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2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2篇
基础医学   24篇
临床医学   32篇
内科学   16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98篇
预防医学   8篇
眼科学   71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19篇
肿瘤学   1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8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宋旭东  施玉英 《眼科》1997,6(2):86-87
应用扫描电镜观察兔眼内水凝胶人工晶体表面细胞学改变,细胞成分为巨噬细胞、类上皮细胞、成纤维细胞样细胞、巨细胞。可见巨噬细胞、类上皮细胞、成纤维细胞样细胞之间相互融合现象。术后1周以巨噬细胞为主,术后3个月以成纤维细胞样细胞和巨细胞米,说明术后3个月异物排斥反应基本停止,水凝胶人工晶体在兔眼内能够很好耐受。  相似文献   
3.
当胸膜因病变或外伤破裂时,胸膜与大气沟通,气流便进入胸腔形成胸膜腔积气称为气胸(pneumothorax)。治疗气胸的原则主要在于尽早排除气体、缓解症状、促使肺复张、防止复发,因而,快速、准确地选择治疗措施对气胸的治疗极为关键。本文对1例因采用负压吸引器治疗自发性气胸而引发医疗纠纷案例进行分析。1 病历报告 死者,男,49岁,因突发呼吸困难4h于某日上午10:00到当地医院就诊。X片示:右中下肺野中外带透亮度增高,肺纹  相似文献   
4.
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中小瞳孔的处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朱晓青  宋旭东  施玉英 《眼科》1999,8(1):12-14
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中处理小瞳孔的方式。采用粘弹剂或非切开方式的瞳孔成形术扩大瞳孔。20例小瞳孔术中均得到扩大,且成功地行前囊连续环形撕囊和超声乳化手术。采用粘弹剂或非切开方式的瞳孔成形术扩大瞳孔,是有效的经济的手术方法,几乎适用于所有的小瞳孔白内障手术。  相似文献   
5.
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第10染色体同源丢失性磷酸酶--张力蛋白基因(PTEN)和survivin在136例食管鳞癌、30例食管癌旁组织标本中的表达情况.认为PTEN的阳性表达与淋巴结有无转移、肿瘤分化程度和临床分期有关(P<0.01),与肿瘤大小无关.survivin的阳性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有关(P<0.05),与淋巴结有无转移、肿瘤大小、临床分期无关.PTEN和survivin可能作为两个独立的因子参与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6.
房颤的发病机制非常复杂,与心房的重构(包括电学重构、解剖重构和自主神经系统重构)密切相关.房颤可诱导离子通道蛋白表达和(或)功能异常,进而反馈性地促进心房功能性折返基质的形成,发生电学重构;循环往复的电学重构造成心房基质的改变,失活的心房肌细胞被纤维组织替代,心房逐渐纤维化,出现解剖重构;与此同时,心房广泛的纤维化进一步阻碍电冲动的传导,反过来加重电学重构;自主神经系统重构可通过正向反馈环机制促进房颤的维持和复发.早期治疗心房重构可延迟甚至预防房颤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脑胶质瘤的MRI影像表现及其与脑胶质瘤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24(IL-24)、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阳性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神经外科6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脑胶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将其纳入研究组,以79例因脑出血行开颅手术患者为对照组。分析研究组患者的MRI影像表现并通过HE染色、免疫组化SP法检测2组患者中IL-17、IL-24、VEGF、GFAP表达的差异性,应用Speraman等级相关分析IL-17、IL-24、VEGF、GFAP表达与MRI表现的关系。结果脑胶质瘤位于大脑半球者65例(95.59%),脑胶质瘤位于小脑半球者3例(4.41%)。66例(97.06%)表现为T1WI低、T2WI混杂信号伴周围中—重度水肿,2例(2.94%)表现为T1WI稍高、T2WI混杂信号;肿瘤内出血31例(45.58%),无出血37例(54.42%);2例(2.94%)表现为轻度水肿,2例(2.94%)表现为中度水肿,64例(94.12%)表现为重度水肿;44例(64.71%)脑胶质瘤内见流空血管影,脑胶质瘤生长速度快,瘤体均较大,最大截面为0.7 cm×1.2 cm~10.3 cm×9.6 cm,形态不规则。DWI呈弥散受限改变66例(97.06%),无弥散受限2例(2.94%);增强扫描后均匀强化59例(86.76%),不均匀9例(13.24%);59例(86.76%)呈花环状或花瓣状明显强化,环壁部分呈栅栏状,9例(13.24%)呈轻度结节状强化。IL-17、VEGF在对照组中不表达,研究组IL-17、VEGF表达阳性率高于对照组,IL-24、GFAP表达阳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rama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IL-24、GFAP表达阳性率随脑胶质瘤分级升高呈下降趋势,呈显著负相关(r=-0.711、-0.577,P<0.05);IL-17、VEGF表达阳性率随脑胶质瘤分级升高呈上升趋势,以Ⅳ型胶质瘤表达最高,呈显著正相关(r=0.670、0.614,P<0.05)。结论脑胶质瘤MRI表现具有瘤体大、累及脑叶多、形态不规则,信号不均匀,水肿明显的特点,肿瘤组织中IL-17、IL-24、VEGF、GFAP的阳性表达能够反映脑胶质瘤分级程度。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比较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和缬沙坦对血压和动脉弹性的影响。方法96 例高血压患者被随机分成2 组分别服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和缬沙坦,在服药前和服药12 个月后测量患者的颈- 股脉搏波传导速度(CF-PWV),检测血浆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1(ET-1)的水平。结果降压治疗后2 组的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 〈0. 001)。2 组CF-PWV 在经降压治疗后均有所下降,其中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组的幅度明显高于缬沙坦组(2. 85 ±0. 67 vs 0. 69 ±0. 11,P 〈 0. 001)。降压治疗12 周后2 组患者的NO 均较治疗前有所增加,ET-1 均降低。其中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组NO的增加幅度明显高于缬沙坦组(18. 54 ±8. 06 vs 8. 64 ±2.18),ET-1 降低的幅度亦高于缬沙坦组(15. 64 ±4. 06 vs 3. 51 ±1. 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01)。结论本研究结果提示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和缬沙坦均能改善高血压患者动脉弹性功能,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降低血压和改善动脉弹性的作用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0.
文题释义: 椎旁神经阻滞:是通过将局麻药物注射到椎旁间隙内而实现,阻滞包括椎旁脊神经和其分支以及交感干,具有简单、易行、有效及低廉等特点。 带状疱疹相关疼痛:是由于潜伏在感觉神经节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被重新激活引起的近期或远期疼痛。主要包括带状疱疹急性期疼痛(即带状疱疹痛)和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疼痛常表现为典型的病理性神经痛特点,主要特征是自发痛、痛觉过敏、感觉异常等,呈电击样、烧灼样、针刺样等疼痛。 背景:目前临床研究显示超声引导下椎旁神经阻滞治疗胸腰段带状疱疹相关疼痛有显著效果,并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使用。 目的:系统评价超声引导下椎旁神经阻滞治疗胸腰段带状疱疹相关疼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CNKI、WanFang Data、VIP以及CBM等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19-01-01。根据制定的纳入和排除标准,收集有关超声引导下椎旁神经阻滞治疗及药物治疗胸腰段带状疱疹急性期疼痛或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随机对照试验,以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组作为实验组,药物治疗组或传统椎旁神经阻滞组作为对照组。依据Cochrane Handbook 5.1.0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评价纳入文献质量。通过Revman 5.3软件对文献数据进行Meta分析。 结果与结论:①最终纳入11项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文献,共916例受试者;②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超声引导下椎旁神经阻滞组的镇痛效果更好,在1-4周内临床镇痛效果最佳,采用随机效应模型下分析,1周:MD=-0.91,95%CI(-1.22,-0.61),P < 0.000 01;2周:MD=-1.11,95%CI(-1.52,-0.70),P < 0.000 01;3周:MD= -1.26,95%CI(-1.79,-0.74),P < 0.000 01;4周:MD= -0.90,95%CI(-1.57,-0.24),P=0.007;同时睡眠质量及治疗有效率均有提高[固定效应模型下分析,OR=3.63,95%CI(2.38,5.53),P < 0.000 01],统计结果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并且具有未增加整个治疗过程的不良反应等优点;③结果说明,超声引导下椎旁神经阻滞治疗胸腰段带状疱疹相关疼痛是安全和有效的。 ORCID: 0000-0001-7945-6411(宋旭东)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组织构建;骨细胞;软骨细胞;细胞培养;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骨质疏松;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