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3篇
预防医学   2篇
  2018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禽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NA)是病毒粒子重要表面抗原之一,其抗原性差异决定病毒神经氨酸酶亚型(N1-N9)的划分。NA介导病毒对敏感细胞的侵染及协助子代病毒粒子的成熟和释放,与病毒的宿主嗜性及毒力有关。方法:对2003~2009年期间采集自云南境外家禽的H5N1亚型阳性样品中病毒NA基因进行测序,并与国内外已知代表毒株进行序列比对及系统发育分析。认识云南境外禽流感H5N1亚型病毒神经氨酸酶(NA)基因分子结构特征。结果:21份代表性病毒样品NA基因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介于94.3%~99.3%、93.1%~99.3%。系统发育分析表明可划分为6个不同进化(亚)分支(1、7、9、2.4、2.3.2、2.3.4),其中进化亚分支2.3.4毒株已成为当前云南境外流行的优势毒株;所有云南境外毒株NA蛋白的49-68位氨基酸均存在缺失。结论:糖基化位点存在特有变异;云南境外毒株对Oseltam ivir(达菲)类抗病毒药物可能无耐药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蓝舌病病毒近几年在云南省师宗县的感染情况及活动规律。方法 2014-2016年连续3年在师宗县设置监控点,每年选择蓝舌病抗体阴性的10头牛和5只羊作为监控动物,5-10月每周采血1次,11月、12月,每月采血1次,每次每头动物采集常规全血、肝素抗凝血各1份,用于蓝舌病抗体检测和病毒分离。结果 2014-2016年均有动物感染蓝舌病病毒,平均感染率为35.56%,感染时间均在6-10月之间,这一结果表明蓝舌病病毒感染动物主要集中在每年的6-10月,这一时期应加强蓝舌病的防控。在蓝舌病监测中,45只监控动物中的16只感染了蓝舌病病毒,并从7只感染动物中分离出9株蓝舌病病毒,分别为BTV-2、-4、-9、-12、-16型,其中BTV-16型4株,为优势血清型。结论 病毒分离和鉴定结果表明,师宗县长期存在多种血清型蓝舌病病毒。  相似文献   
3.
禽流感病毒M1蛋白型特异性表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流感病毒基质蛋白1(M1)型特异性表位进行定位研究。方法采用针对禽流感病毒M1蛋白的型特异性单克隆抗体,淘选M13噬菌体展示的12肽随机肽库,进行M1蛋白表(拟)位分析。采用ELISA、竞争性ELISA、免疫印迹分析不同噬菌体拟位与单克隆抗体的免疫反应性。结果筛选获得共有序列NxPHLR,定位于M1蛋白222-224位(HPN)、229-230位(LR)氨基酸区域。含有NxPHLR基序的噬菌体拟位能与单克隆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且此结合能被天然病毒抗原抑制或阻断,表明拟位多肽真实模拟了天然病毒蛋白与单克隆抗体结合的抗原决定簇或表位。结论M1蛋白222-230位氨基酸(HPNSSARLR)序列构成了流感病毒型特异性表位。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2003-2008年云南边境禽流感H5N1亚型病毒血凝素(HA)基因分子结构特征。方法对2003-2008年在云南边境采集境外禽类样品420份,做H5/N1亚型特异性RT-PCR及多重RT-PCR检测,对阳性样品中H5N1病毒HA基因进行RT-PCR扩增,克隆至pMD18-T载体测序,并与国内外已知参考毒株序列进行比对及系统发育分析。结果21份代表性病毒样品HA裂解位点序列存在4种不同排列方式,均具有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分子结构特征;HA受体结合位点、糖基化位点及表位关键性氨基酸位点存在变异;系统发育分析表明可划分为5个不同进化分枝(1、2.4、2.3.2、2.3.4、7)。结论2003-2008年云南边境外H5N1病毒间具有遗传差异,进化分枝2.3.4毒株为当地流行的优势毒株,不同进化分枝或同一进化分枝不同毒株HA基因存在变异。  相似文献   
5.
目的:认识云南狂犬病毒株N基因和G基因的结构特征及其与已知毒株的遗传相关性。方法:对2006-2007年云南曲靖(YNQJ07)、昭通(YNZT07)、楚雄(YNMD06)、保山(YNTC06)狂犬病毒株N基因和G基因进行RT-PCR扩增,克隆至pPICZαA载体进行测序,并与已知代表性毒株进行比对及系统发育分析。结果:云南狂犬病毒株均属于基因Ⅰ型毒株,YNQJ07、YNZT07、YNMD06以及近年部分广西、浙江、江苏、湖北、安徽、江西省毒株N基因和G基因核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介于97.0%-99.3%、97.4%-99.3%,与其它基因I型毒株同源性分别介于86.3%-90.2%、82.9%-93.0%。YNTC06与泰国和部分广西毒株同源性介于95.0%-95.8%,与其它基因Ⅰ型毒株同源性介于82.9%-92.9%。结论:YNQJ07、YNZT07、YNMD06属于亚组群Ⅱ毒株,YNTC06毒株属于亚组群Ⅲ毒株,云南狂犬病毒核蛋白和糖蛋白存在特异性氨基酸变异位点。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