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李晓光  孙安凤  安伟国 《吉林医学》2011,(33):7015-7015
目的:研究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吸入糖皮质激素后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96例,给予丙酸氟替卡松吸入气雾剂;对照组72例,不进行治疗。观察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情况。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3;P<0.05)。表明:试验组和对照组之间,对照组的临床疗效优于试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咳嗽变异性哮喘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了手术灯隔热、色温调整及高显色性的光学技术要求,采用在隔热玻璃基片上镀制多层干涉薄膜,设计了具有升色温、高显色性与隔热性能的手术灯用滤光片,再利用色温与显色指数模拟计算软件,对滤光片膜系及光谱进行了优化设计。采用该滤光片设计的手术灯色温达(4200±150)K,显色指数>92,隔热性>99%,达到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3.
支气管舒张剂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治疗的主要手段.近年来长效支气管舒张剂的开发、应用及不同作用机制的支气管舒张剂联合应用是其治疗COPD的主要进展.本院呼吸内科对2007年9月至2008年3月门诊登记治疗的COPD.稳定期15例患者予以噻托溴铵和福莫特罗联合吸入治疗,对照组15例予以茶碱缓释片口服,观察联合应用长效p:受体激动剂(1,ABA)和抗胆碱药的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4.
肺栓塞(PE)是以各种栓子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为发病原因的一组疾病或临床综合征的总称,以肺循环和呼吸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和病理生理特征的一种常见心血管疾病.发病伴随年龄的增高而上升,以50~60岁年龄段最多见[1].临床上病死率高,易误诊、漏诊.我院近年来共收治6例老年PE病例被误诊为其他疾病,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合并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方法:24例支气管哮喘合并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给予平喘治疗2周后,给予抗返流治疗。结果:患者单纯平喘治疗2周后,20例病例症状改善不明显,4例病例症状略有改善。平喘治疗联合抗返流治疗3~5 d,24例患者症状均出现改善,2周后23例患者咳嗽、喘息症状基本消失,1例患者有所改善。结论:平喘联合抗返流治疗对支气管哮喘合并胃食管反流病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了手术灯隔热、色温调整及高显色性的光学技术要求,采用在隔热玻璃基片上镀制多层干涉薄膜,设计了具有升色温、高显色性与隔热性能的手术灯用滤光片,再利用色温与显色指数模拟计算软件,对滤光片膜系及光谱进行了优化设计.采用该滤光片设计的手术灯色温达(4200±150)K,显色指数>92,隔热性>99%,达到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7.
结核病在全球流行,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成为全球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我国是全球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2004年WHO估计,我国每年新发结核病例133万,占全球发病例的15%,位居世界第2位[1]。笔者认为目前我国结核高发与社区医院等基层医院医生对结核病的重视程度密切相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麻疹新的流行特点及误诊原因,吸取经验教训。方法:分析11例成人麻疹,研究其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特征,探讨3例误诊原因。结果:本组均痊愈出院,平均住院13d。结论:充分认识新的麻疹疫情发患者群的变化,提高临床医生对成人麻疹的警惕性,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9.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v disea,COPD)目前居全球死亡原因第4位[1].在我国仍然是严重危害民众健康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基层医院在COPD的治疗上.仍然延续传统的治疗方案.接受新的治疗方法较慢.本文对我科2007年4?2月收治住院的2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急性发作(AECOPD)予以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并与对照组临床疗效作一比较.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常见深部真菌感染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伟国  孙安凤 《吉林医学》2009,30(13):1380-1380,F0003
深部真菌感染,又称侵袭性真菌感染,指致病性真菌侵及人体表层以下的组织引起的疾病,严重时甚至可以导致全身性感染,危害性极大。在正常情况下,寄生于人体内的真菌一般不会危害机体,是否致病,主要取决于机体所处的免疫状态。随着人口老龄化、艾滋病以及糖尿病发病率的不断上升,广谱抗生素、肾上腺皮质激素、抗肿瘤药物和免疫抑制剂等在临床中的广泛使用,以及骨髓器官移植、介入治疗等技术不断的推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