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1篇
预防医学   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黔南州1990~1999年共报告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136例。按照病毒学分类标准,脊灰野病毒3例,临床符合病例34例,非脊灰AFP病例99例,自1994年以来未发现脊灰野病毒病例。15岁以下儿童AFP病例报告率自1995年以来连续保持在1/10万以上。136例AFP病例,分布于12个县市的83个乡镇,占总乡镇数的35.3%。AFP病例主要发生在0~5岁儿童,男性多于女性。AFP病例零剂次免疫占11.0%,全程免疫占62.5%。结果显示,我州还存在AFP监测薄弱地区和免疫薄弱地区,应继续加强AFP病例监测和常规免疫工作。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辖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特点,为制定防范和应对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应用流行病学方法,对黔南州2006-01/2009-1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类别、特征和原因分析。结果观察期间,黔南州共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18起,累计病例数2 851人,平均发病率25.57%,死亡9例,病死率0.32%;病原微生物类所致疾病、食物中毒、不明原因引起的群体性疾病、有毒有害因素污染造成的群体中毒等四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起数分别占总数的的80.50%、17.79%和0.85%;小学校及幼儿园、农村自然村落、城镇居民家庭、厂矿及部队发生起数分别占总数的75.42%、22.03%和0.85%。结论建立学校学生人群的免疫屏障与加强农村群体聚餐的食品卫生监督监测将有利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与控制。  相似文献   
3.
贵州省黔南州于2002年实施世行贷款/英国赠款结核病控制项目,2004年项目覆盖全州,2004-2008年各项目单位按照《中国结核病防治工作指南》开展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现将五年实施效果分析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资料来源各县(市)上报月季报表为统计资料。人口资料来源于黔南...  相似文献   
4.
黔南州 1993~ 1999年按照卫生部的统一部署 ,开展了 7次 14轮口服脊髓灰质炎 (脊灰 )疫苗 (OPV)强化免疫活动 ,对巩固消灭脊灰成果 ,提高人群免疫水平 ,加快消灭脊灰的进程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总结经验 ,查找问题 ,指导今后的工作 ,本文对 7次强化免疫接种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与分析  (1)报告接种率 :1993年 12月~ 2 0 0 0年 1月在全州范围内对 4岁以下儿童共开展了 7次 14轮OPV强化免疫活动。累计服苗人数 35 30 0 37人次。平均报告接种率98 1%。 (2 )估计接种率 :以总人口和出生率推算目标儿童数 ,以实种儿童数 (第 2轮 ) …  相似文献   
5.
为了按期实施消灭脊髓灰质炎的目标 ,根据卫生部《消灭脊髓灰质炎“扫荡”式免疫活动方案》和贵州省《消灭脊髓灰质炎“扫荡”式免疫活动计划》要求 ,我州于 2 0 0 0年 3~ 4月对 6个县 (市 ) 1995年 1月 1日以后出生的儿童给服两次脊灰糖丸苗。本文就两轮服苗质量进行分析。1 材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 报告服苗率由 6个县 (市 )卫生防疫站提供 ,出生率由黔南州计生委提供 ,入户调查和集市调查由黔南州防疫站完成。1.2 方法  1估算应服儿童数 :用各年的总人口乘以出生率 ;估算服苗率 :用实际服苗儿童数与估算应服儿童数之比表示。 2年龄…  相似文献   
6.
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是消灭脊髓灰质炎(脊灰)的主要策略之一.黔南州1990年开始建立AFP监系统以来,经过10年来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监测系统的敏感性和监测质量不断提高,监测的数据为制定和调整消灭脊灰的策略和措施提供了可靠依据,并大大地推进了消灭脊灰的进程.目前已进入消灭脊灰证实准备阶段,有必要对AFP病例监测系统运转情况作一分析评价,为进一步改进以后的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杨茂文  孟玉琼 《现代预防医学》2008,35(16):3171-3173
[目的]描述与分析黔南地区2000~2007年肠道传染病流行特征和变化趋势,为制定预防与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全州2000~2007年疫情资料和专题调查报告,采用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 [结果]2000~2007年8年间.黔南地区共报告发生4组7种肠道传染病42 018例,年平均发病率138.82/10万.流行走势变化不一,曲线起伏差异较大,显示不同年份各组肠道传染病流行强度不尽相同.50起具有一定规模的流行中,由污染食物作为传播载体的食源性传播23起,污染水体作为传播载体的水源性传播15起,两者重叠并加上日常生活接触的混合性传播12起,3种传播方式所占发生起数的构成依次为食源性50.69%、水源性30.00%、混合性19.31%. [结论]黔南地区肠道传染病的流行态势为:①发病率高,波及范围广,以散发为主.②暴发流行易于实现,每一起流行的罹患对象在数十至数百不等.③病毒性肝炎的发病呈递增趋势,且好发于半封闭状态的学校.④外来传入的霍乱容易形成暴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