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2020年郑州市儿童感染性腹泻病原谱,为儿童腹泻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20年郑州市儿童医院腹泻门诊230份感染性腹泻病例粪便标本.采用分离培养法检测致泻性大肠埃希菌、沙门菌、志贺菌、副溶血性弧菌、弯曲菌和气单胞菌等病原菌,并对沙门菌进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型和耐药性检测.描述性分析儿童感染性腹...  相似文献   
2.
2004—2016年郑州市细菌性痢疾流行特征及病原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 目的 了解郑州市细菌性痢疾的流行情况及病原学特征, 为制定防控措施和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4—2016年郑州市细菌性痢疾监测数据及菌型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004—2016 年郑州市共报告细菌性痢疾29 284例, 年均发病率为31.28/10万, 总体呈下降趋势 (χ2 趋势=103.60, P<0.001)。发病高峰为每年的5—10月, 市区高于郊县, 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 3岁以下幼儿是主要的发病人群, 职业以散居儿童为主。 2004—2016年共分离鉴定志贺菌387株, 主要是福氏志贺菌 (280株, 72.35%), 血清型以F2a为主; 同时宋内志贺菌检出率呈上升趋势。结论 细菌性痢疾仍然是郑州市需要防控的重点传染病, 应在流行季节加大对重点地区、 重点人群的宣教力度, 采取综合防控措施, 进一步降低其发病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沙门氏菌引起腹泻病人的耐药情况,合理指导临床使用抗菌药物。方法对2006-2009年腹泻病监测点感染性腹泻病例中分离出的沙门氏菌进行药敏试验,并用WHONET5.4软件对药敏试验结果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145株沙门氏菌对12种抗生素都有不同程度的耐药,其中所有菌株耐药集中在萘啶酸、氨苄西林、四环素这3种抗菌药物,耐药率分别为59.30%、50.40%和42.10%;对头孢西丁、头孢他定和头孢噻肟轻度耐药,耐药率分别为0.70%、2.10%和5.50%。145株沙门氏菌有48.20%为多重耐药,其中鼠伤寒沙门氏菌多重耐药率高。结论沙门氏菌对抗菌药物已产生多重耐药性,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是控制该菌耐药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 调查郑州市手足口病疫情的发病情况。及流行病学分布特征。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郑州市2010-2014年6月手足口病流行病学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010-2014年6月郑州市手足口病例共计56 413例,其中重症1 474例,死亡25例;各个季度均有发病,发病高峰在4-5月份,占46.89%,病例主要以4岁以下儿童为主,共52 520例,占93.10%;男女发病比为1.54∶1。肠道病毒71型(EV71)共计1 093例,阳性率57.56%(1 093/1 899), 柯萨奇病毒A16 型(Cox A16) 阳性率为13.11%(249/1 899),其他肠道病毒阳性率为29.33%(557/1 899)。结论 郑州市手足口病发病率逐年升高,重症率逐年下降;加强儿童监护,改善生活环境,建立长期监测机制,对家庭、学校开展健康教育是控制本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2018-2020年郑州市输入性疟疾病例诊断情况,巩固消除疟疾后疟原虫诊断能力,进一步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 收集2018-2020年郑州市各辖区上送疟疾病例的血液样本和血涂片,分别采用疟疾快速诊断试纸条(RDT)、显微镜镜检、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方法复核,以省级参比实验室诊断结果为标准,分析不同检测方法及各级检测机构复核情况。结果 2018-2020年郑州市疟疾诊断实验室共复核204例疟疾样本,确诊阳性177例,检测阳性率为86.76%(177/204),2018-2020年各年度检测阳性率分别为82.05%、89.11%、92.00%。确诊病例中,恶性疟占比最高为72.88%(129/177),其次为卵形疟占18.64%(33/177),间日疟、三间疟和混合感染分别占3.95%(7/177)、3.95%(7/177)和0.56%(1/177)。RDT、显微镜镜检、PCR法三种检测方法的诊断符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273,P>0.05);医疗机构(82.35%)及县(83.82%)、市(88.73%)疾控机构检测符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郑州市某哨点医院儿童致泻性大肠埃希菌(diarrheagenic Escherichia coli, DEC)的流行特征及分子分型特征,为今后本地区科学防控儿童DEC感染提供依据。 方法 对2020年收集的230份腹泻儿童和187份非腹泻儿童粪便标本进行常规细菌培养,采用多重PCR技术检测DEC的毒力基因和脉冲场凝胶电泳(pulsed field gelelectrophoresis, PFGE)技术进行分子分型。 结果 DEC在腹泻儿童与非腹泻儿童中的检出率分别为8.26%(19/230)和14.97%(28/187),腹泻儿童中检出的型别及检出率分别为典型黏附性大肠埃希菌(typical enteroaggregative Escherichia coli, tEAEC)(3.48%)、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ntero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 EPEC)(2.61%)、非典型黏附性大肠埃希菌(atypical enteroaggregative Escherichia coli, aEAEC)(2.17%)和肠侵入性大肠埃希菌(enteroinvasive Escherichia coli, EIEC)(0.43%),非腹泻儿童中检出的型别为aEAEC(8.02%)、tEAEC(4.28%)、EPEC(3.74%)和产肠毒素大肠埃希菌(enterotoxigenic Escherichia coli, ETEC)(0.53%)。在腹泻儿童中黏液便的检出率高于稀便的检出率(χ2=47.332,P<0.001),在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中检出率无显著性差异。46株DEC分为44个带型,种内最高相似度为100.00%,最低相似度为24.54%,腹泻儿童与非腹泻儿童之间并未检测出带型一致的条带。 结论 DEC在郑州市腹泻儿童与非腹泻儿童中优势型别是tEAEC、aEAEC和EPEC,提示DEC为机会致病菌。常见DEC型别的PFGE指纹图谱呈高度多态性,腹泻儿童与非腹泻儿童未发现同源克隆菌株的感染。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2019年郑州市感染性腹泻患者中分离沙门菌的基本流行特征及主要血清型分布情况,为今后该地区科学防控沙门菌感染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对2019年郑州市21家医院上送的206株沙门菌进行复核鉴定、基本流行病学分析与血清学分型。 结果 206株菌株分别来自126名男性和80名女性患者,不同年龄组均有沙门菌感染病例。可以分为10个群和29种血清型,其中最常见为肠炎沙门菌(40.78%),其次为鼠伤寒沙门菌(28.16%)。沙门菌引起的发病年龄段主要集中在0~3岁,一共包含124株沙门菌,可以分为8个血清群和21种血清型,最常见的血清型为鼠伤寒沙门菌(37.10%),其次为肠炎沙门菌(29.03%)。 结论 郑州市沙门菌感染主要发生在夏秋季节,患者年龄集中在低年龄段,血清型分布呈多样性,肠炎沙门菌和鼠伤寒沙门菌为主要血清型,但在不同年龄段中两种血清型占比优势不同。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2004 - 2017年郑州市伤寒副伤寒的流行特征,为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和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4 - 2017年郑州市伤寒副伤寒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4 - 2017年郑州市共报告伤寒副伤寒939例,以副伤寒为主(70.71%)。2006 - 2007年和2015年发病率出现2次高峰,其他年份发病率波动在0.14/10万~1.02/10万之间,年均发病率为0.92/10万。郑州市各县(市)、区均有病例报告,郊县居民发病率高于市区,发病高峰为每年的6 - 10月,主要集中在15~44岁的青壮年(63.79%),男女发病率无统计学差异,病例职业主要为农民和学生,分别占39.51%和14.70%。结论 郑州市属于伤寒副伤寒的低发地区,但部分县(市)发病率仍较高,应增加对重点地区和人群的健康教育,加强传染源管理,加大饮用水和食品卫生的监管力度,采取综合性措施防止疫情暴发。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分离自郑州市腹泻患者的S.1,4,[5],12:i:-沙门菌和鼠伤寒沙门菌进行鉴定和分型,为防控沙门菌引起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依据.方法 2020年收集郑州市22家哨点医院腹泻患者分离的沙门菌,采用玻片凝集法和双重PCR法进行血清分型;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进行分子分型.结果 共纳入67株菌株,经玻片...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郑州市2005年至2010年志贺菌血清型别的变化。方法:依照《痢疾防治手册》开展志贺菌实验室检测。结果:共监测腹泻病患者2851例,检出志贺菌183株(6.42%),其中福氏菌145株(79.2%);宋内菌38株(占20.8%)。145株福氏菌中,F4c亚型55株(30.0%),F2a亚型39株(21.3%),F1a亚型36株(19.7%),F2b亚型6株(3.3%),Fx变种4株(2.2%),F4a亚型2株(1.1%),Fy变种1株(0.5%),F1b亚型1株(0.5%),F6亚型1株(0.5%);宋内Ⅰ型30株(16.4%),宋内Ⅱ型8株(4.4%)。结论:F4c亚型志贺菌为本市2005年和2006年菌株流行的优势菌株,2007至2010年逐渐被F2a亚型和宋内菌相取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