于较高水平,其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肥胖儿童NAFLD与年龄、高尿酸血症、BMI、ALT水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探讨唐山市超重肥胖儿童尿酸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为预防儿童高尿酸血症及其相关疾病提供参考.方法 以2018-2019年唐山市543名超重、肥胖学龄儿童为研究对象,选取同期正常体重儿童503名为对照组,测量身高、体重、腰围(waist circumference,WC)和血压(BP),计算体质量指数(BMI)、腰围身高比(waist-to-height ration,WHtR);留取血标本测得尿酸(serum-uric acid,UA)、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PG)、总胆固醇(tatal cholesterol, TC)、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rotein-cholesterol,LDL-C).以年龄分组描述尿酸水平分布特征,分析尿酸与相关指标的关系.结果 体重正常组、超重肥胖组儿童尿酸水平分别为(278.15±89.68,322.72±89.50) 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04,P<0.01).体重正常组、超重肥胖组高尿酸血症检出率分别为11.33%,23.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8.28,P<0.01).UA水平与年龄、BMI、体重、TC、LDL-C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12,0.17,0.28,0.14,0.23,P值均<0.01),与HDL-C呈负相关(r=-0.25,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BMI、WHtR、TC、LDL-C是高尿酸血症的影响因素[OR值(OR值95%CI)分别为0.82(0.72~0.94)、1.13(1.08~1.18)、0.38(0.23~0.64)、6.79(2.15~21.44)、0.04(0.01 ~0.14)].结论 唐山市超重肥胖儿童尿素水平、高尿酸检出率高于体重正常儿童;年龄、肥胖、血脂紊乱是肥胖超重儿童高尿酸血症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MRI、CT扫描联合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含量在原发性肝癌(PHC)诊断中的价值。方法:137例血清标本来自唐山市人民医院2011年3月至11月间的住院患者,运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AFP-L3的含量,以AFP-L3>37.89ng/ml为临界值。137例病例均具有CT、MRI资料,回顾分析探讨采用血清AFP-L3含量与CT、MRI及这三种方法联合应用在PHC诊断方面的价值。结果:以AFP-L3>37.89ng/ml为临界值诊断PHC的灵敏度为71.73%、特异度为88.88%。联合运用血清AFP-L3含量以及CT扫描两种技术诊断PHC的灵敏度为85.87%、特异度为93.33%。三种方法联合应用诊断PHC的灵敏度为89.13%、特异度为93.67%。结论:联合运用ELISA法检测AFP-L3含量及CT、MRI三种技术对PHC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在对血清AFP-L3含量低的PHC患者诊断中行CT、MRI扫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r-谷氨酰转移酶(GGT)、血清甲胎蛋白(AFP)、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诊断的诊断价值.方法 正常健康对照组84例,原发性肝癌组92例,良性肝病组45例,均同时检测血清GGT、AFP、AFP-L3.结果 原发性肝癌组血清GGT、AFP、AFP-L3与良性肝病组、正常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原发性肝癌组血清GGT、AFP、AFP-L3单独检测时的敏感性分别75.5%、71.0%和83.7%,联合检测GGT和AFP或AFP-L3可使检测敏感性提高到79.3%和88.7%,三者联合检测敏感性为93.1%.结论 联合检测GGT、AFP、AFP-L3 3项指标可以大大提高原发性肝癌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5.
背景 高尿酸血症在儿童中的发病率逐年增高,且其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与代谢综合征及其组分密切相关,若不及早干预,会影响儿童日后的生活质量。而河北省唐山市具有独特的地域及饮食结构特点,但国内尚未见唐山地区儿童青少年血尿酸(UA)分布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的研究。目的 调查河北省唐山市儿童青少年UA分布特征,分析UA与其相关危险因素的关系,为进一步开展高尿酸血症相关疾病的早期诊断、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随机选取2012-01-01至2017-12-31于唐山市人民医院儿科就诊治疗的1 039例4~15岁儿童青少年为研究对象,在征得家长知情同意后,共有1 000例接受血样采集纳入该研究。获得其一般体格资料、留取血液标本测得UA、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血糖(GLU)。按性别、年龄等人群分布特征,分别描述UA水平分布特征,分析UA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不同性别UA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90,P<0.001)。不同年龄UA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不同年龄UA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尿酸血症总检出率为13.5%(135/1 000),男、女高尿酸血症检出率分别为12.3%(69/560)、15.0%(66/440)。不同性别高尿酸血症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514,P=0.219)。不同年龄高尿酸血症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不同年龄间高尿酸血症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男生UA水平与年龄(r=0.39)、体质指数(BMI)(r=0.33)、收缩压(r=0.28)、舒张压(r=0.20)、TC(r=0.12)、TG(r=0.21)呈正相关,与腰围身高比(WHtR)(r=-0.25)呈负相关(P<0.05);女生UA水平与BMI(r=0.17)、TG(r=0.21)、GLU(r=0.11)呈正相关(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β=9.42,95%CI(6.96,11.89),P<0.001〕、BMI〔β=4.07,95%CI(2.49,5.66),P<0.001〕、TG〔β=21.77,95%CI(12.09,31.45),P<0.001〕是男生UA水平的影响因素,BMI〔β=3.56,95%CI(1.50,5.62),P=0.001〕、WHtR〔β=243.25,95%CI(52.17,434.34),P=0.013〕、TG〔β=32.25,95%CI(17.80,46.70),P<0.001〕是女生UA水平的影响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46,95%CI(1.30,1.64),P<0.001〕、BMI〔OR=2.03,95%CI(1.16,3.53),P=0.013〕、TG〔OR=1.49,95%CI(1.09,2.04),P=0.013〕是男生高尿酸血症的影响因素,TG〔OR=1.93,95%CI(1.21,3.07),P=0.006〕是女生高尿酸血症的影响因素。结论 唐山地区儿童青少年UA水平存在性别差异,男生UA水平高于女生,男生UA水平自9岁开始有增高趋势;但不同性别高尿酸血症检出率无统计学差异。BMI、TG是本地区儿童青少年UA水平的影响因素;而年龄、BMI、TG是本地区儿童青少年高尿酸血症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CT扫描联合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含量,探讨其在原发性肝癌(PHC)诊断中的价值。方法137例(其中106例具CT增强扫描的资料)血清标本来自唐山市人民医院2011年3月至11月间的住院患者,运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AFP-L3的含量,以AFP-L3〉37.89ng/ml为临界值。137例病例均具有CT或CT增强扫描资料,回顾分析137例患者总共164个PHC病灶的增强扫描经后处理技术得到二维及三维重建图像而诊断,探讨采用血清AFP-L3含量与CT增强扫描及这两种方法联合应用在PHC诊断方面的价值。结果以AFP-L3〉37.89ng/ml为临界值诊断原发性肝癌的灵敏度为83.69%(77/92),特异度为88.88%(40/45)。联合运用血清AFP-L3含量以及CT扫描两种技术诊断PHC的灵敏度为85.57%、特异度为88.57%。结论联合运用ELISA法检测AFP-L3含量及CT增强扫描两种技术对PHC诊断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在对血清AFP-L3含量低的PHC患者诊断中行CT增强扫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①目的 分析第三代头孢菌素治疗感染性疾病引起的小儿亚临床维生素K缺乏的临床过程.②方法 选择108例头孢菌素治疗住院患儿,治疗前后测定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小板计数(PLT),ELISA法测定其中48例患儿血浆中凝血酶原前体蛋白(PIVKA-Ⅱ).PIVKA-Ⅱ≥2μg/L为阳性(正常参考值<2μg/L).③结果 108例头孢菌素治疗患儿抗生素治疗前后TT、PT、APTT、PLT差异无显著性(P值均>0.05),48例患儿治疗前16例PIVKA-Ⅱ≥2μg/L,阳性率33.3%,治疗后38例PIVKA-Ⅱ阳性,阳性率79.17%(χ2=20.487,P=0.001).④结论,第三代头孢菌素引起小儿亚临床维生素K缺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测定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急性发作期患儿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3(IL-13)和内皮素1(ET-1)的水平变化,并探讨其与喘息发作的关系.方法 收集MPP患儿50例,其中伴喘息的MPP患儿22例,非伴喘息的MPP患儿28例,以及对照组非MPP无喘息儿童20例.使用ELISA法测定三组中的血清中IL-13和ET-1的水平,比较其相关性和差异的显著性.结果 三组资料中,伴喘息组与非伴喘息组和对照组的IL-13和ET-1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非伴喘息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13和ET-1参与了肺炎支原体肺炎引起喘息的发病过程,IL-13和ET-1水平升高在MPP患儿喘息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舒利迭佐治儿童哮喘的临床疗效,观察治疗对血清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3和MMP-9的影响。方法选取支气管哮喘患儿206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03例应用辅舒酮进行治疗,观察组103例应用舒利迭进行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治疗前、治疗后血清中MMP-2、MMP-3和MMP-9的表达。结果治疗4周后,2组日间评分和夜间评分均下降(P均0.05),但是观察组的日间评分和夜间评分的下降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血清MMP-2、MMP-3和MMP-9的表达均显著下降(P均0.05),但是观察组的下降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舒利迭对儿童哮喘的治疗效果明显,且能有效下调血清中MMP-2、MMP-3和MMP-9的表达,优化内环境,减少基质降解及纤维性重构,临床中可以积极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肥胖儿童血清microRNA-27a(miR-27a)、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与胰岛素抵抗(IR)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7月唐山市人民医院104例肥胖儿童为肥胖组,另选取同期该院体检的63名健康儿童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儿童体质量指数(BMI)、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稳态模型评估(HOMA)-IR、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脂联素、瘦素、抵抗素、内脂素、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miR-27a mRNA、PPAR-γ mRNA。Pearson或Spearman法分析肥胖儿童血清miR-27a mRNA、PPAR-γ mRNA与BMI、代谢指标、细胞因子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肥胖组BMI、FINS、HOMA-IR、TC、TG、LDL-C、瘦素、抵抗素、内脂素、IL-6、TNF-α、miR-27a mRNA升高(P <0.05),HDL-C、脂联素、PPAR-γ mRNA降低(P <0.05)。Pearson或Spearman法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肥胖儿童血清miR-27a mRNA与BMI、FINS、HOMA-IR、TC、TG、LDL-C、瘦素、抵抗素、内脂素、IL-6、TNF-α呈正相关(r /rs =0.607、0.362、0.466、0.435、0.542、0.450、0.546、0.558、0.437、0.633和0.559,均P <0.05),与HDL-C、脂联素、PPAR-γ mRNA呈负相关(r /rs =-0.686、-0.607和-0.727,均P <0.05);肥胖儿童血清PPAR-γ mRNA与BMI、FINS、HOMA-IR、TC、TG、LDL-C、瘦素、抵抗素、内脂素、IL-6、TNF-α呈负相关(r =-0.513、-0.328、-0.437、-0.340、-0.434、-0.411、-0.537、-0.514、-0.428、-0.547和-0.509,均P <0.05),与HDL-C、脂联素呈正相关(r =0.599和0.527,P <0.05);肥胖儿童HOMA-IR与TC、TG、LDL-C、瘦素、抵抗素、内脂素、IL-6、TNF-α呈正相关(r /rs =0.167、0.168、0.259、0.442、0.426、0.372、0.438和0.441,均P <0.05),与HDL-C、脂联素呈负相关(r =-0.240和-0.378,均P <0.05)。结论 肥胖儿童血清miR-27a mRNA高表达、PPAR-γ mRNA低表达,两者与IR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